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144391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0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2016年6月 1 目 录一、总体要求 .2(一)指导思想.2(二)基本原则.2(三)总体目标.3二、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5(四)规范行政履职行为.5(五)强化政府诚信示范推动.6(六)建立政府守信践诺机制.7(七)加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管理和教育.9三、推进商务诚信建设 .10(八)生产领域信用建设.11(九)流通领域信用建设.13(十)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诚信建设.14(十一)金融领域信用建设.15(十二)税务领域信用建设.16(十三)价格领域信用建设.17(十四)工程建设领域信用建设.18(十五)政府采购领域信用建设.19(十六)招标

2、投标领域信用建设.20 2 (十七)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建设.21(十八)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22(十九)统计领域信用建设.23(二十)会展、广告领域信用建设.24(二十一)中介服务业诚信管理建设.25(二十二)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建设.25四、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28(二十三)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领域信用建设.28(二十四)社会保障领域信用建设.29(二十五)劳动用工领域信用建设.30(二十六)教育、科研领域信用建设.31(二十七)文化、体育、旅游领域信用建设.32(二十八)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建设.34(二十九)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信用建设.34(三十)社会组织诚信建设.36(三十一)自然人信用建设

3、.36(三十二)互联网应用及服务领域信用建设.37五、推进司法公信建设 .39(三十三)法院公信建设.39(三十四)检察公信建设.40(三十五)公共安全领域公信建设.41(三十六)司法行政系统公信建设.42 3 (三十七)司法执法和从业人员信用建设.42(三十八)健全促进司法公信的制度基础.43六、建立保障支撑体系 .43(三十九)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标准体系.43(四十)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45(四十一)加强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和监管.48(四十二)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50(四十三)加强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52七、规划实施支撑体系 .55(四十四)重点专项工程.55(四十五

4、)政策支持.59(四十六)组织保障.60(四十七)责任落实.60 0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战略性制度安排,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信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契约为依据,以健全社会成员的信用信息系统和信用信息合规应用为基础,以信用服务市场规范发展为支撑,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为运行机制,以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为内在要求,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建

5、立一个适合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为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创新社会治理,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我市整体竞争力,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和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 年,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 1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6、、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政务诚信为引领,统筹推进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强化地方信用、行业信用和信用服务市场支撑,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加强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市社会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互联共享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初步形成,信用监管机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二)基本原则1.统筹谋划、稳步推进。在深入调研、系统谋划的基础上,明确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阶段任务和基本路径,加

7、强基础建设,建立配套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按照“先基础信息后行为信息,先机构信息后个人信息,先独立运行后联合运作”的思路,有序推进信用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和合法应用,逐步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2政府推动、社会协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做好资源整合、需求培育、示范应用、宣传教育、制度完善等工作; 2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在信用产品开发应用和信用服务增值创新方面的作用,推动行业自律,形成社会成员自我约束、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联动机制。3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打破条块分割,推动信贷、企业、个人征信三大信息平台有效整合,促进互通共享,构建全覆盖的信

8、用信息系统;分层次、分领域推动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积极探索行政与市场共融的信用服务模式,共同搭建多渠道、多元化的信用信息服务体系。4重点突破、注重实效。加强引导和扶持,优先发展信用建设起步较早、进展较快的行业和领域,着力强化信用体系建设薄弱环节;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及相关政策,创新信用管理制度,促进信用信息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信用缺失问题,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5健全法制、规范发展。按照国家和省出台的社会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注重运用法治方式规范信用服务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信用信息安全和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康发展。(三)总体目标1.近期目标。到2017年,全

9、市信用法规制度和信用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一网三库一平台”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基本建成,“信用潍坊”网站进一步完善,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建成运行,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逐步完善,信 3 用监管体系基本确立,信用服务市场得到培育,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在重点领域发挥作用,全社会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普遍增强。2.中长期目标。到2020年,全市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基本建成,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健全完善,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功能齐备、运行良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有效运行,诚信文化普及繁荣,全社会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专栏 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预期指标指 标2017 年2020 年企业信用信息数据覆盖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