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做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57016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做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做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做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做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做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做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做法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做法我国的高中物理教材与国外相比难度还是相对较大。因此绝大部分的高中学生认为,高中物理难学,学生花费了较多的时间、精力,成绩不一定好。教学内容枯燥,单一的灌输式与实际脱节,都是学生成绩难以提高、兴趣不浓的原因。学生戏言:物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学生谈物理学习色变。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现状堪忧,如去年江苏省物理高考卷很难,导致今年很多学生放弃了物理,这样下去物理难以展现自身学科的魅力,而物理本身是一门很重要的自然学科,这样的现状值得我们思考。我觉得高中物理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能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锻炼,最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物理的方法-模

2、型的建立法,以便为以后在高等研究中奠定必要的基础。为此我们组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激趣引入,留下悬念,活化课堂气氛所谓万事开头难,一堂新授课效果的好坏,往往与教学环节中的新课引入关系密切。一个好的课堂引入,将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激情引入不但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心理需要,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大自然的热情。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和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素材,在课堂引入中创设情景,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在自由落体一课教学中,可以利用刻度尺做自由落体的原理来测学生的反应时间,并请几

3、个学生亲自测一下反应时间,这样学生的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老师趁机问学生为什么可以用刻度尺测反应时间。学生就很想知道原因了,这样就可以很自然的进行该节课的教学了。在万有引力一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这样一幅情景图: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了地球上,而月亮为何不会落到地球上呢?学生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这样再进行万有引力教学效果就好多了。二、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以前的老师习惯用粉笔、黑板教学,习惯于简陋的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媒体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平抛物体的运动我们用 Flash 制作的用枪水平射击从树上掉下的松鼠

4、,松鼠往下跳瞬间猎人刚好开枪,问学生松鼠能逃脱被击中的命运吗?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该节课教学的效果肯定是非常理想的。在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人造卫星有感性认识,我们在课上先放映了神州 5 号航天飞机从发射到升天到回收的全过程。这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简化了学习人造卫星的难度。让学生觉得学习物理并不是为了解题,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该节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核一课教学中,我们用多媒体演示了粒子散射情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有学生说看了多媒体以后这一节内容不用再复习了。当然并不是说多媒体应用的越多越好,只有

5、那些在高中阶段无法用实验演示的内容用多媒体演示才比较好。三、加强实验教学,利用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物理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始终要重视实验教学,不能搞成象数学一样进行纯理论推导得出规律。物理的实验教学可分成三部分:课堂演示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书本上要求的演示实验一定要在课堂进行演示,演示不一定总是叫教师进行,很多时候可以请学生上台来操作,这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本上没有的但对学生提高有帮助的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做演示实验。对于设计性实验我们要尽量创设情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综观近几年高考实验

6、都是很有难度的设计性实验。因此在课堂也必须加强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如在高一可以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来测量重力加速度 g,原理和方法可以有自己确定。学生经过思考和归纳以后的得出了好多方案:如根据自由落体位移公式就可以测出 g,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也可以测出 g,还可以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来测 g。学生通过分析和比较就知道理论上凡是表达式中有 g 的都可以测量,但可以根据分析得到误差最小的方法,这样多次训练后学生不断得到了思维训练,而且搞清楚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觉得物理也没那么难学了,可谓一举多得。探索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为例。教学大纲并不要求学生学习

7、这个知识点,因此实验的前提是学生不知道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定量关系。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在测出若干组数据后列表,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拟合曲线,用相应的函数表达这条曲线。如果再换其他几个弹簧做这个实验,还可以进一步解释函数式中参数的物理意义 在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这两种不同的作法中,实验内容可能相似,但是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设计,学生的心理活动不一样,得到的训练也不一样。中学阶段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但是这个实验所用的方法却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方法,学会这个方法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大纲安排这个实验,目的是进行研究方法的教育,而不是为了多学一个知识点。

8、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 “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也是这样的课题。 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物理来自于生活,但在高中阶段我们研究的很多方法是经过抽象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纵观物理学发展史,许多重大的发现与结论,都是由于科学家们经过大胆的猜想构思,创建出科学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检验或实践验证,模型与事实基础很好吻合的前堤下获得的。伽里略让小球从弯曲的斜槽上自由下落,当斜槽充分光滑时,小球可沿另端斜槽上升到初始高度,如果另端斜槽末端越接近水平,小球为达到初始高度,将运动很远。如果末端完全水平,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永不停止。正

9、因为伽里略构建了光滑这一理想化的模型,才有惯性定律的重大发现。法拉第在 1852 年,对带电体、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物质,设想出电场线、磁场线一类力线的模型,并用铁粉显示了磁棒周围的磁力线分布形状,从而建立了场的概念,对当前的传统观念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05 年爱因斯坦受普朗克量子假设的启发,大胆地建立了光子模型,并提出著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卢瑟福以特有的洞察力和直觉,抓住 粒子轰击金箔有大角度偏转这一反常现象,从原子内存在强电场的思想出发,于 1911 年构思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除了上述一些理想化模型外,在高中教材中,我们熟悉的理想化模型有如:质点、弹簧振子

10、、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绝缘体、点光源、薄透镜、狭缝、薄膜等等。正是引入了这些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才得以使我们面对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通过简化处理能够比较顺利地予以解决。所以可以这么说,倘若离开了物理模型,不仅物理研究无法进行,而且对物理学科的纵深发展必然会起阻碍束缚的作用。理想的物理模型,即是物理科学体系中光辉的典范,也是解决现实物理问题不可或缺的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课时的内容安排,及时向学生强调基本物理模型建立的过程和条件,并要求学生牢固把握住这些基本的物理模型,并且在具体应用解决物理问题时,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题设条件,从物理规律出发,通过分析、综

11、合、类比等,突出对所要研究问题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略去非本质的次要因素,使思维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构造出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然后应用掌握的相关知识予以解决。当然,对学生这种能力的要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把这种建模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要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逐步熟悉并掌握这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构建物理模型的意识真正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与习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的作用,让学生觉得物理确实来自于生活实际。五、充分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教师的劳动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具有以人格来培育人格的特点,其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是

12、第一教育力量,因此每一名教师都有义务不断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实现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所教的物理学科付以全身心的热爱,对自己的物理专业精益求精。其次教师对学生要有真挚深厚的情感,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例如一个学生在开始学习物理时感到非常吃力,对力学老是把握不住重点,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他其中一次用了独特的方法解决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题目,我适时在课堂上表扬了该同学,结果这样一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表扬,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该同学以后总是想办法找最优解法,他的思维不断得到锻炼,现在他的物理成绩已经在班上处于领先。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始终按照上述几点进行操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知道了该如何学习物理,更为难得是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并不是为了解题,而是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和价值,也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