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备课,找回上课的感觉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0364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如何备课,找回上课的感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习如何备课,找回上课的感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习如何备课,找回上课的感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习如何备课,找回上课的感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如何备课,找回上课的感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如何备课,找回上课的感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如何备课,找回上课的感觉 By flyney 发表于 2008-4-20 9:39:00 一、关于如何讲好一门课 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 是一个局部。所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首先必须要考虑如何讲好一门课。 要以如何讲好一门课的视角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当然,一门课对于一个系 列课程或一组课、一群课而言,也只是一个局部。门课可以看成是培养一届 学生的总课程中的最小单位。 由于本文的主题是讨论如何讲好一堂课,所以对如何讲好一门课的问题只 是提纲挈领地说一下。 笔者认为,为了讲好一门课,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 2要注

2、意讲好每一堂课。 3要注意课堂讲授和其他教学环节的有机配合。其他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 设计、辅导、答疑等。 为了讲好一门课,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整体上”就是 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有全面的、深入的、透彻的理解,对这门课所涉 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 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 在整体把握这门课程中,应弄清如下五个问题和做好如下五件事情。五个 问题是: 1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 本线索是什么 或者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

3、结论是 什么 2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4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 程的关系是什么 5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 五件事情是: 1认真研读教材和参考书。 2认真研读有关的前修和后续课程的教材。 3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和思考题。 4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以往课程的整体成绩等信息,以便决定本课程在本届 的讲法,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考虑如何与其专业相结合。 5撰写一份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表,并在课前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参见附 录) 只有在弄清上述五个问题和做好上述五件事情以后,才能给学生具体地上每一

4、堂课。 六、关于启发式教学 一个人由一事物的激励而联想到另一事物叫做被启发。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的获得(这是一种事物)不是被动地由教师直接注入而来 ,而是主动地在教师(或教师们)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联想而来。 在这样的多次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学到了活的知识,提高 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保证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 是学习的主导,发挥了两个积极性。显然,这是一种理想的教与学的方式,是 每一个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但实际做到并不容易。 首先应该对启发式的涵义作多层次的理解: 1从宏观上看,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全过程就是一个学校对他进行启发式

5、教育的过程。学校通过种种精心组织的活动(当然包括作为其永恒的主题的教学 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启发。所以从校长到每 个员工都是在做启发式教育和教学。 2具体到每门课程,首先要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从整体上给学生一个启发。 让他自己获得本学科的主要的知识和能力,悟出怎样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有关 的实际问题。 3从微观上看,每一堂课怎样实施启发式教学呢是不是在讲解一个问题的 时候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呢不一定。笔者认为 : (1)在讲述一个问题时,只要你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抓住了问题的共性并且 深刻阐明了它,剖析了它,对学生就有启发作用,就是启发式教学。在

6、讲清这 个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从头到尾有理有据地一气呵成,其中一个问题也没提, 这也可能是启发式的。因为这样的讲解,使学生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共 性,完全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地运用这个知识理解或解决与此问题具有同样本质 的问题。同时,还使学生学到了怎样阐明或分析一个问题的方法。 (2)在教学中,引入恰当的例子,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把 每一个例子都作为用本学科的知识解决本类实际问题的范例来看待,都应对学 生有某种启发作用。 (3)从上面对启发的概念的陈述,可以看到启发的成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个是启发者给出的恰当的激励事物,如一个问题、一个动作或一件事情等, 另一个是被启发者的有效

7、的联想。没有被启发者的有效的联想、感悟,也是不 行的。就启发事件而言,笔者认为有三类: 一为提示“一般”(规律、共性特点),引导被启发者去解决他的“特殊”的问题 ;二为提示“特例”,启发被启发者去解决他的属于一般性的问题;三为提示被 启发者所熟知的一个方面的事物,启发他去探知或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第一 类可培养他的分析、推断能力,第二类可培养他的综合能力,第三类可培养他 的类比能力。 4答疑(课)与讨论(课)是启发式教学最好、最集中的场所。在大课上的启 发性教学一般都是隐含的、非直露的,因为本来启发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进行 的。而最直露的启发式教学是用在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答疑(课)或讨论(课)之

