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湿地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38434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明湿地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崇明湿地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崇明湿地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崇明湿地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崇明湿地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崇明湿地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明湿地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崇明湿地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作者:顾志平 上传时间:2008-12-2 浏览次数:54 -湿地是陆地与水体之间具有过渡性质的一种生态系统。崇明地处长江入海口,四面环水, 内陆河网交错,丰富的湿地资源造就了崇明的生态特色,也是崇明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解释: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 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 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 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海水区。 一、江海造物

2、湿地为先 1、崇明概况 崇明县是目前上海唯一的一个县,由崇明、长兴、横沙等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 1411 平方公里。 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 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 海瀛洲”之称。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的东海与黄海,陆地 面积为 1200 平方公里。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岛呈 带状,东西长 26.8 公里,南北宽 24 公里。面积 88 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 8.5 平方公 里。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屿,三面临江

3、,一面临海。背靠长兴,北与崇明 岛遥相呼应。岛呈海螺形,南北长 12 公里左右,东西宽 8 公里左右。平均海拔 2.8 米。总 面积 56 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 26.8 平方公里。周边岸线 30 余公里,其中南端约有 2 公里深水岸线,水深-12 米左右。 崇明岛卧于长江口中,将长江水一分为二。崇明岛北部水道称为长江北支,南部水道为长 江南支。中央沙、长兴岛和横沙岛又将长江南支分割为南港和北港,而江亚南沙和九段沙 再将南港分割成南槽和北槽,形成长江四条汊道入海的水文特征。 2、崇明岛的形成与湿地息息相关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浪淘沙中的诗句“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朝去暮来淘 不住,遂

4、令东海变桑田。 ”诗中所描写的就是从海洋到湿地,再从湿地荒野演变成陆地良田 的动态演进过程,也是世界上最大河口冲积沙岛-崇明岛形成的真实写照。 万里长江东逝水,奔腾不息永不还。在崇明岛尚未形成之前,长江入海口烟波浩淼,一望 无际。而长江中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由于淡、咸水的比重不同,泥沙受海水的顶托,在此 沉积,经过上千年的积累,形成一片暗沙,根据湿地的定义中“退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 海水区就是湿地”的描述。因此,在崇明岛尚未露出水面之前,这里其实就已经是一片浅 海湿地。随着泥沙的越积越多,公园 618 年终于露出水面,成为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公里沙 洲小岛。可以断定,露出水面部分是一片绿油葱葱、

5、水草茂盛的原生滩涂湿地。除露出水 面的部分,边上有浅滩,周围有暗沙,沙洲与沙洲之间有沟壑,这些都属于湿地范畴。此 时的崇明完全是一个湿地的世界。在崇明地名的来历中有这样一种说法, “崇”为高, “明” 为海阔天空,而“崇明”也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 3、崇明岛屿因湿地而不断壮大 有土地,注定会有人活动,有人活动注定要改变自然。崇明一片绿色世界自然就成了人类 生活、耕作的乐土,其土地的性质当然就会发生改变。为了人类更安居地生活,人们开始在湿地上围垦,在围垦的土地上生产。于是,围垦起来的湿地开始演变成半湿地,最终成 为了陆地。而围垦之外的土地仍然延续着“潮来一片白茫茫、潮去一片芦苇荡

6、”的湿地世 界。 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围垦的陆地越来越多,崇明岛也在泥沙的不断淤积和人类频繁的围 垦中不断的长大。特别是解放后的近 60 年中,崇明本岛从 600 多平方公里,长到 1200 多 平方公里,从湿地围垦土地近 600 平方公里,使崇明岛增长近一倍。由于长江泥沙的不断 淤积,崇明岛仍然继续着扩张的势头,特别是向东延伸速度较快,最快区域每年仍可向外 淤涨上百米的滩涂湿地。但有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工程及长江流域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长江的输沙量呈不断减少之势,长江口区域的岛屿和沙洲的淤 长速度可能会减缓,一些区域可能会出现蚀退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

