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49837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衡阳市承接衡阳市承接产业转产业转移的移的调查调查与思考与思考衡阳具有交通区位优越、工业基础厚实、劳动力资源充足等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提高产业承接的有效性,促进我市加工贸易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最近,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调研,得到了一些有益启示。一、我市承接一、我市承接产业转产业转移移发发展加工展加工贸贸易的基本情况易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国家、省发改委支持下,衡阳市充分发挥珠三角“大后方”的区位优势, “有色金属之乡”、 “非金属之乡”和人口大市的资源优势以及老工业城市的产业优势,大力实施湘南大开发战略,积极承接沿海产

2、业转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速度明(一)速度明显显加快。加快。近年来,我市共承接产业转移企业969 家,发展加工贸易企业 138 家。特别是 2009 年到 2010年两年时间,我市承接产业转移企业从 161 家递增至 311 家,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从 2243 万美元递增到 8142 万美元,今年1-6 月份我市承接产业转移企业 168 家,发展加工贸易企业8 家,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二)(二)层级显层级显著提高。著提高。承接转移的产业由资源型、劳动密集型逐步向高端制造型及生产服务型转变,承接企业逐步由沿海企业向央企、国企转变。2009 年来,我市承接的企业中,高科技、高端制造企业明显增多

3、,日本欧姆龙、台湾富士康、中兴通讯、德国西门子、荷兰帝斯曼、深圳瑞达等一批知名企业成功落户我市,制造业所占比重将近 80%。一些大型央企如中钢、中建材、中核、中盐、中航、中石油、中石化、中兵装、中国五矿、国电集团、国机集团、中国一拖、国药集团等已进驻衡阳。目前,已有 13 家世界 500 强、16 家央企在进驻我市。同时,我市还引进了广发、民生、交通、招商、中兴、光大等 6 家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商务服务企业。引进企业规模上,总投资超过 5 亿元的有 30 余家。(三)平台有效提升。一方面,园区基(三)平台有效提升。一方面,园区基础设础设施加快改善。施加快改善。我市现有工业园区 15 个,其中省级

4、工业园区 9 个,市直“一区两园”(高新开发区、白沙洲、松木工业园),规划面积146.82 平方公里,完成“七通一平”面积 73.55 平方公里。近三年来,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100 亿元,建成园区 55 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 480 万平方米,为承接产业转移打下了很好基础。另一方面,工作平台明另一方面,工作平台明显显提升。提升。2010 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我市华新开发区、耒阳经济开发区等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特色基地或示范园区,衡东县和耒阳市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或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试点县。目前,我市与深圳共建的白沙洲工业园得到了很

5、好发展,2009 年我市还新建了台湾工业园。(四)服(四)服务务更加到位。更加到位。建立大通关协调机制。商务、海关、外汇、检验检疫等部门加强联络协调,保证加工贸易企业货物快捷通关。衡阳海关实行 24 小时预约便捷通关服务,推行特派员驻地监管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为加工贸易企业节省了 30%以上的时间和成本。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市投资 5000 万元的公路口岸正在加紧建设,预计 10 月竣工验收。3 月 30 日,我市开通了衡阳至深圳的五定班列和铁海联运,形成了“一站式”、 “一条龙”服务的快速物流通关平台,通关和物流成本降低 50%左右。(五)效果(五)效果积积极极显现显

6、现。 。近三年来,我市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8 亿美元,年均递增 100%以上;承接转移企业共创造就业岗位 20 多万个,占全市剩余劳动力的 60%以上;今年 1-6 月份,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额 6611 万美元,同比增长 102%,由于下半年富士康的投产,年内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预计可突破 3 亿美元。二、存在问题(一)承接(一)承接产业转产业转移的来源相移的来源相对单对单一。一。产业转移来源地以东南沿海为主,港澳台、江浙沪分别成为我市外来投资和内联引资的主要来源地,均占 80%以上,产业来源地有待进一步拓宽。(二)承接(二)承接产业转产业转移的移的优势发挥优势发挥不不够够。 。主要是区域优势

