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2387-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95748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2387-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试卷)-2387-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试卷)-2387-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试卷)-2387-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试卷)-2387-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2387-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2387-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津市和平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天津市和平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题上,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第 I 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50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 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家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八卦(见右下图)

2、是我国古代的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 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 “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测量影子的度位置。 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八卦起于象形文字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方法 3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 半。 ”这反映的是A租佃式经营 B雇工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 D自耕农式经营 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 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

3、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 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5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A对同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C在各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D对同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6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 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A

4、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 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 世纪和 19 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 ,从中得出的推断是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 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思潮维新思想兴起 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A BC D 8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 政治领域” 。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9 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 1660-1789 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最

5、重大的变化。 ”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启蒙运动兴起 浪漫主义文学兴起A B C D. 10.1825 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 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新和谐公社” 的出王贼明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D人们对资本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11.1915 年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 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日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

6、义,奴隶之道德也。 ”该文的撰写者最有 可能是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李大钊 1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反 映出民族危机的加剧 救国思想的成熟民族意识的觉醒 共和观念的普及A B C D13下列物证中,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A.同盟会会证 B “红军借谷证” C “大跃进”邮票 D “公私合营”照片 14塞外重镇张家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汲取的重要 历史信息是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 C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 D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 1 5烟标和火花反映着时代的

7、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 1 6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B “两弹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C “文革”使时期内没取得任何成就D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17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 ”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20 世纪A60 年代末 B70 年代初 C70 年代末 D.80 年代初 1 8以下是在 201 1 年春广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

8、督!” “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 “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A. B. C. D. 19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 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这说明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B煤和铁是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20右图是 1942 年 7 月 7 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枚邮票。对这

9、枚邮票读最为准确的是A见证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B孙中山和林肯作为中美两国“国父”深受人民爱戴C是为了宣扬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D体现了美国“扶蒋”的对化华政策 21.1949 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 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 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2 “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 并被运用压迫

10、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消灭篡权者” 。以上材料表 明卢梭A捍卫人民主权 B主张开明君主制C主张三权分立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23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 是A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 “开垦、开垦、再开垦”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4.2011 年 9 月 13 日浙江日报撰文指出:目前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除了美元之外, 种或几种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将会崛起,欧元和人民币是主要的候选对象。这反映的实质是A政治格局多极化 B经济格局多极

11、化C科学技术多极化 D思想文化多元化 2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经典力学体系,并非否定。在相对论中,牛顿三大定律依然正确,只 不过在分析问题时还要考虑到相对论的效应而已。以上阐述的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是A.各自独立 B继承与发展 C否定与对立 D否定与发展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分)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0 分。 26 (22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 5 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 3、8 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 8 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

12、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 300 盎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 11 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商自十二铜表法材料二 美国(1787 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一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1912 年 3 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哟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之三分

13、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它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2 分)根据材料三, 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2 分)(2)材料二中“美国(1787 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的主要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这部宪法是如何将“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的? (3 分)(3)根据材料四,分析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点。 (2 分)这部宪法的颁布对我国 民主法制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2 分)(4)上述四部文献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并各具有什么性质?(8 分)(5)史料研习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项重要能力。因此,分清原始史料、史料解释和历史评 价等三类内容对我们学习历史很有必要。请把材料三中数字序号标示的内容按照这三个方面进行分 类。 (3 分)27 (16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