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6927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索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脊索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索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索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脊索瘤的生长虽然缓慢,且很少发生远处转移(晚期可转移) ,但其局部破坏性很强,因肿 瘤继续生长而危害人体,且手术后极易复发,故仍属于恶性肿瘤。它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脊索瘤是由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发展而成,是一种先天性肿瘤。脊索是胚胎期位于背中央 的中胚层组织,以后成长为都分颅底和脊柱,其残余的脊索组织即为脊索瘤的来源。脊索 瘤好发于脊柱的两端中线。呈溶骨性膨胀性破坏。早期肿瘤表面呈分叶状或结节状,肿瘤 大小干一,有不完整的包膜,色灰白或灰红。瘤组织中可残留碎骨性或骨小粱间隔,软组 织钙化,晚期易出血、坏死和囊性变,以单发病灶者多见。脊索瘤具有向硬脊膜内外、蛛网膜下腔和神经周围

2、蔓延的特点,可引起难以抑制的疼痛。 很少恶化转移,即使有,也多在肿瘤发现后多年才转移。一般转移仅见于骶尾部的脊索瘤。 曾接受放射治疗者转移发生的机会较大。它的发病机制 脊索瘤可分为二个类型,即经典型和软骨型,骶骨侵犯后,向前可侵入盆腔,向后可侵入 椎管内,压迫马尾神经根,引起相应部位神经根受损症状。脊索瘤表现为光滑性结节,肿瘤组织为白色半透明胶冻状,含大量黏液,伴广泛出血时呈 暗红色,瘤体边缘常呈分叶状或结节状,表面有一层纤维组织包膜,一般不穿破进入邻近 脏器,镜下见肿瘤细胞较小,立方形,圆形或多角形,胞膜清楚,胞质量多,红染,常见 空泡,空泡大者可达到一般细胞体积的几十倍,即所谓“大空泡细胞” ,胞核圆形或卵圆形, 位于中央,细胞排列成索条状或不规则腺腔样,期间为黏液,偶见核大深染细胞,多核细 胞和核分裂细胞。特别提醒:本文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了解疾病及一些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措施应按照临床 医生结合患者本身的状况决定。本文转自39蜂疗网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