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讲大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7144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老师讲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徐老师讲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徐老师讲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徐老师讲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徐老师讲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老师讲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老师讲大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7大学的信念节选自徐迟礼记大学译注稿、大学章句译注稿一、为什么要读大学?南宋 朱子(朱熹) :子程子曰:“ 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 也。 ”尊敬的程夫子 ( 程颐 )*说: “ 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著作,是初学之人步入修德之途的门径。 ”*按:译文中带“ ( )”的文字,多是解说性的内容,朗读时不必读出。仅带“ ( )”的文字,多是补出的文意,朗读时要和译文一起读。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如今 ( 我们 )得以见到古人求学的层次、顺序,唯独有赖于这篇宏文的留存。而论、 孟次之。论语、 孟子都还要排在它的后面。学者 必由是而学焉 ,则庶(sh )乎1其2不差(c

2、h )矣。求学的人一定要从它开始学习、修德,那样便近乎不会有什么偏差了啊。1.庶乎 :(书面语 )表示在上述情况下才能避免某种后果或实现某种希望。也说庶几(j)或庶几乎。2.其:表示推测、判断的语气。大约。2 / 7注意:古人言“学”,必以 人格理想 、人生信念 为要义。学问只是培育心灵的阶梯,才干则是追求理想的羽翼。例如论语第一篇第七章所言:子夏曰:“贤1贤易2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对妻子, ) 能钟爱她的贤德,而不奢求她的美貌;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为君王( 国家 )效力,能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真诚守信。( 这

3、样的人, ) 纵然是从未读书求学,我也一定会说:他已然具有很珍贵的素养了。”1.贤:看重。 (把看做是贤良的。) 2.易:不特别看重。 (把看得轻易。 ) 二、 “古人为学次第”修齐治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家庭,家族。卿、大夫的领地。周朝贵族等级及贵族领地:天子 - 天下;国君 ( 侯) - ( 诸侯)国;卿、大夫- 家;士 - 无。古之欲 明明德 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古时候,那些想要彰显最光明的美德给全天下的人,会先 ( 辅佐国君 )治理好他所在的诸侯国。3 / 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想要治理好自己 (所在 ) 的诸侯国的人,会先照料好自己的家庭、家族。(

4、或:会先管理好自己所在的卿大夫的领地 家。)想要照料好自己的家庭、家族的人,会先修养好自己的身心、品德。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想要修养好自己的身心、品德的人,会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的人,会先让自己的心意变得真诚、坦诚。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想要让自己的心意变得真诚、坦诚的人,会先去获取知识、追求良知。获取知识、追求良知,在于探究、思考万物的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已经深入地探究、思考了万物的道理后,知识与良知就会到来了;当求得了知识与良知后,心意就会变得真诚、坦

5、诚了;当心意已经变得真诚、坦诚后,内心就会变得端正了;当内心已经变得端正后,就可以进一步修养好自己的身心、品德了;当修养好了自己的身心、品德后,就可以照料好自己的家庭、家族了;当已经照料好了自己的家庭、家族后,就可以进一步把自己所在的诸侯国治理好了;当把自己所在的诸侯国治理好后,就可以将最光明的美德彰显、昭示给全天下,使得天下太平了!4 / 7朱子谓: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这八项 ( 明明德于天下 、治国、齐家 、修身 、正心 、诚意 、致知 、格物 ) ,是大学 ( 教育理想、人生信念 ) 的条目啊。儒家的人生信念:心系天下; ( 不应心地狭窄,不可只顾自己。)天下的幸福,植根于 国人心中的

