和弦及其编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6957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弦及其编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和弦及其编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和弦及其编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和弦及其编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和弦及其编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弦及其编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弦及其编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音乐中一般只讲大调的和弦而很少把小调单独作为一种调式重新定义和弦,因为流行音乐中关系大小调和弦共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用经典和声学解释会颠来倒去搞不清。 下面我们用 C 大调来举例。基本和弦共 7 个:C,Dm,Em,F,G,Am,Bdim.分别是 1,2,3,4,5,6,7级和弦。1,4,5 称正三和弦,2,3,6 称副三和弦。7 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极为少用。1 级和弦也称主和弦,4 级和弦也下属和弦,5 级和弦也称属和弦。接下来是每个和弦的属性,很重要哦! C,即 1 级和弦,是用来明确调性的。一般大调的歌曲都以它开始,也以它结束。不过在曲子的中间可以尽量少用主和弦,否则老是给人以终止

2、感,乐曲的进行也会很硬。Dm,即 2 级和弦,是一个很柔和的和弦,它的最重要用途就是放在属和弦即 5 级和弦之前。而 5 级和弦则自然要回到 1 级和弦,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了 2-5-1 的进行。这是一个极其常用的进行。 Em,即 3 级和弦,也是一个十分柔和的和弦。音乐的进行中有了她马上就会变得柔美而略带忧伤。1-3-4 的进行,也即在 C 大调中的 C-Em-F 是一个很常用的进行。乐曲中本来用 1 级和弦的地方有时可以考虑换成 3 级和弦,音乐立即就不强硬了。港台音乐中这种手法很常用。 F,即 4 级和弦,大调中的又一正三和弦,属于骨干和弦之一。它十分明亮,让人感觉心胸开阔,有一种一下子“

3、飞”起来的感觉。我们听到的美国乡村乐和描写西部大草原和大峡谷的歌曲都使用 4 级和弦来表现。1 级和弦后面跟 4 级与跟 3 级和弦是绝对不同的。 G,即 5 级和弦,大调中的第三个正三和弦,任何一首歌曲都不可缺少。它起着对主和弦支撑的作用。乐曲的终止感就是由 5-1 这样的进行产生的。当然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欧美音乐中不使用 5-1 终止的歌曲也很多,这正是流行音乐的特色,但 5 级和弦作为音乐的骨架和弦仍然不可动摇。 Am,即 6 级和弦,一个中性的和弦,如果把它作为主和弦那就是小调了。歌曲肯定会变得忧郁,悲伤。如果 6 级和弦出现在大调中的某些部分,那它起到的就是连接不同和弦的作用。6 级

4、和弦象一座桥,它前面可以接几乎所有的和弦,后面也是如此。它可以是和弦的进行连贯,不呆板。1-6-4-5 是极为常用的进行,事实上就用这四个和弦就可以写歌了。 Bdim,即 7 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很少用。因为它是减三和弦,有一种向里收缩的紧张感,一般只在某些特定进行中使用,或是为了根音的流动而使用。 在了解了上述和弦的属性之后,大家就可以尝试为歌曲配和弦了。不过这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能否配出基本正确的和弦不是寥寥文字可以教会的,也不是本教程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配置出更好更优美的和弦,我们不该停留在对与不对的层次上。就我个人经验而说,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你就向编曲大师跨出了关键一步:

5、 1,能在一遍内听出歌曲的基本调内和弦(即 1,2,3,4,5,6,7 级和弦) 2,对歌曲常用的离调和弦比较敏感,一般也应当在 1 到 2 遍内分辨出其离调和弦。 3,看乐谱上的和弦可以想象出其音响效果,如果别人演奏错误,能马上察觉。 4,看一条单旋律,不用任何乐器,在心里能为它配和弦。 我们现在的流行音乐体系是纯西方的,旋律与和声地位同等重要。如果对和声不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难以制作出优秀的现代音乐作品的。 第四章第四章 各级变化和弦 接下来我们要为歌曲配置更优美的和弦,使音乐更流畅。这就要用到各种变化和弦。关于变化和弦在经典和声学里有复杂的一套理论,这些理论是有实际意义的,但是对于那些没有

