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莫高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75641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97 大小:6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眼中的莫高窟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我眼中的莫高窟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我眼中的莫高窟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我眼中的莫高窟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我眼中的莫高窟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眼中的莫高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眼中的莫高窟(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敦煌的骄傲,莫高窟。没有亲眼见过她真容的观者,是难以感知这种情况的: 1987 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共有735 个洞窟,4.5 万平方米的壁画, 2000 多尊泥质彩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而这些承载 着古代供养人的良好析愿、画师的心血、技工的汗水的洞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沉 寂了,直到今天我们以现在人的身份通过壁画与讲解揭开莫高窟神秘的面纱,与她 轻语细谈,感知石窟寺无与伦比的魅力! 第一节游客参观的洞窟 首先概况式的介绍莫高窟。分别是:第16 窟、第 17 窟、第 328 窟、第 323 窟、第 96 窟、第 259 窟、第 257 窟、第 329 窟、

2、第 427 窟、第 428 窟、第 130 窟、第 148 窟。这些洞窟,是从藏经洞发现开始为起点,能先期了解敦煌遗书与敦 煌学,再初步了解佛教在中原的发展史,进而了解敦煌石窟与佛教的关系和历史, 再通过不同的洞窟介绍使观者看到不同时代所营造洞窟的风格与特点。第 16 窟自成一家的西夏风格 西夏壁画早期模仿继承北宋,中期吸收回鹘壁画手法,探索本民族特点,晚期 在继承学习吸收中原绘画的同时,又接受了来自西藏佛教绘画艺术的影响,逐渐形 成了本民族的风格。用色上显现出“绿壁画”和装饰上广泛用金的着色特点。 这些特点和风格在第16 窟能得到反映, 第 16 窟是莫高窟的一个大型洞窟,开 凿于晚唐大中五

3、年至献通三年851-862 间。因为是吴姓的河西都僧统洪辩和 尚所建,所以也称为“吴和尚窟”。今天所看到的是西夏时期重修过的壁画,而塑 像则是清代重修的,主持重修塑像的是一名道士,叫王圆篆,后面我们将多次提到 这名道士。 这个洞窟的四壁绘有千佛。以千佛为题材的壁画在敦煌壁画中所占比例很大, 有壁画的 492 个洞窟中,343 个洞窟中都有千佛图像, 所以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 这种大面积集中绘制千佛图像也是佛教艺术的一种普遍做法。 西夏的千佛是绘制绿色底色上的,宛如千佛端坐在碧波荡漾的水中生长的莲花 上。西夏时期的千佛图像都是以绿色为底色的,这可能主要表现的是大悲经.礼拜 品中“见此世界唯一大

4、水”的内容,莲花出于水中,因此千佛均以绿色为底色。 千佛是按照特定的宗教仪轨来绘制的,因为佛有三十二瑞相和八十种好,所以千佛 围像作为佛像的一种缩略简化形式,一般要表现出身端直相,肩圆满相、眉间白毫 相、顶成肉髻相等。除此之外,千佛图像还有庄严佛像的宝盖、台座、莲花以及佛 所持手印。千佛图像既有相似的成分,也有一定的任意性。所以这个洞窟的千佛非 常相似,相对于经变画和佛教故事画而言欣赏价值不足。 相对于千佛的洞窟窟顶的藻井非常不同,是西夏时期浮塑贴金的四龙团凤藻 井。当观者抬头看时栩栩如生、全身淡黄色的团龙浮游于绿色水池中,因为这些浮 塑很有立体感,而且龙身是金色线描绘了全身,与绿色的底色反差

5、明显。而凤则卷 曲成一圆形,凤尾上翅纹显著,陪衬着外围的团花。团花则是由许多卷瓣莲环绕组 成,矿物颜料的石青、石绿、黑、黄四种颜色相间交错叠晕,色彩丰富。团花的形 象严整而有规律地悬挂于窟顶上,朱砂色衬底使团花富丽,金色线描使团花与团凤 显得精致而辉煌。洞窟的四披是贴金棋細細案。 我们置身这个洞窟中,会有种在碧波绿水中荡漾的感觉,恍惚间与四壁的千佛 同在净土世界,贴在千佛面部的金箔在灯光的辉映下熠熠生辉,似乎指引着观者在迷茫与纷乱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祥和。第 17 窟令人叹息的藏经洞 第 17 窟又被称为“藏经洞” ,它时隔近千年重返人类的视野中,轰动当世,影 响深远。它的发现,意义重大却充满着

6、悲情;它的发现,最后催生了一门显学;它 的发现,与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以及居延汉简并称为“20 世纪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 。 为什么说是令人叹息的藏经洞呢? 先从 100 多年前的一段往事说起。道士王圆篆在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一十六日 1900 年 6 月 22 日)清理 16 窟甬道的积沙时偶尔发现了第17 窟。从此第17 窟内的敦煌遗书的流散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羸弱的曾经。每每念及,不禁令人叹息, 所幸百多年前的外国人虽然不是运用合法手段获取敦煌遗书,但是他们也很喜欢、 重视这些文献,完善的保存着这一人类瑰宝。 现今编号第 17 窟的“藏经洞”并不大,高约3 米,面积只有2.8