6、美德 ;追求理想,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层次细密、阶梯稳健;( 莫求一蹴而就,莫望侥幸成功。 )追求理想的路途,其枢纽在于“正心” 、 “修身” 。哈佛家训梦想的起点在泰晤士河畔,在钟声回荡的国会大厦西南侧,耸立着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 威斯敏斯特教堂。这里长眠着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20 多位国王,憩息着牛顿、哈代、狄更斯、达尔文、吉卜林这些享誉世界的巨人,还有二战“不列颠之战”中牺牲的皇家空军战士。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段广为传诵的碑文: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漫无边际,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一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7、;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然而,这似乎也不可能现在,我已经躺在床上,就在生命将要完结的时侯,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就首先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或许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或许能为国家作一些重要的事情;就在我为国家服务的时侯,我或许能因为某些意想不到的行为,而改变这个世界5 / 7几乎每一个参观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人,都会在这块石碑前驻足片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人生来都平凡。这段碑文不仅给许多人以启示,而且还给人以鼓励:如果你不能做很大的事情,你可以从自己开始,先做一些很小的事情 从现在开始,从平凡开始。三、 “

8、初学入德之门”朱子大学章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 新)民,在 止于至善 。大学的理想与信念,在于点亮(内心 ) 最光明、最崇高的美德,在于 ( 进而弘扬“明德” ) 使人民去旧从新,在于安身立命于道德与志向上的最高境界。(朱子注 )程子曰:“亲,当(d ng)作新。 ”( 书中此处有一“ ”将前后的注文隔开。“”前的注文,多为对读音和文字的说明。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学”,意为君子的学问、教养。明,明之也。“明”,意为使之明 ( 放出光芒,不受遮蔽)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1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b?ng)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

9、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su)2明之,以复其初也。“明德”,是人从上天那里(所)获得的, ( 它) 空灵而不昏暗。 是( 人) 借以领悟种种道理、 信念 从而应对、处臵世事的( 心性 ) 啊。6 / 7但是 ( “明德” ) 被( 我们的 ) 性格所拘扰,被我们的贪念所遮蔽,于是有时变得昏暗冥顽了。然而它本身的光芒,却( 有) 从不熄灭 ( 的) 。因此,求学之人应当依循它( 微微 ) 发出的光芒去昭明它,去恢复它最初的(璨然 ) 面貌。1.具:具有,获得。2.遂:于是,随之 ( 随着“因其所发”就“明之”) 。新者,革其旧之谓也3,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10、“新”,说的是去除 ( 心神中 ) 旧有的 ( 污痕 ) 。是说已然自己点亮了内心的“明德”,又应推展它去感染他人,令他人也有的可凭借去革除他们( 心神中 ) 曾经沾染的污痕。3.“之谓也 ”即“谓也” ,说的是 ( 啊) 。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止”,是定要达到那里而不再迁移的意思。“至善”,则是事理所应达到的境界的极致。(“止于至善”,) 是说“明明德” 、 “新民”,都应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而不再迁移。(这“止于至善”的学说,) 想必是期望人们一定要有以凭

11、借( 有信念可去凭借 ) ,去穷尽那天理的极致,而 ( 达到 ) 无丝毫贪欲之私心啊!这三项 (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 ,是大学 ( 教育理想、人生信念) 的纲领啊。四、要留心的问题大学章句:7 / 7诗云:“瞻(zh n)彼淇澳,菉 (绿) 竹猗猗。有斐(f i)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 n)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谖xu n)兮! ”诗经卫风淇澳中写道: “看那淇水弯曲的地方,绿竹茂密而迷人。那文质彬彬的君子,( 他的心神宛如艺术品一般,) 像经过切割像经过修整,像经过雕琢像经过打磨。他的行为严谨啊、他的气质坚毅啊,他的美德光明而盛大啊。那文质彬彬的君子,令我始终无法忘记啊!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僩兮”者,恂(x n)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如切如磋”的诗句,(所讲的是君子的 )才学; “如琢如磨”的诗句,(所讲的是君子的 ) 修养; “瑟兮 僩兮”的诗句, (所讲的是君子 )行事兢兢业业;“赫兮喧兮”的诗句, (所讲的是君子 )令人肃然起敬;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是说 (君子 ) 美德充盈、尽善尽美,人民不会忘记他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