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支部”五举措 建和谐 促发展 树形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53983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门支部”五举措 建和谐 促发展 树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门支部”五举措 建和谐 促发展 树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门支部”五举措 建和谐 促发展 树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门支部”五举措 建和谐 促发展 树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门支部”五举措 建和谐 促发展 树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门支部”五举措 建和谐 促发展 树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门支部”五举措 建和谐 促发展 树形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门支部国门支部”五举措五举措 建和谐建和谐 促发展促发展 树形象树形象木城乡花椒村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侧记花椒村位于龙陵县唯一的边境民族乡木城乡的东部,南与缅甸果敢县隔怒江相望。距木城乡政府所在地 17 公里。全村有国土面积 24.9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817 亩,人均耕地 3亩,林地 31057 亩。海拔 1300 米左右,年平均气温 18,年降水量 1300 毫米。适合种植甘蔗、烤烟、茶叶、粮食等农作物。辖 8个村民小组,317 户,1234 人。主要民族有汉、彝、傈僳,其中少数民族 673 人,占总人口的 55%。花椒村党支部下设 4 个党小组,共有党员 50 名。2010 年

2、,全村经济总收入 813 万元,人均纯收入 3709 元。一、背景与起因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花椒村党支部提出的“五举措”战略规划,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总任务,抓经济、促发展,夯基础、惠民生,固边疆、保稳定,扬文化、建和谐,强堡垒、树形象,创新载体,注重实践特色,扎实推进“国门支部”建设。1、抓经济促发展是“国门支部”的首要任务。花椒村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产业结构传统单一,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群众生活困难。如何跳出传统农业的“小圈子”?如何以经济建设为2中心?如何引导群众奔小康?是摆在“国门支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2、夯基础惠民生是“国门支部”的民心工程。花椒村的基础设施相当薄弱,行路难

3、是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花椒村道路坑洼不平,出入极为不便。吃水问题是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相当一部分村民不能正常用水。尤其是村里的医疗条件十分简陋。过去村卫生室不足 30 平方米,只有 3 支病床,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前来就医的群众由于排不上队,要到很远的医院治疗,不仅延误了病情,而且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3、固边疆保稳定是“国门支部”的重要保障。花椒村与缅甸一江之隔,外来人口出入频繁,跨国婚姻不断增多,外乡移民大量涌入,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加大。彝族、傈僳族与汉族混居突出,民族风俗差异较大,民族矛盾时有发生。林改、土地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任务艰巨。

4、4、扬文化建和谐是“国门支部”的重点工作。花椒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居住着彝族、傈僳族,少数民族人口占 55%。彝族传统习俗有祭穑(农历二月初八)、供“木人”、婚丧请唢呐手吹唢呐助兴、逢婚丧事窝者(打歌)到通宵达旦、丧事请“垛希”念经超度亡灵。传统节日有:过年(春节)、二月八(祭穑)、端午节、火把节、七月半(鬼节)。主要乐器有:三弦、芦笙、短笛、口弦、酒3醉筒、土巴拉乐器组合等。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搞好民族团结和谐,是摆在“国门支部”肩上的重担。5、强堡垒树形象是“国门支部”的有力保证。花椒村党支部出现党员数量逐年减少、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等现象,导致村党支部后继乏人这一难题。目前存在村级

5、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素质不太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村级党组织党内民主发挥不充分,党员权利义务意识不明确;村级党组织的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不重视等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巩固基层政权、树立党组织的良好形象,是摆在“国门支部”面前的重大课题。二、做法与经过二、做法与经过自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以来,花椒村党支部立足实际、探索创新,采取五项举措,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凝心聚力、带领致富的作用,探索出了一条“党建领村、产业富村、团结稳村”的科学发展新路子,全村呈现出村美、民

6、富、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一)紧抓经济发展,富民强村。花椒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群众收入水平不高,带领群众致富成为村支两委的头等大事。村党支部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之路,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富民强村4的首要任务,立足地处热区、土地广袤的优势,大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在农村支柱产业和潜力产业上作文章,制定了“近期大力发展甘蔗、烤烟、咖啡、茶叶传统产业,长远发展泡核桃和油茶特色长效产业”的发展规划。二是村党总支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工作着力点,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干部帮扶+农户发展”的致富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为农民增产增收拓宽渠道,为党组织创先争优注入

7、活力。村党支书记罗忠和发挥头脑灵、信息广的优势,从自己做起,贷款买了大货车跑百货运输及销售,带头种植核桃 110 亩、咖啡 20 亩、甘蔗 20 亩,年收入 8 万元以上;支委委员、武装干事郭明波经营彩钢瓦焊接,种植核桃 50 亩、甘蔗 15亩,咖啡 13 亩、烤烟 6 亩,年收入 6 万元以上。结对帮“共富”。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结成了 36 个对子,以先进带后进,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全村 50 岁以下的党员基本都掌握了 23 项技能,涌现出了 17 名党员带头种植核桃 700 多亩,党员养殖专业户 3 户,重点户 10 户;种植专业户 3 户,重点户 30 户。三是大力实施农村党员致富先