7、中,由于长江主流的南北移动和海洋潮流、沿岸波浪的 多重影响,也使崇明各沙洲涨塌不定,数易其地,形状数次改变。其面积在不断地增多、 沙洲的数量也由于合并而逐渐减少,至清代形成现在狭长地带的稚形。但无论怎样改变, 唯一不变的是每个沙洲都必经历湿地的演绎过程,崇明的每一寸土地都来源于湿地的事实。二、崇明三岛 湿地环绕 1、崇明湿地的类型与性质 数据显示:崇明三岛大堤内面积为 1411 平方公里,而三岛大堤外的滩涂和沙洲湿地面积超 过大堤内总和达 1500 多平方公里,约占上海地区湿地总面积的 2/3。崇明来源于湿地,崇 明处处是湿地,除近海与滩涂湿地外,其堤内的人工湿地,包括河流、湖泊、养殖塘、稻

8、田总面积为 423.91 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 30%以上。崇明东滩湿地更被国际湿地公约 列为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崇明主要湿地类型及其面积、性质见表。 类型 名称 面积 性质 分类面积 河流湿地 长江南北支 天然、永久湿地 浅海滩涂湿地 崇明东滩 71896.77 hm2 半永久 179118.19 hm2 崇明周边滩涂(除东滩外) 41188.24 hm2 半永久 长兴岛周边滩涂 15483.91 hm2 半永久 横沙岛周边滩涂 50549.87 hm2 半永久 人工湿地 人工河流 南北横运河(市级) 914.63 hm2 永久湿地 6991.88 hm2 占崇明陆地面积的 5%县级骨干

9、河道 1002.65hm2 永久湿地 乡村横河 1788.80hm2 半永久湿地 村级泯沟 3285.80 hm2 半永久湿地 人工湖 明珠湖和东风湖 500 hm2 半天然、永久湿地 2400 hm2 占崇明陆地面积的 1.7%北湖与东平湖 1200 hm2 半天然、永久湿地 东滩湖 700 hm2 人工、永久湿地 塘、稻田 养殖塘(蟹塘、鱼塘) 7666.67 hm2 暂时湿地 33000 hm2 占崇明陆地面积的 23.4% 稻田 25333.33 hm2 暂时湿地 注数据来源:浅海滩涂湿地来源上海湿地 ,塘与稻田数据来源2007 年崇明政府工作 报告 ,河流与泯沟数据(县级骨干河道 3

10、1 条,总长 371.35km,宽 27 米计;乡村横河 420 条段,总长 1118km,宽 16 米计;乡村泯沟 19280 条段,总长 9388km 宽,3.5 米计, 各河流宽度根据抽样测量) ;人工湖泊根据各湖泊规划所描述。 2、崇明湿地的分布规律 崇明各湿地分布与其所处位置有很大的关联,呈现出外部环圈状和内部井字形交错的排列 特征。 崇明三岛和各沙洲如同珍珠散落玉盘一样,浸润于长江入海口,东部濒临东海,三面环江。 因此,岛屿的外环水域包括了崇明岛最东部和横沙岛最东部的浅海水域,其它三面为长江 的河口水域。 三大岛屿的大堤外潮间带淤泥滩涂组成中环,尚未开发的沙洲也属于仍处于天然的滩涂

11、湿 地。 在崇明本岛,由南北环绕崇明一圈的南、北横运河组成湿地的第三环。三环之内的 29 条南 北走向的竖河与东西走向的乡村横河相交错,河与河之间有村级泯沟相连,交织成富有崇 明特色的“井”字形水系结构。 水产养殖塘在全县都有分布,在崇明东部地区因处河口,水产资源相对丰富,所以养殖面 积较其它地区更多。 水稻种植属崇明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崇明的特色生态农业之一,因此各地都有大面种种 植。而崇明北部各大农场地面平坦,田块大,水稻种植面积相对集中。 3、崇明湿地的分布特点 崇明的滩涂湿地和人工河流、人工湖泊特点比较比显。 1)浅海、滩涂湿地特点 崇明地处长江河口,长江携带的泥沙顺江而下,受海水顶托

