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站在十字路口迷茫的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180712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给站在十字路口迷茫的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写给站在十字路口迷茫的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写给站在十字路口迷茫的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写给站在十字路口迷茫的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写给站在十字路口迷茫的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给站在十字路口迷茫的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给站在十字路口迷茫的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给站在十字路口迷茫的你当今社会,有个严重的问题,很多年轻人长期处于一个迷茫而焦虑的状态。上学的时候, 迷茫自己喜欢做什么和适合做什么,却很少想下是否先试着先做点什么。毕业后虽然不断 催促自己赶快成长,却沉不下心来安静的读一篇文章。每天却想着要不要创业,如何能尽 快拿到高薪。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冷静下来才发现,好像除了一腔热血和不成熟的 想法,一无所有。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的开篇语,年轻的时候关键的几步走错了,一生也就错过了。道 理似乎每个人都懂,但为什么仍很多人苦苦追寻而徘徊不前?其实,他们都有个通病,即 都有着自己的短板,包括学历、专业、性格、心态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职 业发

2、展。而很多人宁可选择掩耳盗铃,也不肯去正视和弥补,却还总梦想着如何一步登天。 其中一位年轻人自我调侃道:“我的童年时光都是和牛共度的,可我现在一点都不牛 B” 。 说明懂得思考现状的人很多,真正肯做出改变的人少之又少。关于成长, 北京爱情故事里有一段话让自己印象很深刻:谁愿意长大啊,这种滋味可不 好受了,那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成长,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血肉模糊,支离破碎,被撕 扯着,却不得不成长的成长。对于很多人来讲,内心对于成长是一种畏惧、期待和迷茫的 复杂情绪。拒绝成长,但又不得不长大。渴望成长,但又被现实碰的头破血流。但是,在 这个拼爹的时代,想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很多东西都需要靠自己的力

3、量去争取。对于很 多已经落后于同龄人的年轻人来讲,学会从自身的不足及困惑走出来、弥补自己短板,才 有逆袭的可能。所以,自己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结合自己经历的咨询案例和年轻人来谈 谈关于如何成长的那点事儿。不是经验之谈,只是总结教训而已。不求多么专业高深,但 求让每个人觉得通俗易懂。在开始以前,要把本文的立意申明一下,以免大家误解。1、如果你是愤青或者喜欢吹毛求疵,喜欢用吵架的方式来沟通,这个帖子不适合你,我说 的内容不是真理,肯定是不适用于所有人。 2、如果你喜欢看世界五百强的勾心斗角、成功名人的传奇经历,这个帖子不适合你,是讲 的成长心态和成长方法。 3、如果你对于工作已经没有任何期望,只想

4、平庸的活下去,这个帖子不适合你,这个帖子 是写给那些有梦想、有追求的人。 4、不管这个帖子有没有人支持或者回复,自己都会坚持写下去,因为坚持本身对自己就是 一种成长。 1、经历辛苦,成长的必经之路 2、知道不重要,相信并做到才是王道 3、一万个美丽的未来,不如一个务实的现在 4、纠结不是病,纠结久了会要命 5、想要成长,要做一个不停想办法的人 6、参考别人的意见,自己做决定 7、专家,都不是培训出来的 8、停止学习,意味着放弃成长 9、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的珍珠 10、学会“温故而知新”式的成长 11、成长,就是每天只做好一件事12、职业充电前,要选好插座 13、计划,不是成长的杀手锏 14、

5、经历可以照搬,更要学会取舍 15、胖子不是一天吃成的 16、不行动,永远无法成长 17、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更充满了无奈 18、你是不是还在“表里不一” 20、想要成长,不要和乌龟比赛 21、学会自我驱动成长 22、给你 10 万,你准备怎么花 23、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 24、你是不是每天都在“伪成长” 25、除了“成功学” ,还要学点“失败学” 26、过分追求公平,只会耽误了成长 27、成长,就是一个树立信念的过程 28、接受自己不是万能,才能变成一个能人 29、为什么你还没有人脉 30、不要做个“手电筒”类型的人 【经历辛苦,成长的必经之路】很多年轻人在大学里过惯了悠闲的生活方式,从校