8、中 ,因为针对的问题更具体、更个别。不像在大课中所讲授的问题多为一般性的 、规律性的、本质性的、共同性的。所以,只有上大课一种教学形式对实行启 发式教学是不利的。遗憾的是,我国目前高校的教学实践表明,答疑环节几乎 名存实亡,只是在考试之前几天才有人来答疑。学生不与老师有面对面的近距 离的接触与讨论,怎么能学到活的做人做事的能力呢!这是目前高校教学中的主 要问题之一。这里有学生的认识问题,也有学校组织教学的问题。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人数的讲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形式是不一样的。这是笔者的 看法。不是不管什么场合,讲什么内容都必须先提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回答出 来,才叫启发式教学。 七、关于创新或

9、创造性的培养 启发式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紧密相连的,因而在讨论完启发式教学之后,必须紧 接着讨论“创新性或创造性培养”的问题。 高等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 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足见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的人才的重要性。在本科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注意对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笔者的看法是: 1在讲授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基本方法。关于启发 式教学已如上述。 2.要研究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根据对它的认识,尽量在 课堂中加强对这些条件的培养。对这些条件,笔者目前

10、的认识是: (1)首先他们要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具有发展的观点。这个 条件多为在一二年级,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对理工科而言)的课程中得到。 (2)其次,他们要掌握本专业和相近领域的最核心的技术的原理、规律和方法。这个条 件多为在二三年级,通过所谓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程得到。 (3)最终,他们要有把各方面知识综合起来运用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条件多为在三 四年级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践、科研实践、工厂实习和毕业设计中得到。 在授课中,要非常明确所教课程的教学目标。有的以教授分析为主,有的以教授综合 为主,有的是分析与综合并重。但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是,讲授综合方面的课

11、太少、太弱。 这对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应该认识到,大学本科的课程,不论是以讲授 分析为主还是以讲授综合为主的课,都是服务于培养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的。所以,都应 该考虑你的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都应不同程度地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成分。 3.在具体一门课或一堂课的讲授中要特别注意抓住两头。一头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基本原理的透彻讲解。一头是提供尽可能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例子不管是否紧密 结合本专业,只要是成功的,相近专业的亦可。因为任何成功的事物都含有成功的共性因 素。当然一个例子,不能全面包含所有重要因素。所以要不断地举出足够的例子,以便学 生从中提取经验。例子是生动的

12、、活的,只讲条条是不行的。不论在讲述基本概念、基本 规律、基本原理中,还是在讲述实际案例中,都要注意方法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工 作方法的传授,这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本人要有较强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因为身教胜 于言教。常言道高师出高徒。有较强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容易培养出具有较强创 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笔者认为,教师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表现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应具有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经验和体会,如参加过或正在参加科学研究、技术 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深知所讲授的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因此讲解善于联系实际, 特别是结合自己在创新工作中的成果

13、和体会进行,自然会对学生有创新性的启发。 二是教师在当下的教学工作中,是否有创造性。如果教师在自己的面对学生的教学工 作中具有创新性,学生自然会得到启发。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是有共性的,它会溶化到每 一种创新活动中。教育本来就是潜移默化的。你有创新的动机,就可能收到创新的效果。 如果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中,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照本宣科,没有创造性,怎么 会收到使学生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效果呢 5创新能力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次是模仿(能力),稍高的层次是移植(能力),最高的 层次是创造(能力)。能够达到什么层次,同启发式教学的效果一样,与教师的教学有关, 也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关。我们应力争达到高层次。 6还应指出,要想做出高层次的创新工作,优秀的哲学思想是不可少的。因此,不 论什么专业,提炼所教课程中的哲学思维,反过来,结合教学内容加以说明,对学生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会有深远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