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意义与发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37435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的意义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茶的意义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茶的意义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茶的意义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的意义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的意义与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的意义与发展姓名: 朱振飞班级:电气工程 1503学号:201502013018201502013018客来敬茶,自古以来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礼俗。古人有许多以茶敬客的佳句:“泛 花邀坐客,代饮引清句。 ”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塘沸火初红。 ” “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 时。 ”这说明我国人民这一传统礼仪已深入人心。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 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 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 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

2、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 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 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 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 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 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 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 修身养性、

3、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最高端的茶道服务由茗泉邮 驿的运泉来为茶道提供原生态泉水的服务,这种服务近乎于奢侈,这也是茶道的最高境界。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而茶文化指的是茶的人文科学,即以茶为载体,并 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我国既是茶树发源地,也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历史悠久,茶文 化源远流长。中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 中国茶文化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内容广泛,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茶文化是物质文明 与精神文明的结合。 “清茶一杯” , “客来敬茗”

4、,既有物质上的享受,又“精行俭德” ,陶冶 情操。代表高雅朴实的民族风尚。自皎然提出“茶道”以来,已经历经千多年。当今的茶文化专家设想从当代的实践 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上以高深著称茶道作”见仁见智”的认识,有简有详,认识深 刻;但茶文化初识者较难把握(客观上还受日本茶道的不同实践与理沦的影响),甚至有 “茶道”一词内涵,不说还行。越说反而越模糊的反映,这主要与茶事实践的程度与范围、 研究者的出发点、及价值取向有异所致,初学者难以觉察、认识和把握,也就不足为奇。 一般说来,茶道是人们受茶事感受并进入较深意境而生发,茶道与茶的意境密切相伴。相 似的茶事,会因为个人(修养、兴趣和事件背景等)的差

5、异,产生不同程度的体验和感受, 即在茶的意境上有相似的认同感;如此,茶事常常可有主题,引导人们参与其中。当然, 要想从茶中得到深刻的感悟和意界,还要求对茶与传统文化、乃至个人的修养有较高的要 求,皎然所提出的茶道正是如此,也有人喻此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 情景,而欧阳修提出的“真善幻”亦属此意。人们对广泛推崇的“精行俭德”(茶道精神) 的领会尽管因人而异(如在程度上),但仍是由茶事所承载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意境之体 验后,由茶而感发认识的进步与修养的提高等。在当代,有人以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来比喻茶事的美妙意境、以及人文“观照” ,也是通及茶道后的感应。与茶

6、 道精神相关的意境,自然不会偏离茶道。由于社会的发展,茶道的形式、手段、社会环境和对象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皎然 所“指定”的茶道深意,现代人即使能“打造” ,能体会到诸如”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历 史之间的对话”的虚幻缥缈意境的,也不在多数。但茶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史实已证明:已 经历数千年的茶事。人们想通过茶事来获得心灵效应或人文观照,有必要刘茶道作与时俱 进的认识。即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去感觉和体验茶能给人带来的愉快和精神上的感悟,如人们通过茶而进入自感美妙的、或意想中的理想意境及体会,并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 应该过多地讲究、追求形式。这就是本文强调的,与茶道相联系的茶的意境,它能体现茶 道精

7、神,顺应当代茶事的时代要求。如现代人喜欢茶的香、茶水的清、茶烟的萦绕,人们因 此会在茶中停留,会有意无意地感受到茶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如能引导有意识的茶事实践, 寻找并获得感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茶事而带来的精神欢愉。茶的意境是不同时代茶事 的共同点。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代替具体的茶道程式,从中获得感悟或精神的“纯化”等, 是人们把茶道局限在深层次或程式化的认识所作的修正。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 小桥流水的场景已退缩至公园或家庭角;人们为赶上经济大潮适应紧张的了作节奏,即 使留恋,也只能把诸如对传统文化等恪守深刻于内心,换之以“浅然”来对待周围的人与 事,花花绿绿的消遣和娱乐也应运而生。显

8、然,历史上文人雅士式的品茶,会使年轻人感 到气氛颇为严肃。它代表的是延袭了一种精深的、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沉积。人们 对品茶已是小心翼翼,何况是高深或神秘的茶道。好在历史的、文化的原因,是中国人就 会喝茶,人们喜欢茶的“可口、可乐” ,由此而能带来的意境,自然不会拒绝,毕竟,茶香 在口,通过认识与引导,还有助于为生活的诗化增光添彩,何乐而不为呢!已被人们广泛接 受的当代茶艺,也可理解为在茶的“可口、可乐”的基础上,引导茶的意境与茶道相通, 展示“真、善、美”的内涵。 “茶道”两字,在爱茶人心中是值得敬仰的一片天地。它先出自诗僧和茶僧美称的皎 然之诗作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诗的开头是茶事的描写

9、,接着的“一饮涤昏寐,情思爽然 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闷。 ”是茶事心境的渲 染,是茶事感受而来的非凡意境, “茶道”两字在最后一句“孰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 如此”中推出。通读该诗篇,感受最深的是茶事的意境:先从一饮之前的茶事情景铺开, 尔后逐渐深入,直至妙不可言,才有“道”与“茶道” ,意境高远,也真可谓“道可道,非 常道” 。皎然的另一首诗作(饮茶歌送郑容)“丹五羽人轻玉石,采茶饮之生羽翼霜 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日上香炉情未毕, 醉踏虎云溪,高歌送君出。 ”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并把茶的蕴意与友情连在一起,诗的

