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说课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49059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欲速则不达》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欲速则不达》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欲速则不达》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欲速则不达》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欲速则不达》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欲速则不达》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欲速则不达》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欲速则不达说课稿漳县大草滩小学 张宏亮一、 说教材: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十一单元的主题课文。这是一篇古文的译文。文章虽然短小,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题目所概括的:欲速则不达。即:过于性急反而达不到目的。通过本文的教学,应使学生悟出这个道理。二、说学生:本班学生通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科的学习能力,如: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新课文的习惯,大多数孩子能够通过预习,借助各种教辅资料,自己认识生字新词,从而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具备了初步理解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三、说目的: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欲速则不达” 、“危在旦夕” 、 “心急如焚”

2、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欲速则不达”的道理。4、能够联系课文,速读相关的文言文。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齐景公焦急的心情,进一步体会齐景公与晏婴之间的深厚感情。2、弄清“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教学策略: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有关课文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四、说过程与方法:一、导入新课:1、讨论一个话题“快好”还是“慢好”?举个例子说一说,发表自己的看法。 (给学生分成两大组)2、试着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范读(文中出现的年代、人物都离现在较远,根据这种情况,所以教师先

3、范读。学生在听读中检查自己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预习当中读不准的字音,读不通顺的语句等。 )2、检查生字和词语的掌握情况。3、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小故事?三、精读课文,体会齐景公的焦急之情,进而感受齐景公与晏婴之间的深厚感情。(一)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2、齐景公急着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理解并板书:危在旦夕)5、讨论: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出齐景公急着往回赶的原因?(另一名驿使飞马而至,理解“飞马而至” )6、小结并指导朗读:可见情况万分紧急,危在旦夕的丞相晏婴随时可能死去,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1、指名读;2、再指名读;3

4、、齐读。 )(二)学习三、四、五自然段1、边读边划:从哪些句子看出齐景公很着急?2、体会: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板书并理解:心急如焚。 ) (理解“霍地” 、 “高声”“让驺子韩枢为我驾车驭马” 、 “夺过” 、 “亲自” 等)4、指导朗读,带着体会读出心急如焚的感受。5、进一步理解:把这四段话连起来再读一读,看看齐景公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他采取的行动有什么特点?目的是什么?(景公心情越来越急,方法是一个接一个地变化,目的只是想快点赶回都城。 )6、指导朗读:带着这种体会,读出齐景公的着急之情。(1、一生读后评价;2、再指一生读;3、齐读)五、拓展延伸:1、思考:齐景公现在

5、这样做能很快地回到都城吗?为什么?2、小结:齐景公是心急之下,乱了方寸。看来,做事情越是心急,事情越是办不好,这真是“欲速则不达”啊!(板书划上箭头)3、小结:是啊,不管事情多急,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再采取合理的方法,这样才会很快达到目的。六、整体感知课文,复习巩固。1、自由读课文。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了齐景公听说晏婴危在旦夕后心急如焚的表现, ,请大家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再来体会齐景公的心急如焚。2、学习古文。师:欲速则不达这个小故事原文是一篇古文。请大家对照课文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要划出来。3、出示多媒体课件带拼音的古文。(1、教师读;2、指名学生读;3、学生自由读;4、齐读)七

6、、布置作业:课后把这段古文读熟,并且再找一些古文来读一读。五、说反思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快与慢” 。 “快与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快”是相对于“慢”而言, “慢”是相对于“快”而言,主观感觉起很大作用。解决“快”与“慢”的矛盾,应从主观上努力:一是要树立时间意识;二是想方设法提高效率。 欲速则不达这篇文章从反面说明了过于性急反而达不到目的,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通过本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悟出这个道理。教学时,我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1、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本节课中,我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学

7、习状态。如:导入新课时,我就提出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快好”还是“慢好”?谈一谈对“快”与“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头头是道,各有各的见解,理由也很充分,课堂气氛热烈异常,然后通过老师的小结引导,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从对文本具体语言材料的咀嚼中,帮助学生理解景公的心情,如我在教学中抓住了景公由于焦急而做法不妥的句子,又从这些句子中抓住了心急如焚,索性等词语,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景公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深刻的哲理,让孩子们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是,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分析两次景公因焦急而做出不妥行为的句子时,老师的引导和提问显得很琐碎,老师的语言还需要提炼和升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