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745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基督教的社会原则颂扬怯懦、自卑、自甘屈辱、顺从驯服,总之,颂扬愚 民的各种特点。但对不希望把自己当愚民看待的无产阶级说来,勇敢、自尊、 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更重要。 马克思“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的“persona”(面具)。不同学科对人格有不同的 诠释。在我们看来,在跨学科的意义上,可以将人格定义为个体本质的主观存 在状态,相应地,健康人格理论就是研究完善的、完美的个体本质的主观存在 状态,即研究属于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审美诸人格要素优化 组合的理论。马克思虽然没有创立系统的健康人格理论,但他从哲学、经济学、 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角度出发

2、探讨过健康人格的问题;并且在一个病态社 会中,为自己塑造了一种健康的人格。发掘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和马克思本 人的人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试图主要地从哲学的角度作一初步探 讨。 一、病态人格与健康人格一、病态人格与健康人格 马克思没有使用“病态人格”和“健康人格”这两个词,但是马克思对异 化状态下片面的、畸形的人和共产主义条件下全面发展的人的论述,包含了关 于“病态人格”和“健康人格”的丰富思想。 关于病态人格,马克思有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产生病态人格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即人的存在、对人的本质的异化。 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的分裂和对立,引起人的本质片面化、畸形化即病态化。 第二,私有制包

3、含肯定的方面(有产者)和否定的方面(无产者),两者同是人 的自我异化,区别只在于有产者在这种异化中感到满足,而无产者则感到自我 丧失。所以异化既造成有产者的病态人格,也造成无产者的病态人格。对于无 产者来说,由于他们的劳动产品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劳动过程不能自由 地表现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结果造成他们的需要和能力的片面性、扭曲和萎缩 等等;对于有产者来说,由于他脱离了劳动这一塑造人的本质力量的主要过程 和根本方式,因此其人格不断退化,在许多方面甚至兽性化。 马克思对无产者和有产者的病态人格的论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1、生理方面 劳动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给自己带来赤贫;劳动者创造了宫

4、殿,自己 却住在茅屋和地下室中。经常的饥饿、恶劣的生活条件,甚至造成劳动者生理 需要的退化。马克思举例说,原始的野人住在自己的洞穴中感到如鱼得水般的 自由,可现代劳动者却在一种异化的、敌对的形式下回到穴居生活穷人的 地下室是敌对的具有异己力量的住所,只有当他把自己的血汗献给它时才让他 居住。他不能把这住所看成是自己的故居,因为他是住在别人的家里,住在一 个每天都在监视着他、只要他不交房租就立刻把他抛向街头的陌生人家里。在 这个现代的洞穴中,阳光、新鲜的空气,甚至动物的最简单的爱清洁的习性, 都不再成为人的需要了。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成了工人的 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

5、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素,他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即动物的方 式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33134 页。 。 与劳动者、无产者的严重的生理匮乏相反,有产者、剥削者的生理需要则 畸形膨胀起来。土地所有者“把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仅仅看做自己放纵的欲 望、古怪的癖好和离奇的意愿的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 版社 1979 年版,第 141142 页。他们恣意挥霍、穷奢极欲。工业资本家最 初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对立面出现,力主节欲,甚至虔诚地信奉禁欲的福音书, 为金偶像、为资本的积累而牺牲自己的肉体享受马

6、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53 页。,但是后来,资本家也奢侈享乐起来,并把 这种奢侈享乐当作财富和信用的象征。马克思指责私有制一方面产生出“需要 的牲畜般的野蛮化和最彻底的、粗糙的、抽象的简单化”;另一方面又产生出 “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料的精致化”“产品和需要的范围的扩大,成为非 人的、过分精致的、非自然的和臆想出来的欲望的机敏的和总是精打细算的奴 隶。私有制不能把粗陋的需要变成人的需要,它的理想主义不过是幻想、奇想、 怪想;没有一个宦官不是下贱地向自己的君主献媚,并力图用卑鄙的手段来刺 激君主的麻痹了的享乐能力工业的宦官投合消费者的最下流的意念,充当 他

7、和他的需要之间的牵线人,激起他的病态的欲望,窥伺他的每一个弱点,然 后要求对这种殷勤的服务付报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32133 页。 2、心理方面 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劳动者的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比如农奴,由于其生 活条件限制,因而眼界狭窄、愚昧和迷信。在资本主义机器生产中,劳动者的 智力从劳动者本身异化出去,科学在工艺上的运用对劳动者成为一种外在的强 制。劳动者的智力只是按照资本家的需要加以培养对工人的心理加以机械 的训练,使工人的活动变成抽象的机械运动;不需要想象力、创造力和灵感的 发挥与发展。结果竟是这样的:“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

8、钝和 痴呆”;“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 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9293 页。 统治者和剥削者是否达到了心理健康呢?更没有。马克思尖刻地嘲笑了他 们的愚蠢、庸俗和自负,又指出他们内在的空虚、多疑和恐惧。马克思曾经对 统治阶级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帕麦斯顿、罗素、路易波拿巴、梯也尔、俾斯麦 等人作过精彩的心理分析。他指出,路易波拿巴是一个扮演英雄角色的平庸 可笑的人物。英国的罗素勋爵作为“辉格主义的典型代表”,只不过是一个 “最可怜的庸才”、“庸碌的天才”和“名位显赫的渺小人