12、或海水的絮凝作用在长江地区 不断沉积堆积,形成边滩和沙洲等湿地。造成滩涂不断向外延伸,沙洲面积不断扩大的态 势。由于长江水受横沙岛和崇明岛的阻挡,在二岛东部形成水流缓慢区域,加之海水的顶 托作用强大,所以二岛东部湿地延伸速度较其它三面更快。因长江南支水速较快,造成崇 明南边滩涂面积较少却泥沙沉积不明显,而长江北支水流缓慢,北部滩涂面积较大,延伸 明显。 由于滩涂湿地受潮水影响较大,因此滩涂上生长的植物群落分布十分明显。同时,由于海 水的盐度较高,只能是所以滩涂面积虽然广阔,但其生产的植被品种比较单一。一般来说, 潮上带和潮间带高潮滩,地势相对较高,受潮水影响较少,植被以高大芦苇为主。中潮滩 以

13、海三梭藨草和藨草群落为主,而低潮滩受海水影响较大,因此几乎没有高等植物生长, 只有一些硅藻类植物分布,称之为光滩。 滩涂湿地另一特点,就是因潮水的冲刷形成大小不同的潮沟,成为滩涂湿地的主要微地貌 特征。崇明滩涂湿地区别于其它海滩的特征是沙土的质地不同。由于崇明是河口型滩涂湿 地,因此其滩涂的土质为泥沙,而其它沿海的海滩主要是砂石土。 2)人工河流特点 崇明主要的人工河流为东西向排列的南、北横运河。南横引河全长 77.36km,北横引河长 39.9km,宽以 78.2 米.起始于崇明西部绿华镇境内,长江直接相通,经崇西水闸分成南、北 两支,分别向东横穿崇明,于崇明最东部汇合。在南北横运河之间,有

14、因围垦筑堤而开挖 的县级骨干河道 31 条(崇明本岛 29 条) ,总长 371.35km,宽度为 27 米。乡村横河 420 条 段,总长 1118km,宽 16 米;河与河之间又由乡村泯沟相联,泯沟 19280 条段,总长 9388km 宽 3.5 米。这种井字形水系分布使崇明的泄洪能力大大提高,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崇 明的影响。人工河流两边分别生长有茂盛的芦苇,既起到防止河沿的坍塌的作用,又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3)人工湖泊特点 崇明本身没有湖泊,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将天然的河道经过人工改造就成为了湖泊。 湖泊底部地势平坦、湖水清澈,起到景观和休闲的作用。其中明珠湖前身是崇明本岛与老

15、鼠沙之间的天然港汊,后经改造筑坝用于养鱼,随着生态建设的需要和旅游业的发展,最 终改造成崇明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崇明北湖原本是长江河道,因河道中泥沙淤积而成沙 洲,在沙洲与崇明岛之间形成一个三角低洼地,再经围堤而成崇明最大的咸水湖。 三、湿地利用 价值无限 崇明起源于湿地、发展于湿地,生态建设依赖于湿地,因此崇明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物质 文化生活与湿地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崇明湿地的生态价值 崇明丰富的湿地资源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作用非常明显。 1、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崇明三岛周围滩涂资源辽阔,内陆湖河密集交错,又加上大量的鱼蟹塘和水田,因此湿地 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广阔和湿地也

16、为野生动植物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 在不仅为湿地鸟类迁迁徙过境提供了中转“驿站”和良好的越冬地,也是鱼类栖息和洄游 过境、产卵、索饵育肥的场所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以及水生兽类的重要栖息地。其中包 括了中华鲟、白暨豚、白头鹤、小天鹅等一大批珍稀保护动物和中华绒螯蟹、日本鳗鲡等 经济动物,以及芦苇、茭白等大量的水生经济植物。 1)植物资源保护 崇明四周滩涂及人工湖河多为沉积淤泥组成,适宜湿地植物的生长。崇明的湿地植物可明 显地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滩涂植物类,二是湖河植物类。 滩涂植被 崇明三岛周围滩涂由于都有潮汐现象,水位的不断变化对滩涂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都有一定 的影响。因滩涂水位变化剧烈,沉水植物一般难以生长,而挺水植物的生长也受到潮汐和 盐分的限制,因此虽然滩涂面积广阔,但植物种类较少。 由于滩涂的高程不同,滩涂植被的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特征。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