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684793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冀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20172016-2017 学年期中考试学年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9090 分钟分钟 试题分数试题分数 100100 分分第第 卷卷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5454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5454 分)分)1、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此叙述正确的是百家争鸣,指的是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之间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儒家和法家是这个时代的两座文化高峰 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A B C D2

2、、 孔子 55 岁才参与鲁政,但不到三月便离职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常得到诸侯国当权者的热情接待和客气咨询。这表明当时( )A鲁国文明开发落后 B仁政理念广受推崇 C鲁国漠视礼仪教化 D周礼制度影响深远3、春秋繁露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这一学说( )A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重视探求自然规律C旨在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D蕴涵朴素的唯物论4、南宋的哲学家叶适,曾是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相抗的永嘉学

3、派代表。他讲究“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以下哪些主张与叶适的思想相似( )A.“淡泊名利,克己制欲” B.“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C.“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D.“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5、李贽指出:“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材料反映李贽 A.主张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C.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D.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6、春秋时,晋国史官蔡墨提出了“物生有两”的命题

4、。他用鲁国季氏与鲁君的关系说明二者在斗争中互相转化的道理:一个是“世修其勤”,得到民众的拥护;另一个是“世从其失”,被民众抛弃。蔡墨还引用“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诗句,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已然”的重要政治结论。这一思想A.歌颂了奴隶主阶级的亲民勤民 B.意在劝慰国君要有“民本君末”的意识C.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提供了哲学依据 D.说明只要得到民众拥护就能成为国君27、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曾出过这样一道题:他,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家,江苏昆山县亭林镇人,反对君主专制,学风朴实,主张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此人是A. 王阳明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8、宋代朱熹写了一首歌诀帮

5、助儿童来记住八卦的符号:“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下面图示为离卦的是A、 B C D 9、董仲舒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观点A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 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C对君主行为有一定程度的约束 D确立了儒学思想的独尊地位10、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

6、主要反映了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11、唐诗自由奔放,诗人随意抒发个人主观感受,而宋代这种执着于自我的、感情热烈的诗歌极其罕见。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在于A、唐代文化政策开放包容 B、宋代城市繁荣,涌现市民阶层C、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宋代理学兴起,主张存理灭欲12、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曾用八个字高度评价明末清初一思想家:尊生,明有,主动,率性。“生”即活泼的文化历史生命,“有”即丰富多样的社会全体大用,“动”即变化运动创造生化的人类历史本相,“性”即刚健有力、日生日成、新新不已的人类生命才情。这一

7、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3、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 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 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14、梦溪笔谈记载:“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 B北宋

8、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3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 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15、清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经和“楚辞”分别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奠基之作。若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两者应分别列入( )A经部、集部 B经部、史部 C子部、集部D经部、子部16、鲁迅书评:“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此书应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D红楼梦17、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

9、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18、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总论中写道:“每当人民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_,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横线处应填入的正确朝代是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19、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 )A“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唐人尚法”

10、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C“宋人尚意”是城市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D“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20、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符合下图秦朝标准字体的是( ) A圆弧,富有奇趣” B“状如龙蛇,钩连不断”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21、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A文人画 B元杂剧 C京剧D小说422、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徐朔方说:“小说成书时,三教

11、合一盛行到这样地步,以至在宋、元、明士大夫中间难得找到一个不受对方影响的儒者、道人或居士。当时只有三教合一以道为主的道者,或三教合一以佛为主的和尚或居士。”下列小说中,最能反映“三教合一”这一文化现象的是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23、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原来在学校里的名字是胡洪骧。有一天早晨,我请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深受当时风气的影响,想了一个“适”字。我很高兴,就用“胡适”二字。胡适所说的“当时风气”应该是( )A封建伦理道德遭到批判,三纲五常的束缚开始摆脱B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强音,“物竞天择”思想被宣传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新文化运动

12、兴起,“民主与科学”的呼声趋于强烈24、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二者的区别是 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 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入到文化层面 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 前者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思想源于传统文化A B C D 25、马克思说:“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下列事件能够证明该说法的有(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 康德

13、的“人非工具”ABCD26、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而“去塞求通”的好办法是办报刊,基于这一认识,知识分子创办的是(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新华日报27、“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这一言论可能出自A梁启超的变法通义 B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C胡适的文学改良色议 D严复的辟韩28、清政府曾颁布一重要历史文献,其中有如下内容:“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下列判断符合材料内容的是( )A颁布时间应该是维新变法时期 B其根本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C这一文献出台应遭到慈禧集团的强烈反对 D这是带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宪法性文件529、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得出结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