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4392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拔 T 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 治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拔 T 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1984 年至 2006 年收治的 11 例拔 T 管后胆漏患者发生胆漏的原因、 治疗 方法及效果。结果:10 例首选非手术治疗,其中 9 例治愈,1 例经非手术治疗观察效果不佳,转手术治愈,1 例首选急诊手术治愈。结论:拔 T 管后胆漏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胆漏及腹膜炎的情况、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关键词】胆漏;T 管;治疗方法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 T 管引流,可以排净胆道内的泥沙样结石,使胆道内的炎症消退,解除胆道内的阻塞等1。但拔除 T 管后可以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胆漏

2、、胆汁性腹膜炎。笔者自 1984年至 2006 年共用手术及非手术疗法处理拔 T 管后胆漏 11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并结合 文献 ,讨论拔 T 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本组 11 例,男 2例 ,女 9 例。年龄 28 岁73 岁,平均年龄 48 岁。首次手术均为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其中胆总管探查阴性 3 例,胆总管切开取石 8 例。拔管时间为置管术后 17 d56 d。遵循的拔管指征:术后两周以上,高龄、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患者适当延长;术后胆汁正常且流量减少,T 管引流胆汁量2400 ml;满足前两项要求,并且持续夹管 3 d,患者无不适

3、;满足前三项,经 T 管胆道造影,胆总管远端通畅,左右肝管无异常,胆道无残余结石。1.2 临床表现拔除 T 管后胆漏患者主要表现:拔管后逐渐或突然感右上腹剧烈疼痛,逐渐扩散至右下腹或全腹。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甚至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必要时腹穿及超声检查也可辅助诊断疾病情判断。本组患者 9 例为右侧腹痛,2 例为全腹痛。1.3 治疗方法患者出现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症状后,均立即经原窦道置入引流管(导尿管或一次性吸痰管及其他引流管,直径小于原 T 管),引流并右侧卧位或半卧位、禁食、静脉点滴抗生素、适当支持治疗,观察腹痛及腹膜炎体征变化,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9 例顺利置入引流管后腹痛很

4、快缓解,腹膜炎体征好转,引流管胆汁顺利引出,显示引流管确已置入窦道。观察引流量减少或停止,3 d5 d 后拔出引流管,无异常,治愈。1 例拔管后腹痛剧烈,全腹腹膜炎体征。经原窦道置入导尿管引流观察,引流管置入不顺畅,且引流效果不佳。考虑引流管未置入原窦道。果断剖腹探查引流探查见窦道与腹膜交界处胆漏,其余部位窦道形成牢靠,仅行窦道结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1 例虽经窦道顺利置入引流管观察,但腹痛持续加重,腹膜炎体征加重,B 超检查腹腔积液增多。引流管引出胆汁不多。6 h 后手术探查证实为胆总管撕裂,重置 T 管引流,术后 4 周行窦道造影证实窦道形成及经 T 管胆道造影无异常,方拔管,3痊愈。1

5、.4 治疗结果 11 例全部治愈。2 讨论 2.1 拔 T 管后胆漏的原因由本组资料及文献所见,笔者体会拔 T 管后胆漏多发生于以下几种情况。2.1.1 T 管处置不良 缝合胆总管切口误将 T 管一起缝上,拔管时将胆总管撕裂;拔管时操作粗暴,胆管窦道都易损伤;T 管修剪不好,拔管时易将窦道撑破。笔者讨论时 总结 ,发生胆漏的这 11例患者中,拔 T 管时,除了当 T 管拔出胆总管时有一明显落空感,继续往出拔的过程有 9 例仍有明显的 “阻力感”, 拔出后见而 T 管横臂较粗大。可能破坏窦道;其他:如创口缝合不牢,固定不牢,患者或医护人员误拔。2.1.2 窦道形成缺陷患者年老体弱、营养不良2、低

6、蛋白、贫血、糖尿病、恶病质、长期 应用 激素、局部积血积液炎症等因素;手术因素:管距肋缘太近、大网膜短小、不易包裹管形成窦道、乳胶管异物刺激性减少,管的组织相容性好,如硅胶管等。2.1.3 胆管出口不畅造影剂刺激使 oddi 括约肌痉挛、残余结石,胆道压力另外,胆管远端或乳头有狭窄或残石梗阻,胆内压力增高,拔 T 管后也易发生胆漏。2.2 拔 T 管后胆漏的预防虽拔 T 管后胆漏发病率较低,但是胆漏一旦发生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甚至遗留并发症。一般状况差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基4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应重视拔 T 管后胆漏的预防。2.2.1 胆总管的探查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可以做手术台

7、上的胆总管造影1。如果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则经胆囊管术中胆总管造影简便易行,并可辅以术中超声。阴性者不必探查胆总管。2.2.2 胆总管的缝合胆总管切开探查结果为阴性者,可以将胆总管 I 期缝合,不必做常规的 T 管引流1。李茂竹3、张春秋4的 研究 也证实了胆总管一期缝合安全可行。2.2.3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要选择良好的麻醉和切口暴露、仔细操作。取石应力求彻底,必要时术中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防止胆道残余结石;T 管行程要求短而直,周围可覆以大网膜。或将大网膜提至右上腹刺一孔,T 管从中引过包裹。促进窦道形成;暴露胆管时适度解剖,防止损伤其血供;采用胶质 T 管,废弃使用硅胶 T 管;根据术

