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5010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水肿是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 水肿的发病机制 1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2 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其机制是 1GFR 下降:01 广泛肾小球病变。02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001 心房肽分泌下降,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心房牵张感受器兴奋性下降, ANP 分泌下降。002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03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001 醛固酮分泌增多:远曲小管重吸收钠增多,进而引起钠水潴留分泌增多,灭火减少。 002ADH 分泌增多: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多,导致水肿。休克早期微循环的特质及其变化机制。 早期患者动脉可轻度下降或者不下降。有时患者因代偿作用反而比正常略升高, 但脉压大多明显缩小,维持动脉血压的重要机制 1 自身输血和自身输液,使回心血增加。 2 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心排血量增加。 同时,使全身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特点少灌少流,缺血缺氧。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质及其机制。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有效微循环血量下降,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入血,皮肤,内脏和肾的小血管收缩痉挛。 特点缺血缺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