6、园到职场的转变过程中,希望能够 工作尽量不要太辛苦或者稳定一些。自己总是听到很多人会抱怨工作辛苦,一个月只休息 4 天,经常加班,关键还没加班费。一些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基本每天 6 点多起床,晚上 7-8 点到家,吃完饭休息下,基本可以睡觉了。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唯一的心愿是想睡个懒觉。 很多人开始发出这样的疑问,每天工作这么忙碌和辛苦,这样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每当看 到别人旅游或者聚会的时候,心里总是一次次的问自己,我这么辛苦值得吗?为什么别人 可以过得很舒服?我要不要也换份轻松的工作?曾经有个咨询者,研究生学历,他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做管理咨询工作,因为需要长 期出差,受不了这份工作带来的辛苦,所

7、以放弃了。他在换工作的时候设置了很多条件, 比如,尽量不加班、不出差、有正常的双休日等等。于是,在老家所在的省会城市的一家 国企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工作三个月后,他发觉这份工作太过清闲,很难学到什 么知识,这样下去离自己职业经理人的目标越来越远。于是,在换与不换之间纠结不已。自己不想去评价他辞职这件事是否正确,毕竟对于工作的期望值人各有志。况且对于 当今的年轻人来讲,他们没尝到过父辈们所经历的物质窘迫,相比较起来,更加注重自我 存在和休闲。因此,从根本上讲,他们是注重自我和存在感的一代人。但纵观很多人的辛 苦,其实并不是真的有多么忙碌和辛苦,可能更多的要归于他们因为缺乏长远规划,没有 工

8、作的内在动力,过得很盲目和浮躁。所以,辛苦只不过是一个“替罪羊” 。自己想对这些年轻人说,别总羡慕别人拿着年薪,开着汽车上下班,作为没有背景的职场 人来说,谁刚毕业几年没住过地下室?谁没有因为加班而连续通宵几个晚上?谁没有因为 上班地方远早上 5 点多就起床?谁没有在炎热的夏天极其口渴的情况下,绕着卖矿泉水的 小卖部转了三圈,但一掏口袋只剩一块钱时而不得不放弃?你们所经历的很多人都经历过,甚至比你们经历的还要长,还要苦,这点苦算什么?况且,作为过来人,很多人所声称的 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和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觉得充实和幸福。 至少,自己仍会怀念刚毕业那几年的激情岁月。说真的

9、,只要不傻不笨,踏实做该做的事, 别人有的,到时都会有,说不定比一般人的还更好。包括房子、车子、票子、老婆、孩子。在此先分享一个前段时间咨询过的案例,他 04 年毕业,只是一个普通的中专生,当时 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像很多人一样被迫做了销售岗位。因为缺乏方向,开始混了几年,但 是进步非常小。那个时候他已经毕业 2 年了,但是,他因为生活所迫,后面不得不接受了 一个底薪 800 元,且要去另外一个城市出差的工作。其实,当时他还有别的选择,是一份 底薪 2000 的销售工作。 自己非常好奇为什么他会这么选择,他告诉我,其实他是经历了一个晚上的思考,那 个晚上他没有睡觉,因为不知道到底该选择哪个。他最

10、终之所以选择那个底薪 800 的工作, 是因为他很看好医药行业,哪怕前期辛苦一些,哪怕需要出差,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因 为他懂得一份付出,一分收获的道理。正因为他在那个异乡的城市无依无靠,减少了平常 人正常的休闲和娱乐时间,可以将大部分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半年后,他通过自 己的努力,成功应聘进了一家著名的医药外企。后面又通过五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是一名 年薪 20 万营销总监,这个数字在西部三线城市来讲,已经非常不错。当他和我谈到他的选择的时候,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份工作确实就像一次赌博,工 作的过程也是非常辛苦。虽然有过多次想放弃的想法,但是很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他说, 不论如何,确实应

