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导学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97807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导学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师说导学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师说导学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师说导学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师说导学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说导学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导学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 第二学期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第 11 期1师说师说主备: 审核: 审批: 班级: 组号: 姓名: 评价:【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 提高效率,共同进步。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1、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虚词,归纳总结文言语法知识。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自主预习自主预习】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 ,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每自称“祖籍昌黎” ,故 世称“韩昌黎”。因最后官

2、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 25 岁中进士,29 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 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 之首。著作收在昌黎先生文集里。 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 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不论在理论

3、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 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 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 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二、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华艳丽的 文风而发起的。“古文”的概念是由韩愈提出来的。他所谓的“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 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的,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 的散文。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

4、们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 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提出了“惟陈言之 务去”、“词必己出”的口号,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他杰 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 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三、写作背景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 35 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20172018 第二学期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第 11 期2了名望,他所倡导的

5、“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 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 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 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 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 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 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唐 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

6、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 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 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 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 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译文一: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 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

7、顾 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 ,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 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 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 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译文二:从魏、晋以来,人们 更不去拜老师。当今之世,便不曾听说有谁要作别人的老师,有这种想法,人们便总是七 嘴八舌地嘲笑他,认为他是个狂人。只有韩愈不顾流俗,顶着世俗的嘲笑和侮辱,收召后 辈学生,还写了师说 这篇文章,并态度端正地做别人的老师。世俗之人果然群聚而以 为怪事,纷纷咒骂,添油加醋地污蔑诽谤。韩愈

8、因此而得到了“狂”的名声,居住在长安城 中,连饭都来不及做熟,便急切地避开别人的诽谤而东去任洛阳令了,像这样的情形,已 经发生不止一次了。 ) 四、关于“说”“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 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 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 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 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 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

9、的道理。中 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五、借助书下注释,疏通文意,确定重点字词,记录疑难问题,以备课堂讨论解决。【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第一课时一、小组合作翻译全文,积累文言实、虚词,记录疑难问题,归纳总结文言语 法知识。20172018 第二学期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第 11 期3古之学者( )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道受( )业解惑( )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无惑?惑( )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 )吾前,其闻道也( )固( )先乎( )吾,吾从而( )师( )之;生乎( )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吾师( )道( )也,夫庸( )

10、知( )其年( )之( )先后生于( )吾乎?是故( )无( )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 )之不传( )也( )久矣!欲( )人之( )无惑也( )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人也( )远矣,犹且( )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学于( )师。是故圣( )益圣( ),愚( )益愚( )。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爱其子,20172018 第二学期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第 11 期4择师而教之;于( )其身( )也,则耻( )师( )焉,惑( )矣。彼( )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也,非吾所谓传其

11、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 )不知,惑之( )不解,或( )师焉,或不( )焉,小学( )而( )大遗( ),吾未见其明( )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 )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 )与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 )羞( ),官盛则近( )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 )百工之( )人,君子不齿( ),今其( )智乃( )反不能及( ),其( )可怪也欤!圣人无常( )师。孔子师(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20172018 第二学期导学案 高一年

12、级语文学科 第 11 期5我师。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 )有专攻( ),如是( )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 )古文,六艺( )经( )传( )皆通( )习之,不拘( )于( )时( ),学于( )余。余嘉( )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贻( )之。【精讲点拨精讲点拨】一、课文研讨,把握论证层次和方法。 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 1、第一段即提出了论点,论点是什么?请对第一段划层分析。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所说“道”是指什么?教师的“传道” “受业” “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 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13、?2、第二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写的。请分析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 有怎样的论证作用。如此多的对比有无堆砌之嫌?请体会第二段文字中饱含的作者情感及语气 20172018 第二学期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第 11 期62、第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运用了怎样论证方法?做出了怎样的论断?3、第四段说明了写作缘由。 韩愈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一代文学宗师为什 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练习巩固练习巩固】1、找出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 今: 句读之不知 古: 今: 小学而大遗 古: 今: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 今: 吾从而师之 古: 今: 是故无贵无贱 古: 今: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 今: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 今: 3、归纳特殊句式的类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师不必贤于弟子。 (5)学于余。 (6)而耻学于师。 (7)不拘于时。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