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之生活活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16340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之生活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之生活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之生活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之生活活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之生活活动喝水、盥洗、入厕常规 小三班 许檬檬 幼儿园生活活动时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幼儿来园、 进餐、喝水、盥洗、入厕、睡眠等。这些内容贯穿着幼儿在园的各个环节,是 开展教育教学、进行游戏活动的保障;将对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 要的意义。今天我就重点讲讲喝水、盥洗、入厕这三方面的组织与指导。 一、喝水 水师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年龄越小, 体液占人体体重的比例越大。因此,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十分重要。 定时喝水 小年龄段的幼儿,在定时喝水时,教师要注意,每次要让他们喝大半杯水。 早餐和午餐之间是幼儿活动量最大,消耗体

2、能最多的时间,这段时间要让幼儿 定时喝水两次,午睡起床后要给幼儿喝一次水,以保证幼儿机体对水分的正常 需求。 幼儿要做的: 1、有秩序地排队拿自己的杯子,不推不挤。 2、能独立地喝水,并把杯子放到指定的地方。 教师要做的: 1、给幼儿提供安全、适合的水杯,放置在孩子方便取放的位置,消毒到位。2、对不爱喝水的幼儿,应引导他们喝水,对体质较弱或患病初愈的幼儿, 应经常提醒他们饮水。 二、盥洗 盥洗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为主,它有利于幼儿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同时,对幼儿生活自理能 力的提高、良好规则意识及节约用水行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幼儿要做的: 1

3、、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的习惯,正确使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2、有秩序地排队洗手,不推不挤,用流水洗手,并及时关紧水龙头。 3、不在盥洗室内大声喧哗吵闹、追跑嬉戏,不妨碍他人洗手,不玩水,不 玩肥皂。 4、洗手完毕,在水池中甩掉手上的水再离开,不把水甩到别人身上或地上。教师要做的: 1、洗手前,教师应检查盥洗室地面是否有水,以免幼儿滑到。 2、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分别以儿歌、故事、图片等生动形式,指导幼儿用 正确的方法洗手,检查每位幼儿是否清洗干净。 3、洗手后,要求幼儿双手略向下,避免水顺着手臂倒流弄湿衣服。 4、如发现地面有水迹及时拖干,避免幼儿滑到。 三、入厕 入厕能力的培养是生活教育的

4、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反映一个人最基本的生 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对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行为习惯、独立性都有重要意义。 幼儿要做的: 1、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学会控制自己的大小便,知道有便意时,及时入 厕,不憋大小便,不随地便溺。 2、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入厕,对于小年龄段的幼儿,养成其用语言表 达的习惯。 3、对于小托班的幼儿来说,要帮助他们整理衣裤;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 指导他们整理衣裤,还能正确地使用手纸。 教师要做的: 1、掌握幼儿大小便情况,照顾能力弱的幼儿入厕,及时帮助其使用手纸、 整理衣裤。 2、提醒幼儿入厕时不拥挤、不争抢,有序入厕,保持安静。 3、教师应留心观察幼儿的大小便情况,发现又拉稀、便秘、大小便颜色异 常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处理,离园时告知家长。 从年龄特点分析,学前期的孩子可塑性强,自制力不断增强,其行为也正 处于无意性向有意性转化的阶段,因此,利用幼儿在园的生活活动契机,通过 这些日常练习,科学引导,逐步形成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 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良好的素质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