11、该感谢那段辛苦、难熬的日子,虽然目前职位高了,收入高了,但还是 很怀念那段日子的磨练,否则现在还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销售代表而已。对于一些胸无大志的人来讲,要求他们加班或者长期出差可能有点强求,毕竟稳定和安 逸在是占首位的。但对于那些有职业理想、想尽快拿年薪的有志青年来说,就不应该把轻 松和安逸作为选择的标准和出发点。因为成功人士所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 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很充实和幸福。如果你目前的工作很辛苦,首先要恭喜你,你已经迈开走向成长的第一步。因为每一 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是那一段时光,不抱怨不诉苦,最后渡过了这段感动 自己的日子。同时,请不要对别人抱怨自

12、己的辛苦,更不应该将加班、出差等内容成为放 弃工作首要考虑的因素。毕竟,要想不辛苦一辈子,总要辛苦一阵子,每个年轻人在走向 成熟的过程中,总是要经历一段辛苦和沉默的日子,这段日子可能是 1 年,也可能是 3-5 年。自己始终觉得,不论哪个年代、什么职业、何种岗位,要想成就一番业绩,热情、努 力到忘我,或许是唯一且有效的途径。如果辛苦的有价值,有进步,和那些碌碌无为的稳定工作相比,始终是件好事。因为这 个时候你们还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还没有体会到中年人那种腰酸背疼带来的困扰, 还没有被家庭分散太多的精力,不会因为老人、小孩没人照顾而成为出差及加班的阻碍。 真正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出差

13、只会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望罢了,随之消失的还有个人发展前途。以个人的经历,认为出差或加班有几点好处,首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帮助你磨练 自己的毅力,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往往需要外界的约束,从而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 可以试着与不同的人、地域接触,开拓自己的视野和见识,而这些基础的东西往往是很多 人发展过程中的致命短板。最后,职业发展就像烧开水,如果不经过一个长期和持续的加 温,这壶水将很难煮沸。同样,一个人需要让自己有一段“闭关”的时间,让自己的积累 由量变到质变。【知道不重要,相信并做到才是王道】自己在和很多年轻人沟通过程中或者在读一些帖子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 于别人说过的一些

14、话,很多年轻人第一反应是“有道理” ,有一些人还会说“这些我都知道” , “我都明白” 。然而当我问他们,如果你知道的话,请分析下这些道理为什么有道理?给 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具体帮助?既然自己都知道,但为什么你不会运用?往往很多人都惭 愧的低下了头。 自己非常理解他们的想法及心理,毕竟自己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因为二十几岁 的年轻人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对于外界的知识与经历充满着好奇心。这 也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在大学期间,开始喜欢读一些名人传记及成功人士的书籍,甚至在 工作的几年内也对类似的书籍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他们一方面可以通过别人的传奇经历, 开拓视野和阅历,作为知识储备。

15、另一方面是可以从这些书籍中来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思 路和方法,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时间久了,很多人对于知识可以做到琅琅上口,有了一 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架势,这些想法和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是,自身 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在知与行之间始终无法 跨越。究其原因,很多盲目的年轻人还没有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不知道任何道理都 不是绝对正确的,需要放在适当的环境中才最有意义。所以,每当他们看到别人说的话, 只要认为有帮助的内容,没有做到选择性接受。并且,由于缺乏实际的亲身经历作为支撑, 导致都是一些没有真正做到理解、消化的“大道理” ,只能对其进行凌乱

16、的叠加和罗列,没 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仅无法具体用这些道理来帮助自己思考问题,因为他们虽然知 道很多,但并没有品尝过这些道理带来的“甜头” 。时间久了,还非常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或视觉疲劳。一旦有人说出相反的观点,他们将很难进行甄别对错。最终,对于学习这些 道理的兴趣会降低,开始变得麻木,甚至有的人比之前更加迷茫。 否正确,是否产生共鸣,或者可以一字不差的复述这个道理,如果是那样,即使读再多的 书,也不过是个会移动的“复读机”而已。关键是看这个道理是否可以引起你的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比如, 如何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如何更好地学会换位思考,如何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因为知道不是最终目的,学会运用并创造价值才是根本。其次,不管是看书,还是看别人的帖子,不能仅仅会说有道理,或者把道理作为记忆 的重点,而更应该带着批判的精神来看待,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为什么别人 会这么想,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什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如果是自己会怎么看待,差 距在哪里?他说的一定对吗?然后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每次阅读变得有目的,有收获。要多多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