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改革开放后犯罪的新特点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42479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改革开放后犯罪的新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改革开放后犯罪的新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改革开放后犯罪的新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改革开放后犯罪的新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改革开放后犯罪的新特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改革开放后犯罪的新特点试论改革开放后犯罪的新特点王佳丽王佳丽 07042260704226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310053310053【摘要摘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国总体实力在增强的同时,还必须认识 到一系列只顾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如城市人口膨胀、居民居住条件缺陷、教育地 区性差异、医疗改革不彻底、失业人口数激增、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而这些深层次的 原因带来了产生了新的犯罪方式和手段,笔者试论从改革开放后以上的社会现象来总结犯 罪的新特点。 【关键词关键词】:改

2、革开放 犯罪特点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 80 年 代中期,我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到 2009 年,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经过了 31 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世人有目共睹 的辉煌成绩,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 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共识。 但我国总体实力在增强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一系列只顾经济发展而带来 的负面效应,如城市人口膨胀、居民居住条件缺陷、教育地区性差异、医疗改 革不彻底、失业人口数激增、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而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带 来了产生了流动人口

3、犯罪数量增加化,未成年犯罪低龄化、暴力化,职务犯罪 问题严重化,有组织犯罪和黑恶势力猖獗化,网络犯罪成熟化,环境问题犯罪 明显化。以下笔者将进行具体的来阐述改革开放后我国犯罪这些新特点:一、流动人口犯罪数量增加化。一、流动人口犯罪数量增加化。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随之成为社会几大尖锐问题之一。我国 城市化、现代化的进行使得我国流动人口急剧增加,仅 2004 年国家公布的在流 动人口即有 1.4 亿。1978 年以前我国的刑事案件年发案率数一般是在 20 万40 万起之间浮动,最高的年度为 1977 年的 54 万起,最低的年度为 1956 年的 18 万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事案件年

4、发案总数一改常态,1979 年突 破了 60 万起(当年为 63.6 万起) ,之后的 1989 年又突破了百万大关,达到了 197 万件。1而流动人口犯罪占了其中的 1/31/2,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与这 几年提出的社会和谐主题不一致。由于我国还没有健全的保障流动人口权益的 法律法规来解决诸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等问题, 因此更易形成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现象。流动人口中犯罪问题严重的群体是无业 人员,这样的群体又带来了诸如“人肉市场”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卖淫嫖 娼、假冒伪劣商品市场增加等。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 镇、城乡结合部的犯罪数量进一步增加,而流动人口

5、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1 这对警方破案又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这就是流窜型犯罪破案率较低的原因。二、未成年、青少年犯罪低龄化、暴力化。二、未成年、青少年犯罪低龄化、暴力化。未成年、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被称为三大公害之一 (其他两大公害为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2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为治理青少年犯罪问题中国共产党专门发布了两个文件: 1979 年 58 号文件关于提请的通 知 ;1985 年 20 号文件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 。随 后中国政府于 1991 年 9 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9 年 6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

6、年人犯罪法 。2 据统计,20 世纪 50 年代的青少年犯罪为 20%30%;60 年代初至“文化大 革命”前青少年犯罪案件只占全部刑事案件的 30%35%;文革时期仅从一些地 区的典型调查来看,青少年犯罪约占整个刑事犯罪作案成员总数的 60%左右; 但在改革开放的 70 年代迄今为止,1425 岁的青少年犯罪案犯已高达 70%80%。并且从青少年犯罪的年龄结构来分析,我国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年龄 比五六十年代提前了 23 岁,1417 岁成为犯罪年龄高峰。在校生犯罪逐渐呈 上升趋势,并且杀人、强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在改革开放后也呈现出上升的 趋势。这对于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家庭教育有很

7、大的关系。九年义 务教育结束后,上高中之前有一部分的学生被淘汰,不能继续在校教育,并且 由于我国在此之前注重应试教育,不注重学生的个人技能培养,流落到社会, 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而在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心理发 育跟不上生理发育,模仿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弱,易被他人所迷惑。特别是在 改革开放后,外国的精华、糟粕都进来了,未成年人无法正确扬弃,而且多为 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脑子里容易被金钱观和享乐观所腐 蚀,对黄赌毒没有抵抗能力,从而导致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及暴力化的特 征。三、职务犯罪问题严重化。三、职务犯罪问题严重化。中国是世界上官员最多的国家,也是出现贪污

8、腐败问题最严重的国家。随 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中国加国际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等,中国经济 每年以十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上升。因此,权钱交易开始复苏,很多官员使用 特权贪污腐败:制造豆腐渣工程,收受巨额贿赂、打击报复、为黑社会组织作 保护伞等。并且近几年的官员的贪污金钱数额可以用巨额来形容。这严重损害 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利益和创造的财富,阻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四、有组织犯罪和黑恶势力猖獗化。四、有组织犯罪和黑恶势力猖獗化。我国的有组织犯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民间帮会和旧有黑社会组织的 继承,再加上对国际成熟状态的黑社会犯罪方式的模仿,形成了现阶段中国黑 社会性质犯罪的独特形态。目前的

9、黑社会组织的犯罪状况不容乐观,已经严重 影响到社会正常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组织犯罪更加发展壮 大成员,有严密的行为组织和规则,规模急剧扩大,势力范围增大,并且插手 政界事物,有这幅官员作为保护伞, “权”和“黑”结合,并向经济领域渗透, 依靠暴力掠夺,迅速增强实力,而且国外与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黑恶势力渗透加剧,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和严重化。五、网络犯罪成熟化。五、网络犯罪成熟化。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计算机网络组,1994 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1995 年开始接受因特网申请。到目前为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我 国上网计算机数量、网民人数均世界前列。网络的迅速发

10、展使得计算机网络的 犯罪滋生及发展更加成熟化。经济发展和高科技的发展使得网络交易这几年也 迅猛发展。各种以计算机网络为渠道的经济犯罪呈上升趋势,比如电子商务的 大量出现,网上交易的频繁等。网络世界是虚拟的,网民数量是巨大的,因此 各种不良的信息网上色情和性侵扰、暴力信息的就有了生存空间。而网络上接 受这些信息的很大一部分主体是青少年,因此网络上的不文明化将会产生很大 的社会效应,毒害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增加了犯罪几率。网络犯罪的界域模糊, 使得犯罪的管辖出现一定得困难。而且网络管理还没有一定的法律依据,这对 违法犯罪行为用法律的手段进行惩治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就出现了网络犯罪的 不可预见性、难以控

11、制性、影响宽广性。六、环境问题犯罪明显化。六、环境问题犯罪明显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得这几年的发展严重忽略了 环境的保护。从而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及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如 浙江省东阳市的“画水事件”的群体性事件,引起了人民群众与政府的冲突。 环境问题是影响到人民生活状况的问题,影响到子孙后代发展的大问题, 因此我们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有发展后劲,才能实现中华人民的伟 大复兴。 综合以上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 展及从此显露出来的犯罪的新的手段和特点,为研究新的控制犯罪的方法提供 理论依据。 注释:注释: 1 康树华:当代中国热点于新型犯罪透视 ,群众出版社,2007,第 23 页 2康树华:当代中国热点于新型犯罪透视 ,群众出版社,2007,第 158 页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康树华当代中国热点于新型犯罪透视群众出版社2007 2、 王大中透视流动人口中的犯罪现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3、 戴安良对我国新时期治安防控发展的思考 4、 谭兰花新时期犯罪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