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实行分层次教育教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7886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生实行分层次教育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初中生实行分层次教育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初中生实行分层次教育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初中生实行分层次教育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初中生实行分层次教育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初中生实行分层次教育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生实行分层次教育教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对初中生实行分层次教育教学通海十二中王菊珍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全面实行划片招生, 学生就近入学。 这又给每位教师带来新的困难,若只抓优生,就放弃大部分中生和差生;若过分做差生的转化,又对中生及优生顾及不够;抓两头,往往放松对中生的教育。教育教学上形成顾此失彼。然而教育的功能不应仅仅是为了选拔,而应是为了发展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各自可能的最佳发展,包括差生转化,中生优化和优生发展。怎样在同一个班集体里体现教育功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应该实行分层次教育教学,对此作了些实践探索。一、做好差生转化。l、注重差生,认真分析我们应该满腔热情地对待差生。有的教师会认为学生笨,无法教,对差

2、生冷眼待之。固然学生差是事实,但只有对他们抱有极大的热情,才可能有感情上的投入, 才会认真去分析, 找出转化良策。 心理学上著名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 (亦即“罗森塔尔效应” )就是明证,我们应懂得并运用。差生之所以差,主要原因有四种:一是因底子差导致学生一时难予赶上其他学生;二是自觉性差,缺乏自制力;三是因学习方法不当而差;四是确实因智力低下而很难完成学业。有的学生主要因其中一种而差,有的几者兼有,几个原因相互影响,属于前三种非智力因素的情况居多。为师者只有认真分析各个学生差的原因才能找到转化的良策。2、对症下药,转化差生布卢姆在发展青少年的才能中说: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2 西,几

3、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只要向他们提供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 ”面对底子差的学生可用下面两种方法补救:(1)补课。补课可以系统进行,补其某一阶段或某一部分知识,这需要耗费教师许多精力及时间,不太现实。可以跟家长联系,具体指出差的内容,亟待弥补,有条件请一位家庭教师利用节假日补补。我认为比较现实的是,根据上新课的需要,找出差的知识,有的放矢地补。可以由教师补,也可以指定一位较好的学生补,视情形而定。 (2)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降低难度,力求让学生能回答、提问、测验及作业让他们感到劳有所得,自己并不笨,也不算差。让他们有信心学好,也才会下决心学好。对自觉性差、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应着重从学习习

4、惯上加以培养,多加督促,按行为规范来要求他们。安排较好的学生跟他们坐,让他们找到学习的榜样,比较中知不足。也让同桌经常提醒他们。教师时常把较好的行为、习惯与较差的比较,以此为范,促其改变。近朱者赤,经过一段时间,也能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若因学习方法不当而差的情况,可以在学生中展开学习经验交流,利用心理学知识来指导他们。如运用遗忘规律来指导记忆、分层次析内容的理解记忆等。还可以订阅初中生学习技巧等杂志去指导学习。属于智力低下的毕竟是少数,仅占千分之三左右。不论多或少,只要存在就要做到诲人不倦,抱着是块石头也要焐热的决心对待他们。可以教育他们笨鸟先飞,用爱迪生、海伦凯勒等名人故事教育鼓舞他们,孜

5、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也会学有所获,教师还可以把知识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变抽象为形象、具体生动地传授给他们,便于他们接受。3 二、促进中生的优化所谓中生就是指介于优生及差生之间,他们既不象优生那样颇受教师的青睐,也不象差生那样大让教师伤精费神。他们学生成绩一般,平时较谨慎、本分。若要教师为其下评语,总觉得没有多少可挑剔,就是不够理想,似乎也没有什么特长而言。若对这类学生放任自流缺乏因材施教的话,他们将失去许多发展展示自己的机会。久而久之,容易落为差生。因此,我们要细心研究他们,善于发现他们,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1、寄以厚望、找准最佳点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他的成才之路较为曲折。父母先为

6、他选择文学之路, “但过分拘泥”, “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后改为学画,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在许多老师认为他是朽木可雕时,偏有化学老师看中了他,并建议他学化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瓦拉赫骤然绽放出智慧的火花,成为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瓦拉赫的成功至少应该使我们得到两点启示。其一,人的智力发展是具有各自特点的,只要找准发挥潜能的最佳点,充分发挥智能优势就可能成为现实。对待中生,我想不妨运用“瓦拉赫效应”。其二,教师应该客观、冷静地正视学生的成长特点,创设多样教育活动与丰富环境,以平和、坦然的心态对待学生。面对差生还是中生要总是摇头叹气过早地下结论:“唉,他们仅是一般或是不行,无话可说”

7、。应该对他们寄以厚望,善于发现他们,为他们提供活动的舞台,慧眼识英才。陈景润不是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但在华罗庚的发现和培养下,却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实践证明,当年在班上成绩平平,处在第十名之后,走向社会,却往往成为栋梁。4 2、积极引导,促进优化要发挥“瓦拉赫效应”,必须善于为学生批准发挥潜能的最佳点,可先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研究。若他有些艺术细胞,可让他学习美术,参加这方面的兴趣活动;若性格开朗偏好音乐可建议他从这方面努力;若他爱好运动,可让他从体育上发展;若他书写认真,可叫他多炼习书法;若他爱好写作,可在文学方面多加引导;若他有些领导才能那就让他担任班委。只要你细心观察,潜心研究,总会发

