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高三10月份周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07847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级高三10月份周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级高三10月份周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级高三10月份周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级高三10月份周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级高三10月份周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级高三10月份周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级高三10月份周考历史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52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 宏 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 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00 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

2、家难于区分,究竟某些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是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宗法制使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长期受到压制 分封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被取消,但其影响贯穿中国古代分封制有利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A B C D 3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 , “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 , “成祖简翰林 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 机 宜,悉由票拟” 。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

3、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4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 见解者,立即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5 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 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敛最好的一次。 ”材料中所说的“收敛”最主要 体现在 A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2B使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C奠定了英国建立君主立宪的基础 D英国的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 6 1788

4、年 7 月 10 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 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 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7 19 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 现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8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19 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 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

5、 ,以下对此材料的 理解,正确的是 甲午战争战败是这一时期中国屈辱的表现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 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百日维新”是 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A B C D 9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下列政治力量中曾属近代反 封建的进步力量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迅速“新陈代谢”的有 地主阶级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A B C D 10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 100 多家迅速发展到 500 多 家,总销量达到 4200 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6、B 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111928 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 阶 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 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12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3建 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

7、代表,将 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 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13 “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 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 ”这段话出自 ( )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 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14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 种办法我们能够

8、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15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 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6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 (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 之 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

9、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7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 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18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对此话理解合适的有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生活状况 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心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强调了人定胜天的思想A B C D19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 “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 “名片”是瓷器,4五百年前中国的 “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 代中国 自然经济长时间

10、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 B C D 20 登州府志记载, “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 ,无问男妇为之,其织 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自然经济解体 家庭手工业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 B C D 21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 ,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 容 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

11、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22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 为 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 以 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3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 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

12、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24某中学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新航路的开辟 ” ,以下认识中符合整体史观的是A西方列强殖民掠夺之路 B世界市场联系之路C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 D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之路 25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 1820 年,一部此前 300 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5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26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 消 费社会的同步发展, 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

13、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 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48 分)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27 题 15 分、第 28 题 17 分、第 29 题 16 分,共 48 分。 27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

14、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材料二 我们既然有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政府形式,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立宪体制不愧为现代世界所产生的最稳定持久的政治结构。它经受了领土大扩张、对外战争、痛苦的内乱和国际关系的考验。我将向国会要求对付危机的最后手段向紧急状况开战的广泛行政权力,如同确实遭受外敌入侵时应该授予我的大权。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