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病理心电图特征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15353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病理心电图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各病理心电图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各病理心电图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各病理心电图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各病理心电图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病理心电图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病理心电图特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右心房肥大: 主要表现为 P 波电压增高: 1.P 波高尖,电压或=0.25mV,在,avF 导联最明显. 2.在 V1 导联上,P 波的全部或前部显得高尖,起始 P 波指数可超过正常(0.03 mm.s) 3.P 波时间正常(0.11S,常呈前底后高的双峰 P 波,双峰间距0.04S,在,AVL 导联较明显. 2.在 V1 导联上,ptf2.5mV;RV5+SV14.0mV(男)或 3.5mV(女);R11.5mV;Ravl1.2mV;RaVF2.0mV;R1+S32.5mV 2,QRS 时间略延长达 0.10 到 0.11s,v5 导联 VAT0.05s 3,ST-T 段改变:V5 或

2、 R 波为主的导联上 ST 段上抬,T 波直立增高 4,心电轴左偏但不超过-30 注:仅有左室电压增高而无其他阳性指标称为左室高电压,见于左室肥大青年人体育爱好者. 如伴 ST-T 改变称为左室肥大伴劳损. 五,右心室肥大 1,QRS 波群电压增高:RV11mV 或 RV11.5mV,RV1+SV51.2,RaVR0.5mV 2,QRS 波群形态改变:V1 导 R/S1,V5 导1 或 R/Q1 3,心电轴90,尤其是110 者 4,V1 导 VAT0.03S,但 QRS 波群并不延长 5,右侧胸导(如 V1,V3R)出现 ST 段压低及 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注:上述指标 QRS 波群的电压

3、增高及形态改变以及电轴右偏是诊断右心室肥大的可靠条件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 急性心梗的基本图形包括缺血性 T 波改变,损伤型 ST 段改变和坏死型 Q 波改变: 一,缺血型 T 波改变: 1,升支和降支对称 2,顶端尖耸呈箭头状 3,T 波由直立(与 QRS 主波方向一致)变为倒置(与 QRS 主波相反) 二,损伤型 ST 段改变 QRS 波群正常而 ST-T 改变明显,心肌的损害较单纯性缺血型 T 波改变重,但经恢复血液供应 后仍可恢复到正常 QRS-T 波群,由于突出表现为 ST 段抬高,故名. 三,坏死 Q 波改变 1,Q 波时间大于或等于 0.04S 2,Q 波电压同导 R 波的 1/4

4、上述三种,缺血型 T 波改变较常见,但对凡肌梗死诊断的特异性较差.损伤型 ST 段对急性心梗 有较强特异性诊断,但也可见于变异型心绞痛.坏死型 Q 波是诊断心梗的可靠依据图形的演变与分期一,早期 心梗后数分钟,首先出现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巨大高耸 T 波,以后迅速出现 ST 段抬高,ST-T 也可联成单向曲线,但无坏死 Q 波.此外,可出现急性损伤阻滞图形即 QRS 振 幅增高,时间增宽,室壁激动时间延长,且易发生早期冠脉闭塞性心律失常 二,急性期 出现坏死型 Q 波,损伤型 ST 段抬高和缺血型 T 波倒置可同时并存,持续数日或数周 三,近期(亚急性期) 抬高的 ST 段回复到

5、基线,而坏死型 Q 波和缺血型 T 波改变依然存在,倒置的 T 波逐渐加深,以 后又逐渐变浅转为低平,此期持续数周或数月 四,陈旧期(愈合期) 急性心梗三到六月后或更久,以坏死 Q 波为主要特征,倒置的 T 波恢复正常或长期无变化心梗的定位诊断: 常以特征改变(坏死 Q 波为主)出现的导联来确定部位.如,前间壁-V1V2(V3).前壁-V3V4(V5). 侧壁-I,AVL,V5(V6).下壁-aVF,后壁-V7V8,而对应的 V1V2 导出现 R 波增高变宽,ST 压低及 T 波高尖对称.右心室梗死: 少见.对急性前间壁下壁或后壁心梗者,应常规做 V3R-V6R 导联,其中任一导联 ST 段抬

