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城市自然风貌保护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24428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乌市城市自然风貌保护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义乌市城市自然风貌保护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义乌市城市自然风貌保护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义乌市城市自然风貌保护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义乌市城市自然风貌保护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义乌市城市自然风貌保护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乌市城市自然风貌保护规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定义乌市城市原有自然风貌保护规划制定义乌市城市原有自然风貌保护规划 2008 年 05 月 14 日 点击率:规划指导思想: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历史文脉、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保护,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构建山、水、城、人和谐共生的城市绿地系统,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求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结合义乌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规划和设计上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创造出动感的视点高低变化,充分发掘和利用乡土植被,构筑以乡土植物为主的植物多样性环境。 规划原则: 整体与连续性及区域特色原则。以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城

2、乡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山、水、城、田、林、园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促进大地园林化的实现,构筑以城市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的城乡统筹的绿地生态系统。规划采取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做到城市绿地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提高园林绿地物种丰富度。突出园林绿化和地域文化相结合,通过园林绿地建设,弘扬地方文化,体现商贸文化和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景观系统。 规划结构:为发挥城市绿地的辐射作用,依据城市用地功能布局、路网结构、水系分布和地貌特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筑 “一环三楔十园、二廊三轴十带”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框架。 一环:即城市生态绿环。由城区周边的德胜岩、江东风景林地和农田、菜地、水面等生态

3、因素组成,并加以保护,通过绿化建设将其串联成生态绿环,它可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控制城市无序扩张。绿环宽按 100-200 米进行控制。 三楔:依托分布于市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风景林、生产和防护绿地等生态基质,针对城区形态结构、主导风向、周边山地态势、水库湖泊、城区用地布局,形成从城区外侧的生态环,由宽到窄的楔型绿地深入城区中心,将城郊的生态环境引入市区,有力地改善城区盆地的小气候条件。 三楔具体位置为: 东北面:依托华溪森林公园,从廿三里分区楔入; 西北面:依托德胜岩风景区,由机场防护绿地楔入; 正北面:依托德胜岩风景区,由现代农业开发区楔入。 二廊:义乌江及支流为纽带的蓝色廊道,沿岸

4、分布连续带状绿地; 以原浙赣沿线防护绿地与义乌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景观绿廊。 三轴:在市域绿地结构中构建的甬金-杭金衢高速连线绿轴、机场大道绿轴、环城东路与 500KVA 高压走廊组合绿轴。 十带:指城区内的商贸大道、阳光大道、商城大道、银海路、商博路、经发大道、环城路、西城路、雪峰路、北城路配置绿带,形成道路绿廊。并与二条绿廊、三条绿轴相互交织的成网状绿廊,勾通城区绿地斑块与外围生态绿环连接的作用。 十园:指十个绿地面积较大的全市性公园绿地。 规划布局:沿城区的溪流、交通干道、高压走廊等布置带状绿地,形成滨水绿廊、道路绿道路绿廊和高压防护绿廊等相互交织的网状绿廊,勾通城区公园绿色斑块与外围生态

5、环的连接。严格保护城区、组团和社区周围的山林植被、农田林网,防止破坏性建设和开发。 自然风貌保护分项规划: 一、水系绿化规划: 结合河道整治,将市域内主要河流、水库沿岸辟为绿化地带。绿化配置尽量顺其自然,位置和宽度要因地制宜。规划控制如下: 义乌江两岸堤防内侧,建宽 30-500 米,针阔混植、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带。义乌江支流,河流宽 20 米以上,营建宽 20-30 米湿生阔叶树种组成的多行式绿带。河道宽度小于 20 米,两侧各种植 1-2 行乔木,乔木下野草任其生长。 大陈江水系两岸堤防内侧营造宽 30-80 米、针阔混交、乔灌草相结合绿带。支流同义乌江支流规划。 洪巡溪水系,在两岸堤防内侧

6、营建针阔混交、乔灌草相结合绿带,城市规划区内按宽 10 米、规划区外按宽 30-50 米控制。支流同义乌江支流规划。 二、农业用地绿化规划: 建成区周边的城郊结合部的农业用地,通过严格保护、技术升级,逐步发展成为都市观光农业用地。基本农田,结合林业部门规定标准,按适地适树原则,形成乔、灌、草,速生、中生、慢生,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常绿与落叶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网体系。 三、风景林地规划: 指郊野公园、自然生态旅游区和近郊大型生态园和沿江岸线,它们对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具重要作用。规划在保护好原有风景林地基础上加以扩大。在自然景观旅游区内,强化风景林、生态林、防护林建设力度,提高森林覆被度。以人文景观

7、为主的旅游区周围建设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带。 规划内容: 义中风景林地:规划林地面积 24 平方公里,建成江东风景区。 义东风景林地:规划 67.2 平方公里,建成华溪森林公园。 义西大草坪林地:规划面积 87.85 平方公里,建成草大坪、仙坪村、八面厅、岩口湖度假村等山岳生态林地。 义南风景林地:规划面积 123.43 平方公里。建成双林风景林地、丹溪风景林地、五指山风景林地。 义北风景林地:规划林地面积 28.3 平方公里,建成德胜岩风景区、城北农业观光区。 沿江风景林地:在防护绿地规划基础上,沿义乌江、大陈江的局部地段拓建带状公园,与城区、风景区有机衔接,形成滨江绿地景观,改善沿江生态环境。

8、 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规划主要指市域南部、北部的沿江地带,湖泊、水库地带,城区、组团之间,为防止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按土地利用和林业规划要求,营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 四、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 根据义乌市的地形、地貌、土壤等环境条件,结合现状植被类型及分布状况,划分出义乌市主要生态系统类型。重点保护和恢复义乌市区周围山体的植被,保护自然生境。 首先根据光、温、水、土、污染类型、污染程度等环境特征,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生境类型进行划分,列出名录,明确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为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和丰富城市绿地系统的类型多样性提供依据。在江河湖岸和城市污染区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防护绿化体系,在乡村发展各类生产防护

9、绿地,尤其要在城郊过渡地带或城市郊区建立郊区风景区、森林公园、生态公园及各种形式的大型绿地。 采用模拟地带性植被群落结构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规划设计人工顶极群落和非顶极群落的各种类型,使城市生态环境与其周边环境及地带性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义乌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五、景观多样性规划: 保护和恢复义乌市各种生态系统的自然组合,如低山丘陵、溪谷、湿地以及水体等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组合体。充分借鉴、利用当地自然景观特点,创建各种景观类型(水体景观、湿地景观、森林景观、疏林草地景观等及其综合体),使其在城市绿地中再现。 建立景观生态廊道,增强不同景观板块间的连通性,有利于物种扩散、基因交流,减少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利影响,增加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生态联系。义乌市区为山间盆地,同时拥有平原、岗地、低山丘陵及水系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利用公园、绿地、道路景观林等方式可以将不同的生态系统连通,在跨越主要道路时应建立地下通道,方便物种的扩散传破,保护本区域的物种多样性。 六、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对珍稀濒危植物,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扩大其生物种群,建立或恢复其适生生境,保护和发展珍稀濒危生物资源。开展义乌市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