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及层柱型功能材料生产技术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17188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3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层状及层柱型功能材料生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层状及层柱型功能材料生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层状及层柱型功能材料生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层状及层柱型功能材料生产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层状及层柱型功能材料生产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层状及层柱型功能材料生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层状及层柱型功能材料生产技术(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1 页-层层状及状及层层柱型功能材料生柱型功能材料生产产技技术术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Layered and Pillared Layered Materials本项目系统研究了插层前体结构与性能、插层过程动力学及机理、主体层板与插层客体相互作用规律、插层产物结构与性能等问题,创新性提出和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并研制成功多套关键设备,制备了层状结构固体酸酯化催化剂、层柱结构选择性紫外阻隔材料、新型结构酶层柱材料、层状介孔固体碱催化剂、介孔结构选择性

2、氧化催化剂等系列无机功能材料,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利用该技术,成功建立了年产 1000 吨层状及层柱结构无机功能材料生产线,并成功生产出满足设计要求的产品。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2 页-分子蒸分子蒸馏馏技技术术The Technology of Molecular Distillation分子蒸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它依靠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不同来实现物质的分离,具有操作温度低、真空度高、受热时间短、分离效率高等特点,适宜于高沸点、热敏性、易氧化物系的分离。北京化工大学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

3、效分子蒸馏成套装置及工艺设计软件包;开发了 50 余种新产品,已推广工业化装置近 30 套。1998 年本技术荣获原石化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2001 年本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3 页-分子蒸分子蒸馏馏在化学工在化学工业业中的中的应应用用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Distillation in Chemical Industry芥酸酰胺:由菜籽油脂肪酸反应而成,精制后其含量99%。高纯二聚酸:由不饱和脂肪酸聚

4、合而成,产品纯度9097%。废润滑油回收:以废润滑油为原料,经过分子蒸馏技术处理后,使其恢复原性能和指标。高纯烷基多苷:由天然脂肪醇和葡萄糖合成而得,经分子蒸馏精制可使产品中残醇1%。异氰酸酯固化剂:由异氰酸酯单体与多元醇或多元胺聚合而成,经分子蒸馏精制可使异氰酸酯单体1%。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4 页-分子蒸分子蒸馏馏在食品工在食品工业业中的中的应应用用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Distillation in Food Industry高纯乳酸:合成法及生物发酵法所得,

5、精制后产品纯度98%。聚甘油酯:用分子蒸馏技术可使产品纯化、调整聚合度大小。精制鱼油:从海洋生物中提取 DHA、EPA,两者含量80%。小麦胚芽油:从小麦胚芽中提取,运用分子蒸馏脱酸、浓缩。高纯月桂二酸:发酵法所得,分子蒸馏精制后产品纯度99%。硬脂酸单甘油酯:甘油及脂肪酸反应而成,精制后纯度95%。高纯 -亚麻酸及共轭亚油酸:从植物油中提取,经分子蒸馏精制,可得高纯度产品,脱臭、脱色均达到理想效果。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5 页-分子蒸分子蒸馏馏在医在医药药、化、化妆妆品中的品中的应应用用The App

6、lication of Molecular Distillation in Medicine and Cosmetics姜油:天然姜经过预处理后,再经分子蒸馏脱气、脱臭、脱色处理,得到商业优质姜油。羊毛酯:是附着在羊毛上由多种高级脂肪酸酯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粗羊毛酯经皂化分解,再经分子蒸馏可得精制羊毛酯。辣椒红色素:天然辣椒经过预处理后,再经分子蒸馏可以完全脱除辣味,得到色泽鲜艳、热稳定性好的红色素和副产品。天然维生素 E:植物油脱臭馏出物经预处理后,再经分子蒸馏纯化、提浓而得,且产品纯度可根据需要设置工艺。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

7、5/64416122-第 6 页-超重力工程技超重力工程技术术High Gravi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超重力技术是指利用比地球重力加速度大得多的环境来完成物质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的新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的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离过程。北京化工大学经过近 15 年的研究工作,在超重力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如:国际首创超重力法合成纳米材料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形成了 20 多项的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项。部分技术及产品已出口美国、欧洲、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台湾地区等。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

8、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7 页-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8 页-超重力法合成超重力法合成纳纳米材料及其米材料及其应应用用Nano-materials Synthesized by HGT and Its Application本方法为北京化工大学国际首创,即利用超重力技术(High Gravity Technology) ,在分子尺度上有效调控反应结晶过程,从而获得粒度小、分布均匀、形貌可控的纳米材料,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目前已成功合成