6、高 0.1mV 均提示右室梗死.出现 ST 抬高的导联越多,梗死的范围越大,诊断右梗的特异性越高. 如 V1 导 ST 段抬高而 V2 不抬高或下降变提示右室梗死心肌缺血 心绞痛 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出现暂时性急性心肌缺血的表现,面对缺血区出现的一项或几项心电改变,缓 解后很快复原. 1,ST 段下移,呈水平型或下垂型超过或等于 0.1mV,持续时间多在 15 分左右,一般不超过 30 分 2,T 波倒置低平或双向,心绞痛发作时出现的一过性 T 波倒置 3,QT 间期延长 4,出现一过性 U 波倒置,以 V2-5 明显 5,一过性心律失常变异型心绞痛 1,ST 段抬高大于或等于 0.2mV,ST

7、 抬高随症状的缓解回复基线.ST 抬高表示损伤位于心外膜 下心肌,透壁性损伤时 ST 抬高的幅度更大 2,ST 段抬高的导联上 T 波进一步增高变尖,对应导联上 T 波振幅减低或倒置增深 3,QRS 波群时间及 VAT 延长,QRS 波群振幅增高 4,部分病人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以室早多见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冠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明显狭窄大于等于 75%时且侧支循环尚未建立的患者,在休息状态下 可表现出缺血型 ST-T 改变,与心绞痛发作时相似,主要有 1,ST 段改变,以 R 为优势的导联上,ST 呈水平或下垂型下移,ST 段压低大于等于 0.05mV2,T 波改变,表现为低平,双向(尤其是

8、先负后正)倒置,如出现冠 T 对诊断慢性冠状动脉供血 不足较有把握 3,Q-T 间期延长 4,U 波持续倒置,时轻时重,多见于 V4-6 导联 此外,尚可引起左室肥大和各种心律失常,但缺乏特异性各种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必须满足: 1,激动起源于窦房结(P 波在 aVR 导倒置,aVF,V3-6 直立) 2,频率为 60-100(P-P 间距 0.6-1.0 秒) 3,节律基本规则(一次描记的心电图上,P-P 间距之差0.12S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3,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主要见于高度或完全房阻.表现为夹有心室搏动(QRS 波群)的 P-P 间 距均较未夹有的

9、P-P 间距短 0.02S 以上四,窦性停搏 窦房结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形成并发放激动,导致心房和心室活动相应暂停的现象.心电图上出 现一个或多个显著延长的 P-P 间歇.而长 P-P 间歇与基本的窦性 P-P 间歇之间无整倍数关系五,室性早搏 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的异位激动引起 1,提早出现的 QRS_T 其前无相应异位的 P波 2,提早出现的 QRS 波群宽大畸形,QRS=0.12S 3,提早出现的 QRST 波群的 T 波方向与 QRS 主波相反 4,有完全性代偿间期,即室早前后两个窦性 P 波的时距等于两个窦性 P-P 间距 5,如有两种或以上形态不一的 QRS 波群称多源性室早六,房性早

10、搏 异位起搏点来自心房: 1,提前出现的房性 P波,其形态振幅和时间与同导联的窦性 P 波不同 2,早搏的 P-R 间期=0.12S3,房早的 QRS 波群形态与正常窦性的相同 4,房早后的代偿间歇不完全,即房早前后的两个窦性 P 波的时距小于两个正常 P-P 间距. 如房早 P后没有 QRS 波群称未下传的房早或阻滞性房早;如恰逢心室相对不应期,则激动在 心室内传导延缓障碍而产生畸形增宽的 QRS 波群称房早伴室内差异传导;同一导联房早的 P 波形态不一且配对间距不等称多源性房早七,交接性早搏 房室交接区发出的异位激动,可逆传入心房产生逆行 P波 1,提早出现的 QRS 波群与窦性相同 2,

11、提早出现的 QRS 波群之前或之后可有逆行 P波,也可见不到逆行 P波 3,常有完全代偿性间期 4,交接性早搏也可伴室内差异传导异位性心动过速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或房室交接性早搏(连续三次或以上)其频率大多为 150-250,节 律一般绝对规则 2,QRS 波群形态基本正常,时间=0.12S,则可称为房性心动过速二,室性心动过速 是指三个或以上的连续出现的室性异位激动频率=100 所形成的心律失常 1,连续三个或以上的室性异位激动,频率=100 2,R-R 间期大致相等,室律可略有不齐 3,QRS 波群增宽畸形=0.12S,T 波方向相反 4,房室分离 5