6、系统学习过和声学的人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被灌输有关离调的系列理论,恐怕没有多少人可以正确理解。所以在本教程中,我采用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说法,关于离调和弦等内容的正确涵义会在以后写明。 注:所有和弦转位都沿用传统名称,第一转位称六和弦,第二转位称四六和弦。 1,主四六和弦(K46 和弦) 这是一个在古典音乐中很常用的和弦,但它在流行音乐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形式是主和弦的第二转位,以 C 大调举例就是 C/G 和弦,即 5-1-3 和弦。这种和弦的特点是,虽然算是主和弦,但因为它以 SOL 为根音,所以一点也不稳定,有着极强的向属和弦去的倾向。试验一下,如果一首大调歌曲结束时贝司手不弹 DO 音

7、而弹 SOL 音,你肯定会感觉很奇怪,你会觉得这首歌曲根本就没有结束。这充分体现了主四六和弦的不稳定性。因此在编曲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果有一首歌曲的结尾是 C-G7-C(这可是很常用的结尾哦)我们就可以改为 C/G-G7-C。由于 C/G(主四六和弦)倾向与属和弦G7,而属和弦 G7 又倾向于主和弦,这样从 C/G 开始一系列的和弦都顺着它的倾向性行进,音乐就变得流畅了。在古典音乐中,C/G-G7-C 的进行是最经典的终止式。 2,二级六和弦 二级六和弦是二级和弦的第一转位,在 C 大调中是 Dm/F。它的构成音是 FA,LA,RE。大家会发现它与 F 和弦(四级和弦)只差一个音,前者

8、是 FA,LA,RE,后者是 FA,LA,DO。所以,二级六和弦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四级和弦的一个替代品,也就是说某些地方本来用的是四级和弦,现在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C 大调中就是用 Dm/F 代替 F 和弦。二级六和弦保持了二级和弦柔和的特性,不象四级和弦那么硬,也没有强烈的“飞”起来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想要使 1-4 级的进行不要那么强硬,但又要保证有 1-4 级进行的和声效果,你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四级和弦。如果大家听过电影红河谷的主题曲,它的第二个和弦就是二级六和弦,而这个地方的和弦功能和听上去的感觉实际上是四级的,这就对了!这就是二级六和弦要达到的效果。 3,大二级和弦 这实际上是一

9、个离调和弦,不过在这里我不从这个角度去说明问题。大二级和弦就是升高三音的二级和弦,在 C 大调里是 2,#4,6 和弦。它的特点就是强烈倾向于属和弦(五级和弦),也就是在 C 大调里构成 D-G 的进行。在前面介绍二级和弦时我曾提到二级和弦最重要的用途是置于 5 级和弦前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大二级和弦是增强了小二级和弦向属和弦的倾向性。在 C 大调中就是用 D-G7 代替Dm-G7。在歌曲的适当位置使用这种代替手段效果是十分好的。但是要注意,歌曲的旋律音如果是FA(首调)则不能这样代替,因为这会构成与和弦#4 的小二度冲突,十分尖锐刺耳。邓丽君的许多歌曲及那个年代的许多歌曲(如今宵多珍重)

10、都会在属和弦前使用大二级和弦,大家可以去仔细地分辨一下。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二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 大调里是 D7 和弦,2,#4,6,1。它的和弦性质和 D 和弦是一样的,只不过音响更丰富些。 4,大三级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在 C 大调里是 E 和弦,3-#5-7。是由三级和弦 Em 升高三音形成。它倾向于六级和弦 Am.也就是在 C 大调里构成 E-Am 的进行。它实际上也是 Em 到 Am 进行的强化。和前面一样,我们可以用 E-Am 代替 Em 到 Am,但仍要注意,如果旋律音是 SOL,就不能这样代替,因为 SOL 会与和弦里的#5 冲突。有一首老歌叫我家在那

11、里就使用了大三级和弦。有首圣诞歌曲就连续使用了大二级和弦和大三级和弦。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三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 大调里是 E7 和弦,3-#5-7-2。它的和弦性质和 E 和弦是一样的。 5,大六级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而且这是一个很常用的和弦,它的“离调感”十分远,所以能制造出很动听的效果。在 C 大调中是 A 或 A7 和弦(和其他离调和弦一样,它可以扩展成七和弦)它强烈倾向于二级 Dm和弦,这样就在 C 大调中形成 A(A7)-Dm 的进行。这可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进行,它不仅可以代替 Am到 Dm 的进行,还可以代替其他和弦到 Dm 的进行。只要你的旋律中带有 6,

