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不找借口 找方法的一流员工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8565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努力打造不找借口 找方法的一流员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努力打造不找借口 找方法的一流员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努力打造不找借口 找方法的一流员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努力打造不找借口 找方法的一流员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努力打造不找借口 找方法的一流员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努力打造不找借口 找方法的一流员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方法总比问题多心得体会在所长的领导下,农科所的工作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尤其是进几年以来工作更上一层楼。这是领导有方,大家努力的结果,也是员工们的福气。目前农科所上下一条心,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为农科所的大好形势多做贡献的同时,根据所长的指示精神,集中精力搞好学习。这一英明决策很有必要,而且也很及时。这是社会竞争的需要,也是农科所市场开发的需要。常言道:商场如战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农科所要想求生存,谋发展,结合培训,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员工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因为学习可以解放思想,学习出智慧,学习出素质,学习出水平,学习出效率。要提升我们农科所的企业形象和影响力,要做

2、大做强种子产业和优质麦产业,必须加强学习,提高员工素质、掌握技能、这是唯一的出路。通过认真学习,我的感觉是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是一部难得的精品。这对农科所的工作正是雪中送炭。还感觉到,这部书具有吸引力,让人越看越爱看,甚至反复多次,让人学而不厌。通过认真学习,我有很多收获。并且对我的启发很大。一、在市场经济下,我们员工要有新的敬业精神,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在以往“老黄牛”的身上还要插上效率和效益这两个翅膀才行。也就是说:只有自己为农科所创造财富,农科所才会给自己财富;只有自己为农科所创造空间,2农科所才会给自己空间。只有自己为农科所打造机会,农科所才会给自己机会!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新时代。

3、那些光知道苦干,穷忙的人,越来越得不到认可。我们正越来越认可一个新的理念: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效率和效益!不仅努力做事,更要做成事。二、追求效率是一个现代员工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向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学习,学习他充分利用时间,争分夺秒,期限紧缩的真正价值。学习他充分利用资源的可贵之处。学习他养成好的习惯。学习他做工作要有更好的结果。要有更高的效率!三、同样都是员工,为什么有的能够成为单位里最受欢迎的金牌员工?关键在于他们有很多优点。如:没安排工作,却能主动找事做。通过找方法加倍提升业绩。从来不抱怨。他们的执行力强。能够为单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总之一句话,凡事主动找方法的员工,一定是单位里最受欢迎的金牌

4、员工。四、同样都是员工,为什么单位里最不愿意接受,甚至被辞退?因为他们有很多缺点。如:工作不努力而千方百计找借口。损公肥私。过于斤斤计较。华而不实。受不了委屈。总之一句话,凡是找借口的员工一定是单位里最不受欢迎的员工,甚至被辞退。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力争做单位里最受欢迎的金牌员工。 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打造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一流员工。五、一流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当遇到问题和困难3的时候,总是能够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找借口回避责任,找理由为失败辩解。只有积极找方法的人,才能弥补领导的不足。只有积极找方法才能最好的出效益。只有积极找方法农科所才能求生存,谋发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我

5、们要居安思危,要有压力,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并且自己与农科所要紧密相连,要与农科所同命运共呼吸。为此我建议如下:一、结合培训,加强学习,提高员工素质,培养精兵强将,积极参于社会竞争。二、鼓励员工献言献策。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为了农科所的明天更加美好,鼓励员工都要积极献言献策。 三、加强团结,增强团队意识。常言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大家都知道,人多心齐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只要齐心协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握手,台下踢脚。捕风捉影,说三道四。或添油加醋,挑拨离间。在工作中,领导在满头大汗。领导有事他也冷了。有了好事往前冲,有了脏活

6、、累活绕着走。还笑话别人傻,没有眼力。为了农科所的明天更加美好,必须加强团结,增强团队意识,不利团结的话不说,不利团结的事不做,齐心协力谋发展,争先恐后比效率。让农科所形成一股好的风气,并大力开展比学、4赶、帮活动,增强团队意识,为农科所的大干快上奠定有利基础。四、市场开发要有新起色。具体措施:尽量多组织几场较大规模的品种宣传展示促销会。如:市广场、农村影响面较大的集市、或影响面较大的村镇。建立健全销售网络,如:小村设一个,大村设两个销售点。和村委会搞好关系,利用村委的高音广播,大力宣传这些销售网络和优良品种、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样既解决了销售中的“死角”问题,又提升了单位的企业形象和影响力。刘淑敏二 00 七年十二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