8、中情况,适当修剪 T 管。短臂不要过长,过粗。一般 1.5 cm2.5 cm,两端剪成斜面,与长臂联接处的对侧要剪去三角形小窗,将横臂剪去多一半。利于拔管时二臂合拢不增加口径; 缝合胆总管切口时防止缝到 T 管。笔者经验,先以可吸收缝线全层缝合胆总管切口,即使可能缝到 T 管,数周后拔管时缝线已吸收,再以细丝线缝合浆膜层。2.2.4 术后要区分并保护好各种引流管,保持其通畅,向有关医护人员及家属详细告知注意事项要杜绝误拔 T管这种低级错误。笔者体会并 分析 本单位及 文献 的经验教训。为预防拔 T 管后胆漏。笔者认为:T 管应在术后 4 周65周拔除。拔管前应常规试夹管和经 T 管造影。如患者

9、年老、体质差、长期 应用 激素者、营养不良或伴有其他疾病,拔管时间还应延长5。笔者经验,延长拔管时间,一般无明显不良后果。但拔管安全性大大提高;术后胆汁正常且流量减少,T 管引流胆汁量 400 ml 时可以试夹管 3 d。如无腹痛腹胀,黄疸等情况,大便呈黄色。再经 T 管胆道造影,造影时适当选择造影剂,在不 影响 造影成像效果的前提下,选用浓度小,对oddi 括约肌刺激小的造影剂。高龄、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一般情况差、营养不良、长期应用激素者可在拔管前在 T管旁插入细塑料管行窦道造影证实窦道形成。有文献6认为,窦道造影显示窦道情况是预防拔出 T 管后胆漏的根本性措施。造影后应再开放引流

10、24 h 以上使造影剂充分排泄。减小对oddi 括约肌刺激。试夹管及造影胆总管下端通畅,胆道无残余结石及其他异常后可以拔管。如有胆道残余结石,可行纤维胆道镜取石 治疗 ;拔管时应操作轻柔,常规备引流管一根。笔者与杨润桃等7的做法相同,如拔管过程中有阻力感,常规沿窦道置入引流管观察 1 d 后再行拔出,防止胆漏。2.3 拔T 管后胆漏的处理 2.3.1 非手术治疗主要 方法 有:经管窦道重新置管拔 T 管后腹痛都要怀疑胆漏,尽早经窦道放入引流管引流,立即置入引流管。一般都可以顺利置入窦道,见到胆汁流出。如果先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放引流管,引流管可能不能顺利置入窦道,放入腹腔引流效果差。引流管要比原

11、T6管细。最好透明,以观察引流情况;可给负压吸引。如果引流通畅,患者腹痛往往立即减轻;有条件单位可行鼻胆管引流;应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更换双套管引流,抗生素冲洗及负压吸引;如腹痛及腹膜炎体征不能很快缓解,考虑腹腔胆汁较多,或 B 超检查腹腔积液较多。可行右下腹反复穿刺或置管引流,以减少腹腔的污染。保持引流通畅或更换双套管引流,抗生素冲洗。有报道8认为女性患者经后穹隆穿刺置管引流效果好;如考虑远端胆道结石可待病情稳定后,纤维胆道镜取石或中药排石。解除梗阻,促进胆漏愈合。结合本组资料,笔者认为下列情况可以考虑非手术治疗:胆漏早期 4 h6 h 以内,胆漏量小,腹膜炎轻或局限,无中毒性休克者;一般情

12、况差,合并严重其他疾病,考虑难以耐受手术或不愿接受短期内再手术者尤为适用;病情稳定但影像学检查腹腔积液多,可在 B超下穿刺置管引流;肝内胆管扩张者可行 PTCD;合并乳头狭窄或胆管下端残石者,可行内镜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同时要做好随时再手术的准备。凡病情无改善甚或加剧者,如腹痛加剧,范围扩大、体温升高等,应尽早中转手术治疗9。超出非手术范围如胆漏量大、腹膜炎症状严重、长期不愈合或合并梗阻性胆管损伤等情况也应再手术治疗。2.3.2 手术治疗如腹痛剧烈或加重,腹膜炎体征加重或影像学检查腹腔积液多。应果断剖腹探查引流。术中如顺利找到未完全形成之窦道,简单行窦道结扎

13、。7如窦道胆漏处距胆总管近,应放 T 管引流,冲洗腹腔,放置引流。如探查为胆总管愈合不好或胆总管撕裂,应再放 T 管引流。 【 参考 文献】 1张启瑜.钱礼腹部外 科学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64.2刘大平,李智华,周永碧,等拔管致胆汁性腹膜炎 5 例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8,20(2):107.3李茂竹,孙良希,马善符,等.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不放置“T”形管 258 例临床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1):37 38.4张春秋,刘宏,刘巍立,等.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8性胆管一期缝合 42 例报道J.腹部外科,2007,20(2):109 110.5秦新裕,姚礼庆.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69.6任犹骏,戴建国,熊艳,等.拔 T 管后胆漏的防治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7,19(1):41.7杨润桃,石建伟,王溪.T 管拔出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J.临床误诊误治,2005,18(2):106.8高峰,李海民,呼延清.T 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处理体会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8):863.99黎东明,梁力建.拔管后胆漏例分析J. 中国 实用外科杂志,1997,17(4):2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