8、锋行动工程,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平台,扎实开展现代农业、畜禽养殖、就业技能、节水农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请进来“传经”。村党支部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与团县委、县妇联、县农广校和涉农部门沟通联系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到村讲课,实地传授经验,使党员在第一时间5内掌握最新最实用技能,在创业中增效增收。两年来共开展培训 8 场次,参训党员群众 412 人次。走出去“取经”。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村党支部组织村民小组长、致富能手等到外地学习取经 5 批 124 人,坚定了群众发展的信心,增强了致富的能力;鼓励有文化、会管理的青壮年到外地务工,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技术,在更高更广的领域开拓眼界,为家乡

9、的长远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现已向外地输送人才 69 人。(二)着力改善民生,为民谋利。花椒村认真落实“兴边富民工程”、新农村建设、边疆军(警)民共建以及农村低保、农业综合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政策措施,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近年来,投资 260 万元完成了公养河至花椒村委会 13公里弹石道路建设,投资 95 万完成建设全村 8 个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工程,投资 35 万元建成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1 幢、整合资金 8 万元建成新平社党群活动室 1 个,投资 12 万元完成村卫生室建设,总投资 175 万元完成了公养山、新平社、塔山水 3 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科教兴村战略

10、稳步实施,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为 100%;深入开展禁毒防艾、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全村参合率达 100%;“奖优免补”、 “少生快富”等计生政策深入民心,得到全面落实;全面实施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低保范围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 “党的6声音进万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边境地区广播覆盖工程齐头并进,全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100%。(三)维护边境安宁,促进社会和谐。村党支部坚持把维护边境和谐稳定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始终,注重党员群众思想教育,认真实施党员“三会一课”和每季度一次的村民小组长会议。邀请公安边防、司法、党

11、校等部门到村作专题讲座,组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边境民族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为抓手,积极构建军、警、民一体化联防联控体系,边防派出所下派民警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设立专职武装干事,边境综治维稳工作力量得到增强。充分发挥党员、驻地军警、义务巡逻队、民兵预备役的作用,定期对边境地段、出入境通道进行巡逻巡查。加大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教育干部群众爱党、爱国和爱家,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守边固边大局意识。在创先争优中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

12、重点设置了“社会治安”、 “双带致富”、 “禁毒防艾”和“反邪防渗”等15 个岗位,27 名无职党员实现了无职有位,无职有责,为维护边疆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长期以来,彝族、傈僳族形成了以“上刀山、下火海”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三弦、芦笙、7短笛、口弦、酒醉筒、土巴拉乐器为主的声乐文化,以及酒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丧礼仪文化等民俗文化,文化积淀较为深厚。村党支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把民族文化与党建文化相结合,用民族文化的内驱力、凝聚力开展党建工作。一是建设好一个阵地。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资 35 万元建成党组织活动场所,内设党员活动室、阅览室、

13、展览室和会议室,集党员学习教育、村民民主议事、民族歌舞表演、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二是建立完善一套好制度。以村规民约为主体,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财务公开、文化保护等规章制度,保障了党支部在重大事项决策中的引领作用。三是建立一支文艺表演队。组建了一支 40 多人的彝族、傈僳族文化业余表演队,每逢节庆日进行演出,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四是保护好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人。对“上刀山、下火海”的“香通”、农民画创作者等 10 名民族民间文化艺人进行登记管理,扶持他们开展民俗活动和艺术创作,挖掘、保护、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成果。五是建设一个彝族新村。把彝族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相结合,

14、招商引资实施好“怒江源生态文化旅游村”建设项目,打造特色旅游新亮点。六是编写一套文艺节目。通过彝族、傈僳族歌会、舞会、酒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宣传教育,既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保护了民族民间文化,又8筑牢了全体傈僳同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五)注重组织队伍建设,服务人民群众。一是按照基层党组织“五个好”要求,以“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为目标,在支部中深入开展省委“三个一”和“五比五创”主题实践活动,力求把党组织建成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强、团结带领群众能力强、统筹谋划干事能力强的坚强堡垒。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探索创新工

15、作机制,不断完善村民议事协调机制、产业发展责任制、分片包户挂钩联系考核等工作制度,保证各项工作高效、规范运行。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制定了“1234”工作体系,即明确一个目标:争当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抓好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发展,切实改善民生,二是维护民族团结统一;实施三项工程:固边富民工程、健党强基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培植四个支柱产业:烤烟、甘蔗、畜牧、林果。党组织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谋发展、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积极整合资源加强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按“七有”标准高质量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1 个,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室 1 个,软硬件设施逐

16、步完善,充分发挥了“一室多用”功能,进一步巩固了“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筑牢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二是按照“五带头”要求,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争创一流素质、一流队伍、一流服9务和一流业绩。党支部结合公开承诺、践诺情况对党小组和党员进行评议考核,开展五星级(发展星、组织星、创新星、民主星和民意星)党组织和十星级(宗旨星、学习星、致富星、帮带星、诚信星、奉献星、新风星、科普星、法纪星和公益星)党员评比活动。建立完善党员学习制度,利用会议、远程教育等方式,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在全体党员中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理念,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党员队伍,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充分利用农民服务站服务群众,定期开展群众接访活动,切实把服务群众的工作抓实。2010 年共发展新党员 5 名,组织党员学习培训 6 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250 多人次;投资 15 万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14 个;每年从村集体资金中安排 1 万元,用于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治病医疗费补助,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