9、出 20 多种无机和有机类纳米颗粒,如:CaCO3、BaCO3、BaTiO3、SiO2、TiO2、ZnO、ZrO2及纳米阻燃材料、纳米药物等。开发建成国际首条万吨级超重力法合成纳米粉体材料工业化生产线。创制了纳米碳酸钙母料、无机纳米颗粒/ABS、PVC 等多种无机/塑料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工业性生产技术。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9 页-超重力法反超重力法反应应与分离新技与分离新技术术A New Technology for Chemical Reaction and Separation by HGT超重力技

10、术(High Gravity Technology)特别适用于受传质和混合控制的多相反应过程或分离过程。利用这一技术,已开发了海水脱氧技术、脱硫技术、除尘技术、分离 NH3/CO2技术、脱除废水中挥发性有害物质技术、脱除聚合物中挥发性组分技术、耗氧生物发酵技术、反应分离耦合技术等。多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250 吨/小时海水处理能力的超重力水脱氧技术及装备成功应用于海上采油工业;氯碱工业次氯酸超重力反应分离新技术投入生产后,产率提高 10%,节省投资 70%。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10 页-

11、超重力法制超重力法制备纳备纳米米氢氢氧化氧化镁镁阻燃阻燃剂剂新技新技术术技术简介技术简介氢氧化镁阻燃剂是一种无毒无害、价格相对较低、用量较大的绿色环保型无机阻燃剂,其阻燃机理主要表现为物理作用。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现有的氢氧化镁阻燃剂粒度较大,一般为210um,往往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塑料制品的加工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我校开发的采用超重力技术及设备生产的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产品粒度小于 100nm,符合无机阻燃剂超细化的发展方向。本技术的特点是:采用先进的超重力技术及设备,实现氢氧化镁的纳米化,粒度分布 6090nm;本技术与传统生产方法相比有独特的优点,即产品平均粒径小、产品粒度分布范围窄、产品质量

12、稳定、反应速度快、反应器体积小、易于操作;本技术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核心工段采用超重力技术和设备,其它工段均选用现有成熟技术和设备,而且均可在国内市场采购。因此,该技术易于产业化,同时为生产厂家节约设备投资,又降低了厂家的投资风险。生产过程中无有害废水、废气、废渣等出现,符合清洁环保要求。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11 页-技术指标技术指标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产品粒度分布 6090nm。应用范围应用范围作为无机阻燃剂,可添加到如高分子等材料中提高阻燃性能。另外,采用超重力技术及设备生产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工艺过程简

13、单、易控制、易操作、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市场分析市场分析随着我国对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生产开发,国内市场普通氢氧化镁阻燃剂产品价格将逐渐下降,但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或改性技术领先的高档产品,价格将会长期保持坚挺,且需求量将呈不断上升趋势。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近期目标是替代进口产品,随着产品的不断开发以及市场的深入参与,将有可能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效益分析效益分析纳米氢氧化镁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是氨或者烧碱、氯化镁或硫酸镁或硝酸镁。采用超重力技术生产 5000 吨/年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项目投资约为 3500 万元,其中包括技术费、设计费、项目建设费等。本技术所产改性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

14、成本在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12 页-50006000 元/吨,从替代进口氢氧化镁阻燃剂的角度出发,将其价格定为 1400015000 元/吨,则其利润空间约为 9000 元/吨。合作方式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技术开发,具体面谈。 流向流向变换变换催化燃催化燃烧烧技技术术在在废废气治理中气治理中应应用用技术简介技术简介本技术利用流向变换催化燃烧方法,清除工业废气中的毒物。所用装置的核心部分是一台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并在催化剂床层两端充填了适量的惰性填料。利用周期性改变废气流向的方法使催化燃烧与反应热回收功能高

15、度集成,因而毒物浓度很低时,也能在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高效清除毒物,达到环保法规规定的排放标准。本技术的特点是反应温度低,二次污染物 NOX排放量小;热回收率高,自热浓度低;一次投资比常规催化燃烧技术低3040%;过程全部自动控制,无需专人操作。目前已应用本技术开展了含苯同系物废气、二氧化硫废气、丙烯腈尾气治理等十几个体系的实验和数学模拟化研究,相关成果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北京化工大学 可推广技术成果项目汇编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电话:010-64434925/64416122-第 13 页-目前该技术已处于中试研究阶段。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废气处理量:5040000Nm3/h有机物浓度:6004000mg/m3脱 除 率: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