9、物”作为思想 家,他惯于把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降低到他自己那种矮小的程度,把外部世 界缩小成为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庸俗小天地,正如他惯于把小事当作大事一样; 作为政治家,他的盘算像他本人一样浅薄,永远只能敷衍一时;作为演说家, “他没有给人留下任何值得一提的独到见解,没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一点真 知灼见,没有一点鲜明的记述,没有一点美妙的思想,没有一个生动的隐喻, 没有一点幽默的描写,没有一点真实的感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1 卷, 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第 432、433、455 页。 3、道德方面马克思看到,由于穷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致使他们当中不少人变得粗 野和堕落,变成酒鬼和罪犯

10、。流氓无产阶级可以说集中了整个社会的一切肮脏 堕落的因素。最可怕的是,长期的阶级压迫往往在劳动者那里内化为一种逆来 顺受的奴性心理,他们甚至盼望有一位救世主赐给他们雨露和阳光。正是这些 愚民、顺民、庸人构成专制制度和剥削制度的材料,因为他们惯于忍受统治者 的一意孤行、反复无常、荒谬和卑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 社 1956 年版,第 411 页。 当然,在统治阶级、剥削阶级那里最显著地表现了人类道德的败坏。马克 思尖厉而愤怒地抨击了统治阶级、剥削阶级的这样一些道德特征: (1)自私自利。马克思经常引用路易十五的“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这句话 来刻画这一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讲,整个一部

11、资本论就是对资产阶级的自 私自利的批判:追溯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和肮脏的过程,揭露资本家追逐剩余 价值的本性和过程,以及对剩余价值的瓜分。 (2)荒淫腐化。恣意放纵其卑劣的物欲,肆意挥霍可以维持数百人生活的财 富,并且卑鄙地把这种挥霍看做是生产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41 页。 (3)虚伪。总是把狭隘的阶级利益打扮成全社会全人类的利益,制造种种 “意识形态”来欺骗和麻痹人民。马克思最痛恨统治阶级的虚伪,并且用毕生 精力揭穿了资产阶级的一个又一个谎言。 (4)残暴。每当欺骗蒙蔽不了人民时,每当其反动统治受到人民的威胁时, 统治阶级就运用暴力机器残酷地

12、镇压人民的反抗。马克思对这一点有清醒的估 计,因此他教导工人阶级要用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的暴力。 4、审美方面 劳动者创造了美,但自己却缺乏审美能力和审美需要。当劳动不是自愿的 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当劳动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 需要的手段时,劳动者很少能在这种劳动中感到自由和快乐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84 页。当他成天辛苦劳碌以勉强维 持生存时,他就很难有审美的闲情逸致。“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并不存 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食物同样也可能具有最粗糙的 形式,而且不能说,这种食物与动物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忧心忡忡的

13、穷人甚至 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26 页。 同样,统治者和剥削者的附庸风雅并不证明他有真正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 要。例如,“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 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26 页。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和剥削者不能通过创造一个对象世 界来客观地展示自己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因而也不能产生出确证人的本质力量 的感觉。 马克思最后总结说:“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 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说来

14、作为资本而存在,或 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总之,当它被我们 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因此,一切肉体的精神的感觉都被一切感觉的 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24 页。无论是有产者,还是无产者,在私有制条件下,都很 难对世界产生一种非功利的、审美的态度。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总结了马克思对病态社会中的病态人格的论述。马克 思认为,在一个存在异化、私有制和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人只能在一定的阶级、 等级、职业中片面地发展自己,结果是土地所有者成为土地的人格化、货币所 有者成为货币的人格化、资本家成为资本的人格化

15、、将军成为军事权力的人格 化、奴隶成为生产工具的人格化、工人成为劳动力的人格化等等,这就必然导 致人格的片面化、畸形化,使人的个性、人的需要和才能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与此相反,马克思热情展望了一个新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能 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从马克思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归纳 出马克思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即“健康人格”的主要特征。 1、有正常的生理需要 吃、喝、性行为等等,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94 页。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即人是肉体的、 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因此,人必然地 具有

16、物质需要,正是这种需要使人产生追求对象的激情。“激情、热情是人强 烈地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69 页。,是人的本体论规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 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50 页。一个人没有正常生理需要,说明这个人有生 理缺陷。而有这种生理缺陷的人,不可能对大自然、对生活有健康的、完满的 体验。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物质需要得到充分 满足的人,其前提当然是他是有正常生理需要的人。 2、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能力 马克思说,一个人在通常的健康、体力、精神、技能、技巧的状况下,也 有从事一份正常的劳动和停止安逸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和 雇佣劳动中受到压抑,在共产主义条件下,这种需要超越人的生理需要而成为 人的第一需要,而“劳动会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册),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