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848327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网与现代交换技术课程通信网与现代交换技术课程中兴软交换分析中兴软交换分析部分一:摘要和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部分一:摘要和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 景景姓名: 刘 少 娟 班级: 通信 12-2 学号:14901060401 指导教师: 牛长流摘要Softswitch 体系结构是面向网络融合的新一代多媒体业务整体解决方案,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目前在各个业务网络(如PSTN/ISDN、PLMN、IN 和 Internet 等)之间进行互通的思想的突破。NGN 在传统的以电路交换为主的 PSTN 网络中逐渐迈出了向以分组交换为主的步伐,它承载了原有 PSTN 网络的所有业务,同时把大量的数据传

2、输卸载(offload)到 ATM/IP 网络中以减轻 PSTN 网络的重荷,又以 ATM/IP 技术的新特性增加和增强了许多新老业务。从这个意义上讲,NGN 是基于 TDM 的 PSTN 语音网络和基于 ATM/IP 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网络上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关键字:NGN 网络结构 协议 产品 ZXSS一、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景(刘少娟)一、中兴软交换总体概述及背景(刘少娟)1.1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背景及产生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背景及产生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3、Manager、Call Server) ,实现 PBX 功能(IP PBX) 。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 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 IP PBX 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 IP PBX 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

4、于是,Soft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rerntional SoftSwi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 IEIF、ITU-T 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根据国际 SoftSwich 论坛 ISC 的定义,SoftSwich 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

5、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对通信要求也不再仅仅是基本的语音通信业务和简单的 WWW 浏览和收发 E-mail,人们需要的是能够随时、随地、灵活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要求电信运营商能够灵活地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信业务,而基于由不同通信网络提供不同业务的运营模式难以满足用户“灵活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的需求,只有构建

6、一个“全业务网络即能够同时承载和疏通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网络”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通信业务的需求。人类的通信包括话音、数据、视频与音频组合的多媒体三大内容。一直以来,上述三类通信业务均是分别由不同的通信网来承载和疏通。电话网承载和疏通语音业务、数据网承载和疏通数据业务,多媒体网承载和疏通多媒体业务。电话网的历史最为悠久,其核心是电话交换机,电话交换机经历了磁石式、共用电池式、步进制、纵横制、程控制 5 个发展阶段,其差别在于交换机的实现方式发生了改变。程控制电话交换机的出现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它采用了先进的体系结构,其功能可以分为呼叫业务接入、路由选择(交换)和呼叫业务控制 3 部分,

7、其中的交换和呼叫业务控制功能均主要是通过程序软件来实现。但其采用的资源独占的电路交换方式,以及为通信的双方提供的对等的双向64kbit/s 固定带宽通道不适于承载突发数据量大、上下行数据流量差异大的数据业务。数据网的种类繁多,根据其采用的广域网协议不同,可将其分为 DDN、X.25、帧中继和 IP 网,由于 IP 网具有协议简单、终端设备价格低廉、以及基于 IP 协议的 WWW 业务的开展,基于 IP 协议的Internet 呈爆炸式发展,一度成为了数据网的代名词。IP 网要求用户终端将用户数据信息均封装在 IP 包中,IP 网的核心设备路由器仅是完成“尽力而为”的 IP 包转发的简单工作,它

8、采用资源共享的包交换方式,根据业务量需要动态地占用上下行传输通道,因此 IP网实际上仅是一个数据传送网,其本身并不提供任何高层业务控制功能,若在 IP 网上开放语音业务,必须额外增加电话业务的控制设备。值得一提的是,IP 网中传送的 IP 包能够承载任何用户数据信息,为实现语音、数据、多媒体流等多种信息在一个承载网中传送创造了条件。可见,电话网和数据网均存在一定的先天缺陷、无法通过简单地改造而成为一个“全业务网” ,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在同一个网络上同时提供语音、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即通信业务的融合,产生了软交换(softswitch)技术。1.2 软交换技术的总体概述软交换技术的总体概述传统网

9、络是基于 TDM 的 PSTN 话音网,以电路交换为主,当初主要是为了传输语音、保证语音质量、承担语音业务而设计建造的,只能提供 64kbits 的业务,且业务和控制都由交换机完成。随着数据业务飞速增长,这种专为传输语音的设计给数据用户带来的巨大的痛苦:通信价格高、上网速度慢、等待时间长、传输质量低、增加新业务难。尴尬的现实让人们认识到,当初设计的语音网络越来越不能适应多元通信的需求,甚至成为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传统 PSTN 语音网,正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 另一方面,数据业务飞速增长,已经超出语音网承受能力。早在 1998 年,美国大部分运营商的公众骨干网中的数据业务量就超过语音业务量,并

10、以 20到 4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2005 年,美国数据业务量将占整个网络通信量的绝对主流,而语音业务则成为陪衬。在其他国家,虽然数据业务目前还不能与语音业务抗衡,但网上数据业务却屡创新高,超过语音业务。美国 yakee 公司调查显示,到 2010 年,全球数据业务将最终超越语音业务。但目前运营商面临的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它们的收入来源的主体仍然是话音。网络泡沫催生可管理、可运营网络的出现。 NGN 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可以叫它为“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 ” 。它是电信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标志着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NGN 在传统的以电路

11、交换为主的 PSTN 网络中逐渐迈出了向以分组交换为主的步伐,它承载了原有 PSTN 网络的所有业务,同时把大量的数据传输卸载(offload)到 ATM/IP 网络中以减轻 PSTN 网络的重荷,又以 ATM/IP技术的新特性增加和增强了许多新老业务。从这个意义上讲,NGN是基于 TDM 的 PSTN 语音网络和基于 ATM/IP 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网络上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Softswitch 体系结构是面向网络融合的新一代多媒体业务整体解决方案,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目前在各个业务网络(如PSTN/ISDN、PLMN、IN 和 Internet 等)之

12、间进行互通的思想的突破。它通过优化网络结构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使得包交换网络能够继承原有电路交换网中丰富的业务功能,同时可以在全网范围内快速提供原有网络难以提供的新型业务。可以说,Softswitch 向着个人通信的终极目标 在任何时间(Whenever) 、任何地点(Wherever) ,以任何方式(Whatever)和任何人(Whoever)实现通信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ZXUP10 Parlay GW / APP ServerZXSS10 NM01业务层ZXIN10 SCPRoute ServerBOSS控制层ZXSS10 SS1ZXSS10 SS1核心层Core Packet NetworkBroadband AccessPSTN/ISDN/ PLMNSS7 NetworkPBXPrivate Network接入层ZXSS10 IAD SeriesZXMSG 9000ZXSS10 B100Soft-PhoneZXMSG 5200ZXMSG 7200ZXMSG 7200SGSG/TG/AG TG/AGAGZTE NGN 系统架构SHLRSS1A:十万数量级的 用户处理能力。 SS1B:百万数量级的 用户处理能力(主推 商用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