12、,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 6,起始突然的室速为阵发性室速,常由一次室早发动,临床多见 另:尖端扭转型室速尚有:1,QRS 波群宽大畸形频率 160-280 之间,QRS 波群主波方向围绕基线 进行扭转,即由直立变倒置再逐渐转直立.2,常由 R在 T 上型室早诱发.3,多发生在缓慢心律 失常的基础上.4,QT 间期多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延长,T 波宽大有切迹,U 波振幅增大扑动与颤动 一,心房扑动 1,P 波消失,代之以间距匀齐波形一致连续呈锯齿状无等电位的扑动波(F 波),频率 250-350, 在aVF 或 V1 导联明显 2,由于心房扑动的频率快,部分传至交接区时正遇绝对不应期而不能下传至心室,

13、故室率较房 率慢,常为 2:1 或 3:1,4:1,5:1 少见.室律可能不规则 3,房扑时 QRS 波群形态与窦性 QRS 的形态相同,有时可能因室内差异传导而宽大畸形二,心室颤动 1,P 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波形时间不等波间无等电位的房颤波(f 波),频 率在 350-600,V1 导联最清楚其次是 V3RaVF.大于 0.1mV 者为粗波型房颤.=0.5mV 为粗波型室颤,复律成功机会大,=0.21S;P=R 间期超过相应心率的最高值;或在心率未变的情况下,P-R 间期 较原来延长 0.04S 以上二,2 度房室传导阻滞 A 2 度 1 型,又称莫氏 1 型或文氏型心脏传

14、导系统任何部位的传导逐次减慢,随后发生一次脱 漏的心电图表现称为文氏现象 1,P 波规律地出现 2,P-R 间期逐渐延长,直到一个 P 波后无 QRS 波群,之后第一个 P-R 间期又缩短,如此周而复 始B,2 度 2 型 1,发生心室脱漏之前和之后的所有下传搏动(P 波后有 QRS 波群)的 P-R 间期都是恒定的,恒 定的 P-R 间期可以是正常范围内,也可以延长 2,下传的 QRS 波群大多增宽畸形但也可以是正常 3,房室传导比例可呈 2:1,3:2,4:3,5:4 等三,3 度房室传导阻滞 1,P 波和 QRS 波完全无关而各有有其固定的规律性,即 P-P 间距相等,R-R 间距相等,

15、也可以不 规则 2,P 波频率高于 QRS 波群频率 3,QRS 波群形态取决于控制心室的异位起搏点的位置心室内传导阻滞 一,右束支传导阻滞 1,QRS 波群时间=0.12S,V1VAT=0.6S 2,QRS 波群前半部接近正常,后半部在多数导联(aVF.V4-6)出现宽而有切迹的 S 波,且 S波=0.4S;aVR 导联常呈 QR 型,R 波宽而有切迹.最具特征性变化的是 V1 导联呈 rSR(M)型或 宽大而有切迹的 R 波 3,V12 导联 ST 段压低 T 波倒置.如仅有 QRS 波群时间=0.12S,V56 导联 VAT=0.06S 2,QRS 波群形态改变:I,V56 导 q 波减

16、小或消失,呈宽大有切迹或顶部粗钝的 R 波;V12 导联常 呈 QS 型或有一极小的 r 波;aVR 导联多呈 QS 型 3,R 波为主的导联上,ST 段段压低,T 波倒置;S 波为主的导联上,ST 段抬高,T 波直立.如仅有 QRS 波群时间RI,S3S2 3,QRS 波群不增宽或轻度增宽,QRS 波群R2 3,QRS 时间正常或稍增宽.QRS=0.11S 3,QRS 波群起始部粗钝,形成所谓的预激波,为心室预激在心电图上的主要表现 4,继发性 ST-T 段改变:以 R 波为主的导联,ST 下移伴 T 波负正双向倒置;以 S 波为主的导联, ST 抬高伴 T 波直立二,变异型 1,短 P-R 综合征:为通过 James 束的预激,心电图上只有 PR 间期=0.12S 3,QRS 波群与窦性 QRS 波群相同 4,逸搏周期固定在 1.0-1.2S二房性交接区逸搏 1,长间歇后出现的 QRS 波群形态与窦性 QRS 波群相同或稍有不同 2,QRS 波群前或后可有倒置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