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eckei新四部法的重要意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06221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ereckei新四部法的重要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Vereckei新四部法的重要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Vereckei新四部法的重要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Vereckei新四部法的重要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ereckei新四部法的重要意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ereckei 新四部法的重要意义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医院林治湖在 2007 年诊断流程的基础上,2008 年 Vereckei 进一步大胆创新,提出了 aVR 单导联诊断宽QRS 波心动过速的新流程,新的流程创新性强,具有理念上的突破与拓展。Vereckei 新流程鉴别宽 QRS 波心动过速Vereckei 新流程: 第一步: aVR导联 QRS 波初始是否呈 R波或 RS型时诊断 VT,如呈 qR或 rS 型,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 QRS 波起始的 r 波或 q 波时限 40ms时诊断 VT,否则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以负向波为主的QRS 波的下降支存在顿挫时诊断VT ,否则进第四

2、步; 第四步:测量心室初始除极40ms的激励速率( Vi )与终末激动速率( Vt) 之比, Vi/Vt1时则诊 断室上速, Vi/Vt小于或等于 1 时诊断室速。Vereckei 新四部法的内容第一步 QRS 波起始为R 波时诊断为室速,否则进入第二步;第二步 QRS 波起始 r 波或 q 波时限 40ms 诊断为室速,否则进入第三步流程;第三步 QRS 波主波为QS 波时,其起始部分(QRS 波起始到 QS 波最低点之间) 存在挫折时诊断室速, 否则进入第四步流程;第四步 QRS 波初始 40ms 的激动速率(Vi 值) QRS波终末 40ms 的除极速率( Vt 值)时为阳性,即 Vi/

3、Vt值 1时诊断为室速,而Vi/Vt值 1 时诊断为室上速。新流程的新理念及意义省略了房室分离及特殊的图形标准房室分离诊断室速的特异性达 100% ,使该指标无一例外地应用于各个鉴别诊断流程。但 Vereckei 发现, 省去房室分离这一标准并不影响新 aVR 流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此外,特殊图形标准也在新流程中省去,因为多数室速及室上速病人发生宽 QRS 波心动过速时, aVR 导联记录的图形与新流程的总体设想完全一致。故应用复杂的室速心电图图形标准无更多的意义, 将其省略并不影响 aVR 导联新流程的诊断能力。仅用 aVR 单导联进行诊断新流程仅选择了 aVR 一个导联进行宽 QRS 波心

4、动过速的鉴别,这和 aVR 导联轴与 QRS 波除极的综合向量几乎平行有关,其能敏感地反应室内除极的总体向量变化。最新文献提出 aVR 导联可视为 6 个肢体导联的指数,是指单个 aVR 导联几乎能反映出整个肢体导联的变化总趋势。2.2 室速在 aVR 导联可分为两种类型室速在 aVR 导联可分为:起始 R 波型室速:这是指起源于心尖部或左室下壁的室速, QRS 波除极的起始或总体向量面对 aVR 导联的探查电极,故形成 QRS 波的起始 R 波;起始为非 R 波型室速:这是起源于其他部位的室速,使 aVR 导联 QRS 波起始不是大 R 波而表现为 r 、 q 或 Q 三种图形,起始为 r

5、及 q 者的室速,因起始除极缓慢而使 r 或 q 时限 40ms ,表现为 QRS 波起始图形的顿挫。上述三个理念构成了 aVR 导联新流程的基本构架和机制, 即鉴别宽 QRS 波心动过速主要依据 aVR 导联 QRS 波起始除极向量的方向,以及起始和终末除极间的速度之差而鉴别。Vereckei 近期提出的 aVR 单导联诊断 4 步新流程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其采用了新的鉴别诊断标准,使室速整体的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都超过了既往流程,使这一鉴别诊断更为快捷、简单而准确,把这一难点的探讨推向新高度、新水平,同时也使aVR 导联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应当指出 aVR 单导联诊断新流程具备简单、 省时等很多明显优势,但并不排斥其他流程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临床及心电图医生应当熟悉和掌握更多的方法与工具时,其处理疑难情况的能力将更强。还应指出,宽 QRS 波心动过速不能经已有的标准或流程明确识别其发生机制时, 则属于不明机制的宽 QRS 波心动过速。此时临床处理时,应当将其做为室速处理,因为将室上速误认为室速的治疗比把室速误认为室上速的治疗更安全。将室速误认为室上速并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室上速时(例如推注异搏定)可引起严重的低血压或使室速加快,甚至有恶化为室颤的危险。上述原则虽然已成为临床医师的共误,但稍有疏忽,仍能招致严重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