7、 米见方。北 壁设横长方坛,坛上是高僧洪辩一尊。南侧面画衔花双鹿,西侧面画双履。北壁画 有双树,树上挂书囊和水瓶,树下画近侍女与比丘尼像各一身。近侍女穿着圆领的 长衫,腰部束带,一只手持杖一手只托巾。与近侍女相对的比丘尼则手执团扇。洞 窟西壁嵌有大中五年851 年)洪辩告身敕牒碑,其余壁面是裸露的地仗。 塑像的本身是洪辩和尚,他是活跃在中晚唐时期的一位高僧,张议潮收复河西 后,曾派遣自己的弟子悟真等人赴长安报信,被唐王朝敕封为京城内外临坛供奉大 德兼河西释门都僧统摄沙州僧政法律三学教主,并赐紫衣。 这个洞窟封闭的原因据后期学者考证有很多种,不变的事实是窟门外层覆盖着 西夏时期的壁画。 如果王道

8、士没有发现这个洞窟,可能洞窟内的文物还一直沉睡着, 敦煌遗书也将沉睡。洞窟里曾经整齐有序地堆放着很多的白布包、造像和法器,据 不完全统计,藏经洞发现了五万多件古代各类写本,其中95% 的汉文写本为佛典, 包括经、律、论、疏释、发愿文、忏悔文、祭文等。所以后人将这个洞窟称为“藏 经洞” 关于藏经洞封闭的原因和时间,没有留下确切的文字记载,学者们根据各种资 料提出了许多假设。如避难说、废弃说以及书库改造说等等。 1908年,伯希和在对藏经洞大部分文书作了调查后发现,藏经洞内最晚的纪 年文书为宋太平兴国(976-983 )和至道( 995-997 )年间(现今发现的最晚的纪 年文书为宋咸平5 年,即

9、公元1002 年) ,而且窟内没有发现一件西夏文经卷,因 此推定藏经洞的封闭与西夏进攻敦煌相关,时间在公元1035 年之前。藏经洞发现 以后,王道士将部分经卷、佛画送给地方官员,甘肃学台叶昌枳从敦煌县令得到一 些经卷,他建议藩台将藏经洞的文物运到省城保管起来,但藩台考虑运这批文物需 要大量的银两,只是下令让王道士就地保管。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再加上王道士的 愚昧,这批文物先后遭到英、法、日、俄、美等国的掠夺。藏经洞经书的遗失,是 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损失,正如爱国学者陈寅恪先生所感叹的:“敦煌者,吾 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第 328 窟 大唐的塑像 该窟建于初唐晚期,覆斗顶方形窟。西夏时重修窟

10、室四壁及天井。窟顶中心画羯磨杵,为密教的法器之一。东、南、北三壁画净土变和说法图等壁画。西壁开敞 口龛,释迦牟尼端坐在中央,一旁是老弟子迦叶;另一旁是小弟子阿难,紧靠弟子 两侧的是两身胁持菩萨,最后是四身供养菩萨。这一组雕塑完全保留了初唐时期的 原貌,后代未经过任何雕琢,是初唐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中央的佛像头着螺髻,面 形略长,右手髙举至肩际做施无畏印,左手伏左膝上。面上的表情即不失佛的庄重 又显得非常慈祥,袈裟质地轻柔,裹腿的衣纹处理,覆座的褶皱表现,简洁而又舒 缓。北侧的迦叶是释迦牟尼最老的弟子,经常穿百衲衣吃百家饭,走南闯北的是一 个苦行僧,蹙着眉头合掌恭身而立,南侧的阿难是释迦牟尼最小的

11、弟子,常在释迦 旁边听法,是所有弟子中听法最多的,年轻俊秀的小弟子倾身袖手于腹前,与老弟 子迦叶相呼应, 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两比丘的灵秀和谦恭。比丘外侧的菩萨为游戏坐, 均发髻高耸,将内侧腿垂悬在座下,外侧腿屈盘于座上。这两身菩萨比例协调肌肤 塑造细腻,机体丰满圆润,菩萨的表情略带一丝微笑,在佛界中,菩萨是中性的, 在莫高窟经过前朝几代的演变,到唐代菩萨已普遍女性化了,但为了符合佛教的规 范,只好给菩萨画了两道胡须,菩萨台座的贴金和红绿色的渲染,表现出大唐盛世 的富足和强盛。再外侧是四身供养菩萨像,菩萨侧身,左手握着香炉,肌肤已变为 褐色,半裸着上身,赤脚,着臂钏、手镯,红绿色飘带飘飞于两肩,身