7、方面,湘南三市南临珠三角及东盟、东面闽浙赣,是湖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但随着经济发展,目前,湘南三市南向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运输承载能力已显不足,加之京珠复线还在修建当中,衡茶吉铁路尚未开工,民航机场建设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湘南区位交通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承接产业及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三)承接(三)承接产业转产业转移的制移的制约约仍然突出。仍然突出。物流通关仍然不畅。目前衡阳没有设立出口加工区,相比地处沿海一线口岸城市,通关便利化条件不够,物流成本较高。如富士康等进入衡阳不久的企业,暂时难以享受到海关监管的 A 类企业优待,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沿海其它企业在衡阳设厂生产的积极性。同时,随着

8、承接产业转移提质加速,我市工业建设用地日益偏紧,企业生产用地、生活配套用地及相关的服务企业用地都难以落实,从而影响了产业的后续承接。三、推进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建议 为了推动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加快 “富民强市,振兴衡阳”进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布局定位。一要贯注科学精神,树立战略眼光。沿海发达地区实行产业转移,其目的是腾笼换鸟,升级换代。我市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理性选择承接,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短期发展。同时要树立战略眼光,拓宽视野,承接产业的区域不要局限于“珠三角”、 “长三角”,要把眼光瞄准全世界,力争引进更高层次的产业

9、和企业。二要科学规划布局,选准主导产业。建议以深圳工业园为平台,确定 3-5 平方公里基地,作为加工贸易区;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为主线,确定耒阳、衡东两县为重点承接县,在全市形成“两县一基地”加工贸易集聚发展的格局。深圳工业园应以机电、电子、轻纺为主,重点承接县要以玩具、冶炼、针织、陶瓷、鞋业、纸业、矿产为主。三要立足自身条件,坚持四个结合。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一定要坚持与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相结合,与盘活存量资产相结合,与延长产业链相结合,与国企改制相结合,既注重新办企业的引进,更要注重与本地基础优势产业、企业相嫁接,促使加工贸易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这样既能避免拼资源、拼土地盲目承

10、接,又能减少土地等要素制约,提高经营效益。 2、加快园区建设,搭建发展平台。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有效载体。我市园区建设已初步成型,当前关键是完善、充实、提高。每个园区都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产业特征,将园区划出加工贸易区域,力争引进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和加工链条,吸引配套企业落户园区,使园区成为加工贸易的主阵地。要抓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搞好“七通一平”;另一方面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以最快速度建成一批厂房。深圳工业园要建成 20-30 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重点承接县市也应不低于 10 万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秧等田”的问题。 3、发展现代物流,降低通关

11、成本。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业的发展,依赖于通关效率的高低,两者有较高的关联度和依存度。衡阳加工贸易发展不快,物流业发展的滞后和通关效率的偏低是重要制约因素。衡阳必须加快铜桥港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房产等服务行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要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办事程序,打开通关瓶颈,形成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大通关绿色通道。 4、立足供需结合,加强人才培养。要支持和协助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定向培训,不断提供企业新需要的各种人才。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企业用工提供优质服务。要组织力量培训现有劳动力,举办加工贸易知识和操作实务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要

12、设立就业和社会保险制度,为企业用工和社会保险提供服务,凡为企业组织招聘员工按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补贴;要加大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对接力度,重点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5、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要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加工贸易企业的资信评估;优先扶持和协助加工贸易企业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投资企业审批手续;海关、商检、银行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优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协调解决企业在具体业务中的一些困难,当前要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从来料加工和装配业务做起,逐步熟悉国际市场运作方式,把企业做大做强。加工贸易区要把“一站式审批”、 “一站式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6、完善配套政策,落实支持措施。借鉴江西、福州等兄弟省、市的经验及做法,对加工贸易企业入驻我市实行 1-3 年休养生息政策,三年中,免除市本级的一切规费,税收实行缓减政策;要尽一切努力解决土地的供给及价格问题;坚持园区封闭运行的办法,进入园区检查实行审批制度,坚决杜绝任何单位以任何名义进入园区收取任何费用。要积极履行关于加工贸易发展的各项政策承诺,设立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基金,奖励、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