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44315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从从 1978 年改革开放到年改革开放到 2004 年为止,我国共发生了两次明年为止,我国共发生了两次明显的通货膨胀:一次是显的通货膨胀:一次是 19881989 年,当时物价上涨率达到年,当时物价上涨率达到18.5%和和 17.8%;另一次是;另一次是 19931996 年,当时的物价上涨年,当时的物价上涨率分别为率分别为 13.2%、21.7%、14.8%。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总需求的扩张,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总需求的扩张,也有成本推进因素,还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成本推进因素,还有

2、体制方面的原因。第一,总需求的扩张。首先,财政支出有扩张趋势。在我第一,总需求的扩张。首先,财政支出有扩张趋势。在我国,国家财政具有明显的公共财政功能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职能,国,国家财政具有明显的公共财政功能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职能,即使财政收入弥补不了财政支出,也要通过赤字财政或者发行即使财政收入弥补不了财政支出,也要通过赤字财政或者发行国债的方式实现对经济较高的投入。财政支出的扩张造成政府国债的方式实现对经济较高的投入。财政支出的扩张造成政府需求始终存在扩张趋势。其次,企业投资需求扩张。在我国,需求始终存在扩张趋势。其次,企业投资需求扩张。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投资主体由于体制原因,投资主体国有

3、企业不承担投资风险,不自国有企业不承担投资风险,不自负盈亏。由于借钱可以拖欠,甚至可以不还,造成企业投资需负盈亏。由于借钱可以拖欠,甚至可以不还,造成企业投资需求膨胀。再次,银行信贷扩张。由于企业投资需求膨胀,导致求膨胀。再次,银行信贷扩张。由于企业投资需求膨胀,导致银行信贷扩张,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扩张,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第二,生产资料、工资等成本推动。从第二,生产资料、工资等成本推动。从 20 世纪世纪 80 年代开年代开始,我国逐步放开价格管制,所有价格均由市场供求决定,导始,我国逐步放开价格管制,所有价格均由市场供求决定,导致价格水平迅速上

4、升。例如,在致价格水平迅速上升。例如,在 1993 年,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年,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升 40%。另一方面,工资水平大幅增长。成本的升高,推动了。另一方面,工资水平大幅增长。成本的升高,推动了物价水平的上涨。物价水平的上涨。第三,结构性转换引发价格上涨。首先,工资攀比引发价第三,结构性转换引发价格上涨。首先,工资攀比引发价格上涨。在体制转换时期,我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企业,有国格上涨。在体制转换时期,我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等,效益好坏不等。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等,效益好坏不等。但是由于工资攀比,致使各种企业的职工工资有趋同的

5、现象。但是由于工资攀比,致使各种企业的职工工资有趋同的现象。工资的攀比最终引发价格上涨。其次,产品结构转换引发物价工资的攀比最终引发价格上涨。其次,产品结构转换引发物价上涨。由于生产方面的原因,我国产品供给结构无法完全满足上涨。由于生产方面的原因,我国产品供给结构无法完全满足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造成某些产品供不应求,这些产品的价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造成某些产品供不应求,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引发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格上涨从而引发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治理通货膨胀,我国主要采用以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为主的治理通货膨胀,我国主要采用以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为主的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物价上涨率逐年回落。在抑制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物价上涨率逐年回落。在抑制通货膨胀中,中国的经验是不宜通货膨胀中,中国的经验是不宜“急刹车急刹车” ,而是要,而是要“软着陆软着陆” 。即不要使货币供给量一步降到希望的水平,而是要稳步地、逐即不要使货币供给量一步降到希望的水平,而是要稳步地、逐步地降低货币供应量。步地降低货币供应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