12、上缠绕着长 长的纱带,体态丰盈,身姿微微前挺,捧着香炉,一心供养佛祖。其中龛外侧的羡 身,在 1924 年被华尔纳盗走,现存美国哈佛大学赛柯勒美术馆。第 323 窟 彿教的史迹画 第 323 窟开凿于初唐, 甬道的表层壁画均为西夏时重绘。主室平面方形,覆斗 形顶,西壁开一龛。 窟顶藻井画团花井心,四披各画千佛, 西壁的塑像为清代重塑, 窟中龛顶、窟顶及其他三壁上的壁画都为初唐原作,是初唐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洞窟。 南北两壁画有佛教史迹画,东壁窟门南北两侧画有佛教戒律画。这个洞窟最引人注 目的是南北两壁的佛教史迹画。这组绘画以朝代为顺序,讲述从汉代经后赵、吴、 西晋、东晋至隋代的故事。从北壁西部发展

13、到东部,然后从南壁西部发展到东部, 整组绘画重视历史的连贯性和阶段性。北壁西侧第一幅画有张骞出使西域图,共 由 4 组画面组成,呈“凹”字形排列,每个画面有清晰的榜题,此榜题是“前汉 中宗即获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叟国问名号时”。这和当时的历 史有点出入,应是汉武帝打败匈奴得到了祭天金人,不知金人的名号,才使张骞前 往西域问询名号,这给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来共同打败匈奴的历史 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1、在画面的右上角有一殿堂,内有两个站立的佛像,殿堂 正面额匾上有“甘泉宫”三字,下方画帝王、臣属持香炉或笏拜谒。2、皇帝骑在 马上,左右臣属八人, 一人手持曲柄华盖。 张骞

14、持笏跪拜辞别, 后有从者持节牵马。 3、张骞行进在途中。4、远处有一城郭,二和尚立于门外,城内有佛塔。 张骞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实际上与金人并无关系, 时间上也大有出入;这是涉及佛教何时传人的问题,显然这是佛教徒根据史实加工 造作出来的故事。与佛教徒在唐初的地位可能有直接的关系。在初唐道居佛先的情 况下,佛道之争是不会停止的。佛教徒试图把佛教传入汉地的时间提前,以此与道 教化胡说想抗衡。这幅张骞使西域问金人名号壁画的出现,就是这料争的反映。 第二幅画面是佛陀洗衣池和晒衣石圣迹,这是印度另一个较早传入中国的故 事, 法显记、 洛阳伽蓝记和伏唐西域记都有佛陀晒衣的记载:传说龙

15、王不喜欢释迦宣传佛教,于是兴风作雨,使佛的袈裟里外湿透。佛陀用法停止大雨, 然后在石 头上清洗完、晒干装装,于是石上留下袈裟的衣纹。时间过去了,但袈裟的衣 纹依旧可辨,后人为了纪念佛陀就在佛陀坐过的地方及晒衣旁修建了佛塔。 画面: 1、释迦牟尼右手提袈裟立于水边。2、有天女从天空飘飘而降,准备替 佛陀清洗装装。 3、方石旁边有一个不信佛教的十外道婆罗门,赤裸上身,光着脚, 跳踩和弄污方石。 4、石上有乌云,云中雷神正鸣雷。5、方石的右下角再画婆罗门 被雷电击毙。 6、方石的另一侧栖位天女正在洗石。 第三幅是佛图澄的故事。佛图澄是晋、十六国时期的有名的僧人,为了传播佛 教,特意前来为后赵国国王石

16、虎现身说法,他们在一起饮酒时, 佛图澄突然说:“幽 州起火了“,石虎说:“幽州离我们这里甚远,你怎么知道起火了?”佛图澄说:“我 不仅知道起火了,而且我可以把这场火灭了,”于是他要了一杯酒朝着幽州的方向 泼去,过了一会,他对国王说: “现在,你不用担心了,火已经灭了,你要不相信, 可以派人去打听, ”数日后,前去幽州打听的人回来了告诉国王石虎,说之前的某 一日,幽州果真起火了,火势凶猛,就在这时,从后赵国的方向飘来一片乌云在幽 州的上空盘旋了多时,然后下了一场暴雨就将火浇灭了,当时下在人们脸上的雨, 一闻还带有酒味。石虎将信将疑,佛图澄又来到河边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洗干净放 回。据高僧传卷9“佛图澄传”记载,澄左乳旁有一孔,有时肠从中出,或以 絮塞孔。夜欲读书, 辄拔絮,则一室洞明。 又斋日辄至水边, 引肠洗之, 还复内中。” 第四幅是阿育王拜塔,阿育王是公元三世纪中印度摩揭陀国国王。杀人如麻, 后来皈依佛法,痛改前非继而大修佛塔,亲自拜塔。权臣责族们为了迎合阿育王修 了许多的塔,而且自称是佛弟子修的塔,阿育王看到塔立刻就跪倒拜塔,但是这些 塔并不是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