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49079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作--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作--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作--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作--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作--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作--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作--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作创作-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器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器江苏江阴市教师进修学校(214400) 陈亮摘要:美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创作是提高作者专业技能、提升整体美术素养的必要环节。作者所处的城市美术教师群体的创作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文试图通过简析美术教师寡于创作现象形成原因,引导其正确理解美术教学与创作的关系,从而积极运用创作手段提升美术教师知识与技能素养,推进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词:创作、美术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从 2000 年开始,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第八个年头。此时,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新课改向纵深推进的重要课题。美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创作是提高作者

2、专业技能、提升整体美术素养的必要环节。作为一名基层美术教师,又是一名从事美术教师培训工作与中小学老师有着较广泛接触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也想就平时所了解美术教师创作现状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理解。笔者所处的江阴市是江南经济发达的县级市,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也较高。但是,美术教师群体中,创作作品能够在各类综合性展评中入选获奖者却是凤毛麟角;考核评优职称晋升评审对美术教师的的创作也未另提要求;主管部门对美术教师的创作活动确实不够关注;美术教师的“创作”热情也普遍不怎么高。因此,正确认识美术教师寡于创作客观现象、理解美术教学与创作的关系,积极运用创作手段提升美术教师知识与技能素养,推进

3、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原因简析一、原因简析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美术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新课程教学论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这样描述的: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美术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应有较全面的理解,美术技能方面要有较广泛的接触,对美术史美术评论美学理论知识要有较多研究,在审美修养上具有较高的品位。除了掌握必备的本学科知识技能外,至少还应具备一定的同其他学科相对接的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学技能、相关的人文知识等,惟其如此,美术教师才能够面对各种复杂的教学环境。显然,在这种质性描述中并未提及创作,倒是对美术学科知识理解的全面性、技能触及的广泛性有着明确要求。换句话说,就

4、是在学科上要求涉猎“宽、广、全” ,并不要求其“高、精、尖” ,这是其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此外,一般中小学校教师岗位管理都较严格而规范,美术教师也不例外。这种岗位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象职业画家那样自由安排时间规划创作。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宣传、比赛和辅导等工作每天都排得满满的,认真上好课教好学之外根本无暇他顾,要安下心来从事创作就更难了。这无疑是中小学美术教师寡于创作的重要原因。其次,从艺术创作规律来讲,大学教师和相关专业机构人士是创作研究的“主攻手” ,是无可厚非的。艺术创作的过程大致要经历艺术准备、构想、表达三个基本环节。在创作准备、构思阶段,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观察和体验生活,积累素

5、材, “搜尽奇峰打草稿” ,这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即使是在艺术表达阶段,普通老师虽具一定专业技能、掌握基本创作方法,但面对大型创作仍然力不从心。艺术创作过程是复杂的,艰巨的,对创作者的要求极高,一幅成功的作品,背后不知浸淫了作者多少智慧和汗水。 “美是难的”(柏拉图语) ,甚至有些职业画家或专业人士,终其一生在艺术创作路上也很难有较高建树。这种大创作的高度和难度也使得许多有创作愿望的老师望而却步。另外,一些因素也制约着老师的创作热情。如美术展览的评审制度,选送作品须从基层开始逐级上递,说不定在哪一级就夭折了;评审对专业和业余作者要求都是一样的,业余作者和画院画师、美院教授一起参评

6、,结果显而易见。再如教师的考核评优中未对美术教师提出创作要求是客观的,但对坚持创作老师的行动和成果缺乏肯定和激励也是事实。有关部门也很少为教师的创作展示提供机会和搭建舞台等等。二、美术教学与创作二、美术教学与创作如果把整个美术事业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些从事研究和创作的美术家处于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广大中小学教师就是那宽大的塔基了。创作就只是塔尖上的特权吗?教学与创作是矛盾的吗?创作真那么神圣普通老师无法企及吗?走近美术教师的生活实际就能找到答案。一方面,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宽、广、全”涉及美术的多个领域,薄薄的教材,国、油、版、雕、工艺、设计、无所不包。为了搞好教学,许多老师利用各种手段搜集了大量

7、的素材,并身体力行制作相关作品,这使得老师们对美术的认识更宽泛,理解更全面,体验更综合。在此基础上,不少老师缘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倾心于某一门类,如国画、油画、手工制作等。笔者认识一位老师,特别钟情于毛线织物挂件一类的制作,有的作品已达相当水平。在一个大型展览中我曾看到类似的作品,种类一栏赫然写着“软雕塑” 。还有一位老师特别喜欢油画,我看到她许多的作品,用笔轻松、色彩生动,颇有大家风范。这使我感触良多,我们的老师其实从来不缺少创作活动,关键是怎样他们的创作,认识他们的作品。诚然,用典型意义的创作标准来衡量,他们的日常创作是肤浅的、作品是不入专家们格辄的。但是艺术本身就没有严格界定,创作一定要符