10、意境 也让人联想到皎然与茶圣陆羽的关系(可有相关的茶诗为证)。陆羽与皎然是忘年交,皎然 所提茶道,自然受陆羽的影响。陆羽也正是在湖州与皎然结识,进一步积累学识,并终成 博学之士,并完成茶经的最后定稿(颜真卿也受影响,并著有“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 源”的诗句)。蕴含深厚民族思想和精华的茶文化,由历史沉积而来,也与茶的意境相伴随,给人以 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具体地说,是人们在经过茶事、茶文化思想内涵的感受和体 验后,受那由茶所带来的美妙意境等影响而对人产生作用。深入茶事之奇妙境界、体验茶 的精神(如“精行俭德”般的内涵)并把它与人的精神追求相结合,这是茶之道的精髓。 我们把这种影响,以虚幻的

11、方式来表示,可称之为与茶相关的意境,是茶道的基础或重要 内容;皎然所提茶道的影响,也与其中的意境深远分不开。现代茶科学的发展,难以对历史上文人墨客或得道高人专利式茶道的解释,但倒是有 利于作“意境”式的诠释。茶之感人是通过茶的色香味形的充分发挥而给人带来舒适的感 受,而现代的科学技术可以通过了解茶的自然科学性,如学习茶的自然品质特性茶 理来体会茶给人带来的妙趣,像如人希望般的品性和情境“茶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 文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的化身”(韩素音)。皎然所提“茶道”诗句中的“全尔真” ,可从 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是茶为真正健康文明的饮料。茶的自然科学性表明:茶无愧于是 21 世 纪的理想饮料,茶

12、有助于养性、静心。在健身方而有如中医般的功效和调理机能。二是茶 与“人的自然天性”相联系,也即人性中近于“道”的本质(有“茶道即人道”的说法)。有人换了一种角度说:当人们为诸如人性本善或本恶争吵不休,茶性及与此相伴的意境却 给人以启示:喝茶时人们所体现的最初的一面却是最为“自然”的。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悠然,亲切而自然;因此, 茶才不同于一般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给人以助思考、添情趣如有人称举杯 饮茶之“举” ,理解为一种期待,颇为形象;又如某文人所说:“茶之为物,能引导我们进 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 ”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导,让人们从茶的感觉中放松“心

13、灵” , 让人更睿智地领会世界上的人与事,或感受“心原本是一壶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 ”这似乎又把茶的意境与“即茶即道”相联系了。茶的意境能从平凡茶事中通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茶的历史实践已表明:茶与儒、 道、悱的境界相互渗透,儒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在茶的氛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儒、释、道三者之中给人感觉最为深切的是那种闲适的情感,所以许多隐士大多有嗜 茶的习惯,过闲云野鹤的日子当然少不了具有闲情雅志的茶了,手举一杯茶,神情清爽, 荡涤心间污秽,这可非一般饮料所能比。但闲情适意的消极生活方式仍不全是茶的意境所 体现的内容,它含有积极的因素,如茶之精神,苏东坡也有“叶嘉传”之赋,

14、这是茶文化 的支柱之一;喝茶不同于烟酒,可为过把瘾就“死”的短暂性“解药” ,从文化本义而言, 茶不应该是什么解烦之“药” 。它只是赋予人一种“静”的心态,在你的思绪随着茶的“性 致”飘散开去的时候,喝茶者的思想在“治愈”自己的烦恼。让你重新振作。茶在这方面 的功效被许多人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尚守中庸和“礼” ,应该说儒家这种源远流长 的影响还是对茶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人把茶事作为礼的 一种形式,茶更成为尚礼的一部分,如广泛存在于民俗民风中。这些可看作是儒家思想的 影踪(或民族的“血液”所致)。至于茶事所能体现的“与人乐”这一儒家思想,早已实践 于茶是人们沟通

15、与联谊的理想媒介。“茶道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修养和境界,借饮茶而相互(还包括自己的身心笔者注) 交流,文明优雅,而且与佛教的禅宗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例如,陆羽、皎然的佛门渊源, 以及深刻的“茶禅一味”之说。这里所说的“深” ,就是意境之不同。禅宗崇尚“顿悟” , 也即凡人也可以成佛,只要注意修行,且修行至一定量时, “开窍”是迟早的事。它的修行 远不是苦行,后来还崇尚凡事皆是修行,就依所作所为的原因(这不违背佛教创立者的初衷)。 喝茶作为修身养性的习俗流传至今,而茶的名贵与否也不为大茶人所倚重,都可谓是茶与 佛理相应,也如当今的“无我茶会”所要求:人们应戒好恶之心,合茶之本意,并入茶之 意境。把

16、喝茶与修行结合在一起,人们可以在茶的意境中遐想茶之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内涵相通融,是穿越时空的茶道构架。 “茶道是一 种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综合性文化形式。它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淡泊的出世节操, 同时洋溢着道家羽化升天的烂漫理想,追求清雅,向往和谐, ”这也不正是一种与喝茶相关 的意境吗?“喝茶是一种行为,在人们心目上的含义却早已不是动作那么简单,它已经成为一种 意境,一种文化。有时候,喝茶是一种享受,它让你心情更加舒畅,交流更为流利;有时 候喝茶是一种思考,在遐想中回到自我,也记起过去,还纯真是人的本质,只有在茶叶那 既苦又甜的滋味中,你才可以真正懂得人生;更有时候,茶是一种激励,感受茶那一丝苦 涩,抛弃那一点惘怅,在茶水与心情共鸣的瞬间抬起迷惑的双眼,让清新的空气吹过,你 又可以站起来面对一切。这就是茶,普通的茶,不普通的意境:平凡中显示出超俗淡雅 中不乏激情,它让你更加清醒,也让你更加从容。对于我们这些不会品茶的茶客,这种意 境,就是陶醉。 ” 我认为茶道不单单是一种烹茶技术,更是一种修身养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