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势在必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931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势在必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势在必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势在必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势在必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势在必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势在必行/文 2009-01-21“珠三角”有三个:“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小珠三角”,大家都很清楚,就是以珠江为界分成的东西两岸。东岸,以东莞为主要代表,其经济模式基本是“两头在外、前店后厂”。据香港的有关高层说,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向祖国大陆输入了近五万家企业,现在香港第三产业的产值在 GDP 中高达 87%,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高的。而香港的第二产业基本上都到了以东莞为代表的祖国大陆,据说东莞有两万多家香港企业,由此形成了一个“前店后厂”的关系。我当记者的时候,对东莞模式是非常担心的,曾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借腹生子”,因为东莞没有品牌,没有市场,也没

2、有终端。现在看来,我们要调整一下思考问题的方式了。跳出三界五行,我们就不难发现,东莞其实早就纳入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即便它只是一个车间,但它毕竟是在扮演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所以,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它的生命力也是非常旺盛的。只要不发生波及全球并且涉及到产业形态或格局的重大变化,那么,东莞这个世界加工厂就会继续发挥作用。珠江西侧,是以佛山为代表的城市带,包括南海、顺德、中山、江门。这个区域的模式是两头在内,其主要特点是借助际通道的战略地位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之优势,先行一步把海外的时尚、潮流和市场化的资金、技术移植过来,用以发展自己的产业。在此模式下,就产生了顺德的家电、燃器具,中山的

3、家电,南海的陶瓷以及家具、时装等各个行业。最后,他们扛着这些经过组装的“洋枪”、“洋炮”,昂首挺胸地大举“北伐”,以凌厉之势横扫中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在这一过程中,广东的“小珠三角”,还存在着第三种经济模式,我们姑且称之为“番禺模式”,其特点大致是“扁担挑缸钵,两头都滑脱”,与“珠三角”东西两岸的行情都失之交臂。当第一波行情,即“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的浪潮汹涌到达东莞等地的时候,番禺却只有星星点点式的小打小闹,没有形成气候;当第二波行情,即“两头在内、率先北伐”到来的时候,它又不比顺德、南海龙精虎猛。当然,番禺与香港的空间距离也是一个重

4、要原因。但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番禺却很快发展起来了,原因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广东“珠三角”完成原始积累并日益成熟之后,产生了强劲的消费需求,从而形成了消费拉动的经济模式,围绕“大广州”形成了集聚性的消费,如房地产、娱乐、旅游、休闲、餐饮等。整个番禺就是靠这种消费拉动起来的,当然,这与广州到番禺的交通改善是密切相关的。今天“小珠三角”的发展,基本符合人类社会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一个区域的发展无非通过三种方式:一是投资拉动;二是外贸拉动;三是消费拉动。“珠三角”的三个地方发展出了三种不同的经济模式,这很值得我们的官员和企业家去思考。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展开论述了。现在谈第二个问

5、题。“小珠三角”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态势,要想发展,要想跨上新的台阶,就面临着一个问题:粤港经济一体化。在广东,粤港一体化好多年以来“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1997 年之前,香港人一直把我们大陆人称为“表叔”,看不起我们。那时提出粤港一体化只是“珠三角”的一厢情愿。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香港地区的经济简直是一塌糊涂。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的崛起,香港和广东都感到了唇亡齿寒,于是,粤港经济一体化开始付诸实践,现在不只是“楼梯响”,也见“人下来”了。这其中有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 出笼。它的目的是形成新型的“前店后厂”关

6、系。这无疑会大大加速粤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虽然 CEPA 针对的是中国广大的内地,但是“珠三角”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域与文化优势,肯定会是最大的受益者。一体化一旦形成,其经济总量将会远远超过华东。资料表明,2002 年,仅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和珠海 5 个城市的 GDP,就比“长三角”15 个城市的 GDP 总和还多 590 亿元;“珠三角”及港、澳的 GDP 总量甚至超过了“长三角”与京、津、唐城市群的 GDP 总和,外汇储备和其他的就不用多说了。这使“长三角”、华东地区都感到了压力。这样的一个“大一统”,包括流通的一体化、交通的一体化及以后的人民币的交易结算、广东人口自由进入香港的问题

7、等,就会改变过去粤港不平等的“前店后厂”的关系,创造一种全新的“前店后厂”的关系:“珠三角”庞大的第二产业对香港服务业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渴望;而香港依托“珠三角”这样的制造业平台,其金融、物流、会展、旅游、休闲等行业将会受到强有力的支撑。这样,广东与港澳就会实现真正的双赢,就会比翼齐飞,共同为中国经济巨龙的腾飞提供强大的引擎。“大珠三角”一体化一旦变成现实,“泛珠三角”一体化将会呼之欲出,经济学上称之为“溢出效应”,就像我们往杯子里倒水,杯里的水满了以后,自然要往旁边溢出。“泛珠三角”也被称为“9+2”,“9”是指广东及其周边相邻的海南、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2”就是香港和

8、澳门。虽然现在“泛珠三角”仅是一个提法,但是“珠三角”周边的8 个省区都加大了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的建设,想要缩短与广东的空间及时间距离,客观上也为“泛珠三角”经济的一体化创造条件,而一旦这个泛区域经济圈形成,其经济总量就将会大大地超过以“大上海”为龙头的华东经济圈,因为其内部的互补性更强。不过作为巨人的中国,“长三角”与“珠三角”是其两条腿,独脚将军是站不稳的,中国未来经济的腾飞离不开这两个重要的引擎,缺一不可。“珠三角”与“长三角”之间不应是你死我活的战斗关系,而是既竞争又联合的关系。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大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前者先行一步,后者奋起直追,在这个追和

9、被追的过程当中,双方皆得益,故双赢。改革开放中,广东一马当先,刺激和启发了内地;上海经过 10 年的卧薪尝胆,重新崛起、复兴,大放异彩,又反过来使广东和香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它们就像生活在冬天的一对巨人,要互相拥抱取暖才行,于是,两兄弟捐弃前嫌,共同向中央喊话,中央及时馈赠了一个很好的礼品CEPA 计划,成全了广东和香港这对欢喜冤家。粤港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催生了“泛珠三角”格局,又反过来对“大上海”和华东造成“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攻势,危机面前,“长三角”及大华东的弟兄们求同存异,从官方到民间都积极地消除彼此的壁垒,竭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如此,中国经济就形成了两个能量很大的超级板

10、块,犹如中国这个巨人的两条腿:一条是以上海为龙头的华东;一条是以广州和香港为双轴的“泛珠三角”。此外,还有一个头,即“大北京”。只有两条腿越来越强壮、脑袋越来越灵活,这个巨人就能站得起来。这就是中国以后的整个经济结构和发展态势。因此,我认为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区域的竞争是利大于弊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之一,就是社会分工将越来越细化,办公司的、开工厂的、做策划的、搞咨询的,从事战略策划的与从事规划、设计、营销、广告及代理的,必须有分有合,各安其位,各谋其事,各施其能。总之,很多企业家在残酷的生存竞争面前,已经开始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战略问题,今天在座的企业家朋友能坐在中山大学的礼堂听我讲“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宏观问题,就证明了这一点。这是很可喜的进步。如果一个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家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格局、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漠不关心,或者知之甚少,那么,我可以肯定地说,他虽然可以在偶然中成功,但一定会在必然中被消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果在座的企业家朋友能听得进去我的一些观点,那就说明战略还是有用的。好!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