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区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与旱情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8580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北区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与旱情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华北区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与旱情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华北区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与旱情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华北区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与旱情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华北区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与旱情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北区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与旱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区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与旱情(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华北区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与旱情华北区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与旱情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为了掌握土壤墒情变化规律,预测旱情发生的趋势,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防旱抗旱以及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在多点调查基础上,根据农业特点,建立华北区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花生、油菜、山芋 8 种主要旱作物土壤墒情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合理灌溉、保墒蓄墒、耕作施肥等农业生产措施,达到节水、降本、增效。1 1 主要工作方法主要工作方法根据土壤墒情和旱情监测站多点采集的土壤墒情信息,收集科研单位的研究资料和国内的科研成果,召开专家座谈会研究

2、制定本指标体系。2 2 术语术语2.1 土壤墒情评价土壤墒情评价指标以土壤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比值的百分数表示。根据墒情评价指标,把土壤墒情分为五个等级,即过多、适宜、轻度不足、不足、严重不足。2.2 旱情评价在土壤墒情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旱情评价指标,把旱情分为轻旱、中旱、重旱、极旱四个等级。2.3 土壤含水量指单位数量的土壤所保持的水量。常用以下表示方法:一是土壤中水分的重量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称为“重量含水量” ,用重量百分比表示;二是土壤中所含水的体积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称为“体积含水量” ,用体积百分比表示。土壤重量含水量和体积含水量可以相互转换,重量含水量乘以容重即为体积含2水量。2.

3、4 田间持水量指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是灌溉上限。其大小受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结构、松絮状况等因素影响。是农田灌溉水量的依据。2.5 土壤相对含水量是土壤重量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2.6 毛管断裂含水量土壤水分减少到一定程度(一般为田间持水量的 70%时) ,较粗毛管空隙悬着水出现断裂呈非连续状态时的土壤含水量。2.7 凋萎含水量植物因无法吸收水分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其大小因土壤质地和作物种类不同发生变化。2.8 作物耗水量耗水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获得一定产量的水分指标,它包括土壤蒸发、叶面蒸腾和地下渗漏水分总量。3 3 土壤墒情与旱情评

4、价方法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方法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主要依靠土壤水分测定结果和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要求,参照土壤田间持水量、毛管断裂联系含水量、凋萎含水量、土壤性状、降水和土壤水分同期记载,分别分析土壤墒情适宜程度、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可能带来的影响、降水和同期土壤水分变化等。3.1 土壤墒情评价把土壤墒情分为五个等级,即过多、适宜、轻度不足、不足、严重不足。“过多”为高于相对适宜含水量;“轻度不足”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确定,介于适宜和不足之间;3“不足”为低于相对毛管破裂联系含水量;“严重不足”介于不足和相对凋萎含水量之间。3.2 旱情评价在土壤墒情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旱情评价指标,把旱情分为轻旱、中

5、旱、重旱、极旱四个等级。墒情“轻度不足”即为“轻旱” ;墒情“不足”即为“中旱” ;墒情“严重不足”即为“重旱” ;小于相对凋萎含水量即为“极旱” 。3.3 评价作物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划分,华北区主要是研究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作物土壤墒情和旱情评价指标体系。4 4 华北区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指标体系华北区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指标体系4.1 冬小麦评价指标体系4.1.1 冬小麦需水规律小麦的耗水量是指从播种到收获期间麦田消耗水分的总量。据测定小麦一生总耗水量每亩约 300 立方米左右,每生产 1 千克小麦籽粒约耗水 1200 千克。其中 30-40为土壤蒸发,60-70为叶面蒸腾。冬小麦不同

6、生育时期的需水量主要与气候条件及小麦不同时期对水分的要求有关。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下,需水量随着产量的提高略有增加,而各个时期的特点比较一致。小麦不同生育期的阶段耗水量不同,一般趋势是:苗期少,拔节以后逐渐增加,到孕穗期为小麦的需水邻界期,到抽穗开花期耗水量达到最高峰,灌浆以后又逐渐减少。其原因是苗期正处在秋冬春气温比较低的生长季节,苗小叶少,因而田间蒸腾均小,需水量也少,从播种到拔节初将近 5 个半月的时间内,耗水量仅占总耗水4量的 1/3 左右;拔节后,一方面由于气温逐渐增高,蒸发量大,另一方面,植株生长迅速,叶面积不断增大,蒸腾量也不断加大,因此,需水量也逐渐增加,从拔节至开花期约 1 个月

7、左右的时间,耗水量也占到总耗水量的 1/3 左右;抽穗到灌浆期,由于气温更高,叶面蒸腾量很大,日平均耗水量达到最大值;灌浆以后,叶片逐渐枯死,蒸腾量也逐渐减弱,故小麦的需水量又有下降的趋势。中国农科院农田水利灌溉研究所在新乡地区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小麦从播种到拔节近 150 天的时间内,耗水量仅占总耗水量的 1/3 左右。4.1.2 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指标体系冬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对适宜的土壤水分要求不同,小麦出苗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土壤水分过多,超过田间持水量的 90以上,则土壤通气不良,种子的发芽出苗均受到影响。出苗到返青,一般要求在 70-80%之间,拔节到抽穗营养生长很快,结实器官也急剧形

8、成,对土壤水分反应敏感,要求也高,一般要求在 70-90。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严重时会形成“卡脖旱” 。保证这段的土壤适宜湿度是小麦丰产的关键。灌浆到成熟阶段,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虽不象中期那样多,但一般仍不宜低于 70,土壤含水量低于65以下,就会影响有机养分的合成和向籽粒中输送,是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因此,抽穗、灌浆期保证不受旱是达到增粒增重,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表 1 华北区冬小麦土壤墒情与旱情指标体系墒情、干旱等级(%)主要 作物生长 时期测定土壤 深度 (cm)过多适宜轻微不 足/轻旱不足/ 中旱严重不 足/重旱极旱出苗期0-208570-8570-75

9、65-7055-658565-8550-6540-5030-408060-8050-6040-5030-408565-8555-6545-5535-458065-8055-6545-5535-458575-8565-7555-6545-558065-8055-6545-5535-459070-9060-7055-6045-559065-9055-6550-5540-508565-8555-6545-5535-457060-7055-6550-6040-507060-7050-6040-5535-507565-7555-6550-6540-508575-8560-7555-6540-557060

10、-7055-6550-6040-507565-7560-6555-6045-558070-8060-7055-6045-558575-8565-7560-6555-608070-8060-7055-6050-558070-8060-7055-6045-557565-7560-6555-6050-558570-8555-7050-5540-508070-8060-7050-6045-507060-7050-6045-5035-457060-7050-6040-5535-457055-7050-6545-6030-457565-7560-7050-6040-507060-7055-6545-553

11、5-457060-7050-6040-5535-458070-8050-6545-6030-457565-7560-7050-6040-508570-8555-6545-5535-458060-8050-6040-5535-4580708060-7040-6070607050-6040-5065556545-5535-4565556545-5535-4535 214.4. 8.38.3、气候特点、气候特点山芋生长季节降雨量 450-550mm,基本能满足生长需要。4.4. 8.48.4、推荐措施、推荐措施山芋虽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但干旱对产量也有较大影响。山芋耐旱不耐涝,必须根据山芋各生育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进行合理灌排,才能获得高产。山芋生长期灌水定额宜小,每次灌水淹没垄土 1/3-1/2 即可,灌水定额约 30m3/亩左右。如灌水定额过大,淹没垄土过深,不仅灌溉后遇雨会加重涝渍,且板结垄土有碍块根的正常生长而减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