8、合某种标准吗?艺术家的大构思、大制作是创作,美术老师的小设计、小绘制也是创作。虽然许多作品表现还不很纯熟、技法还有些生疏、构思不那么精巧,但他们作品中同样传达着对生活的体悟,美术语言的探索,展现着智慧和才情!另一方面,美术教师通过创作活动,可以锤炼自身技能水平,深厚自身美术素养。美术教学必须借助和仰赖物质美术的技术、技能、技法,这也是美术学科的重要特征所在。如果我们的美术教师缺乏一定的美术功底,忽视或放弃对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和升华,是决不可能赢得课堂,赢得学生的爱戴、喜欢、尊敬的。可以想象,没有创作体验的老师在课堂上是如何蜻蜓点水地谈作品,轻描淡写地谈创作,如何误人子弟甚至把学生引入歧途。其实

9、,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老师们的创作活动还是很丰富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创作的重要作用,没有很好体会教学与创作相辅相成的关系,自身的创作活动处于自发的无意识状态。三、美术创作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三、美术创作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美术新课程从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能力诸方面给广大教师指明了专业化发展的努力方向。如何积极自觉地运用创作手段以点带面推进教师的成长呢,我以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对创作的认识须由暧昧转向清醒、对创作的认识须由暧昧转向清醒。这里所说美术老师对创作的认识暧昧并不是盲目臆测。我常问及一些老师最近是否创作,回答总是相当暧昧、不置可否。除去客套谦虚不论,原因有二:一是如前文所言,对创

10、作持神圣态度,对自己的创作持怀疑态度,轻易不敢谓之创作;二是对美术教师创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搞不搞无所谓。这里说要“自醒” ,就是要自觉清醒认识创作,要把它从神圣的高架上请下来,创作其实没这么高深莫测,我们平时就某一课题、思想、技法进行的探究、表现甚至情绪宣泄表达都可称为创作活动。更要清醒认识创作对提高自身基本功,提升自己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可替代作用。我主张树立“提笔即创作”的观念,经常利用工作、生活间隙进行创作,或造型表现、或色彩挥洒、或笔墨纵横、或巧设精制2、创作方向应由模糊渐渐清晰、创作方向应由模糊渐渐清晰。教师们平时也要注重发现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表现特色,美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体验了

11、较多门类艺术形式,更要结合自己特点,找准自己的努力发展方向。各位老师兴趣爱好也是不尽相同,有的喜吹国画,有的喜欢水彩,有的喜欢油画,还有的喜欢广告设计等等。一些老师还很能走捷径、辟奚境、创特色。有位老师致力于油画棒技法的探索研究,其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并很快成为学校的美术特色。还有一位选定纸版画为努力方向,所创作作品古拙奇趣、视觉冲击力强,广受好评。3、成果展示从被动坐等转为主动争取。、成果展示从被动坐等转为主动争取。美术属于视觉艺术,美术创作成果是通过作品展示和别人交流的。通过展示,作者不仅能得到激励、增强自信与成功感,还能取许多信息反馈、进一步提高自己创作水平。因此展示机会和阵地就显得格外重

12、要。事实上,有关部门主办的尤其面对基层美术教师展览机会并不多,要变被动坐等为主动争取,主动出击、多元并举。除了“向上看”-大宗官方展览可以送展外,还可以“向下看”-学校画廊、社区橱窗、文化中心展区等宣传阵地亟需你们的作品。还可以向各类各级的报刊杂志投稿, 中国美术教育就有教师画廊,经常刊发多幅优秀教师作品。此外,网络也是一个展示作品的好空间,论坛、博客等让你免费“秀”个够,还能建立自己的长期网上展馆或个人主页,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爱好者一起交流创作心得体会、分享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你的视野会因创作而拓宽、生活空间会因创作而延展、生命会因创作而更精彩。吴冠中先生用“我跟美术谈了一辈子恋爱”来概括他对艺术热情、执着的一生,那么,美术创作恐怕是那恋爱的一次次约会。我们每一位中小学“美术”教师,缘定了我们与美术的特殊情感,让我们也以一次次的精彩约会去激情体验艺术的迷人魅力!参考文献: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7.艺术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8.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0.作者简介:陈亮,男,1975 年生,本科,江阴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江苏江阴市教师进修学校讲师。附:作者通联:姓名:陈亮 地址:江苏江阴市教师进修学校 邮编:214400 电话:1392135128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