12、#1,3,5 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音,你就可以使用这个进行。它是用来强调和声在音乐中作用的最好例子。看一下: 3 - 4 | 2 - - | 这个例子,如果你想在第二小节配置 Dm 和弦,那么前一小节用什么好呢?Am 可以,Em 也可以,但它们都不是最好的,试过用 A(A7)吗?那将会是一种新鲜的感觉。这种和弦手法在流行音乐中被广泛应用,邓丽君的歌曲爱的箴言就使用了该和弦,著名的圣诞歌曲全曲多次使用该和弦。这个和弦十分有色彩,恰当的使用肯定可以使你配置的歌曲和弦及伴奏比原来丰富得多。当然仍旧要注意,不要在旋律音为 DO 时使用该和弦,因为它会与和弦的#1 音冲突。 6,一级七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

13、和弦。一级七和弦在 C 大调里就是 C7 和弦,1-3-5-b7,看清楚了,这是一个大小七和弦,是降 SI 而不是还原 SI,在其他调里可不要搞错了。它的用处就是置于四级和弦前面,一级七和弦有强烈的倾向于四级和弦的特性,又由于它本身属于主和弦系列,所以如果我们使用了一级到四级的和弦进行,就可以在这两个和弦当中插入一个一级七和弦,形成 C-C7-F 的自然进行。有一首英文老歌就使用了该和弦。 7,小四级和弦 大调中,四级和弦应当是大三和弦,但有时侯我们也会使用它的降三音形式,就形成了小四级。它的最有效作用是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也就是在 C 大调形成 F-Fm-C 的进行,小四级当然是一个小三和

14、弦,它的加入会使音乐突然变得忧伤,所以它不但可以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而且可以直接加在乐曲中的某个部分。著名的(雪绒花)在最后结尾时,就使用了小四级和弦。很多港台流行歌曲也使用小四级来表现忧伤与失落。 8,五级增三和弦 这个和弦不算很常用。它升高原来五级和弦的五音,变成增三和弦。在 C 大调中是 Gaug(G+),这个和弦的用处是当一个乐句结束在属和弦上时,可以用五级增三和弦来代替五级和弦,增加意尤未尽的气氛,然后音乐稍作停留便又从主和弦开始,这种手段在爵士音乐中有着较多的应用。 9,降六级和弦 是一个常用的变化和弦,是大三和弦,在 C 大调中是 bA 和弦,b6-1-b3,降 LA-DO-降

15、 MI。这个和弦看上去离 C 大调很远,确实如此,因为它只有一个音 DO 属于 C 大调自然音阶,嘻嘻,就是这个 DO成为降六级最大的应用之处。因为绝大多数大调的歌曲都会结束在主音 DO 上(首调),我们可以利用降六级含有 DO 音,把降六级置于主和弦的前面,达到一种特殊的音响。在 C 大调中,如果本来是 G7-C 的终止,现在可以用 G7-bA-C 来替代,这样就能得到这样一种效果:旋律虽然保持是 DO,但和弦是降六级-主和弦,非常有色彩。它可以烘托出那种宏伟,壮观的终止,不是属到主简单了事。 10,降七级和弦 相比降六级而言,降七级离原调好象近一点。在 C 大调中,降七级是 bB 和弦,b

16、7-2-4,降 SI-RE-FA,也是大三和弦。它含有 RE,FA 两个调内音,它可以被较自由地运用在歌曲中间部分,如果旋律中出现了这两个音就有可能使用降七级。在歌曲中如果在本来使用一般和弦的地方改用降七级,会有一种突然转调的感觉,降七级后面可以接 1,4,5 级和弦,C 大调中,C-bB-C,C-bB-F 等都是常见的。邓丽君的千言万语,The Beatles 乐队的, 都使用了降七级和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七级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对降六级作进一步扩展,把 bA-C 扩展为 bA-bB-C,也就是在降六级与主和弦之间再插入一个降七级,得到一个连续上行大三和弦的效果,更适合于那些气魄很大,雄壮而有震撼力的终止。 11,降三级和弦 这也是一个用得不算太多的变化和弦,在 C 大调里是 bE 和弦,b3-5-b7,降 MI-SOL-降 SI,也是大三和弦。它离 C 大调也比较远,只有 SOL 是调内音,因此只有旋律出现 SOL 时,它才有考虑的可能。它适合在乐曲中起丰富色彩的作用,使用一下以后马上又回原调。这种和弦就一定要用得好,用得到位而不能滥用。有一首著名的英文老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