8、现一些适合他发展的地方,一经批准了就要积极引导,加以鼓励,并定期督促检查,促进优化发展。教师还应该细心分析中生之所以中等的原因。中生往往存在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安于现状的惰性心理。由此出现刻若程度不够,上进心不足,学习时松时紧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下面五个方面着手,对中生进行促进优化:(1)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和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重在看他的进步发展,比较中促上进。(2)尽力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在集体活动中发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3)让中生明确发展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发展目标。如发给他们自律表格,定期自我检查、师生共查。对他们的进步既要肯定,又经谨防自满情绪滋生,还要让

9、他们跟优生比较,不断更新。(4)严格要求, 施以一定的压力。 如把留给优生的任务, 放一些给他们,迫使他们认真思考,启发他们优化。(5)从方法上点拨,使其优化。如:中等作文如何升格? 解这题还有比5 这更好的方法吗 ? 三、呵护优生的发展人们常常把那些学习成绩突出、表现积极能力较强的学生称为优生。因此,对他极力称赞,他们成为受人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老师们也常说:要是你象某某一样,我也就放心了。由此,可能出现对优生放松教育。甚至存在一好遮百丑的现象,优生也因此骄傲起来,事事特殊,养尊处优,稍遇到不顾,就象泄气的皮球萎糜不振等。我们认为对优生的教育亦应该象对待差生一样,严格要求,精心呵护,促进全面

10、健康的发展。应该使他们做到:1、虚心求教、全面发展人无完人,再好的优生也有不足之处。这就要教育好优生不能一叶障目,而要全面客观地检查自己,寻找疵漏。如:是否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否存在高分低能现象 ?若有人超自己,怎样对待他们? 自己心理发展有无障碍 ?他某一方面比我强,我能不耻下问吗? 有部分优生比较自负,往往看不起他们。常表现为对教师教育上的失误或师德欠缺表示轻视,产生消极、逆反心理:你在这方面都还不如我,还配教育我吗 ?把老师的说教置之脑后,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对同学的求教、行为鄙视,显示出不屑理睬的傲慢态度;遇到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则忌恨或贬损对方,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还存在着唯我

11、是才、孤芳自赏的情绪。由上面几种心理,往往导致不合群现象。身为教师应该具有敏税的洞察力,一旦发现就要及时纠正,加强教育,让他们放下架子,与师生打成一片,互助互学,共同提高。6 要求优生做到虚心求教,全面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其难度决不亚于对差生的转化。这就更要教师加强教育引导。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分析历史,懂得骄必败的规律,以此为鉴;还可以推荐名人的小传、虚心求教的名言给他们;还可以适当设置障碍,对他们进行受挫折教育,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磨炼坚强的意志。2、学无止境、精益求精对优生的呵护还应该让他们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明白学无止境,善于找到发展的方向。这样才会在学业上精益求精。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12、,学生是由现实水平向可能性水平不断发展的,具有巨大的潜能,其潜能不断被挖掘、开发的过程就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因此,即使是优生,我们也该看到并帮助他们承认都还有发展的可能性。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不断制定新目标,不断达标。比如:你的总体成绩能获全班第一,应该争取全年级第一,争到之后,还要在全县乃至全市名列前茅。你自学完了初一,还要想着初二,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任务。四、综合教学、互助互进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是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教育。我们不但要研究不同学生的分层次教学,还要研究班级教学。也就是将全体

13、教学、分类教学和个别教学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也就是把群体教学的优势和个别教学的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以保证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体化相统一。现代教学理论体系“导步教学论”的精髓就在此。只有在班级中采取综合型的异步教学,7 才能做到“保底又拔尖” ,学生不感到吃力,优生不会受到压抑。要实现上面的理想,我认为应该起步于综合教学,互补互助互进。具体可采用如下方法:1、作业布置、能力培养因人而异作业的设置,以语文为例。差生可侧重于对文字符号的认知,由拼读听写到对语言内容较浅的理解,再到内容的积累。这样一是比较容易,通过查工具书,阅读课文内容可以直接找出答案,并且作业书写任务不重,短时间内便能完成

14、。二是有助于培养自觉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生则可侧重于积累内容的要求,进而对问题作些适当的分析及归纳。这样既能保证他们力所能及对作业有积极性,又能通过努力,弥补课堂学习中和优生的差距,迎头赶上优生。而优生则重在比较、运用及拓展。经过比较找出文章的异同,把学过的知识迁移到对其他问题的分析综合,从深广方向拓展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习语文的能力,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能力也该因人而定。仍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例,中等以下学生着手于基本能力培养,即听、说、读、写能力。中等以上学生在培养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倾向于思维能力培养,

15、如:思维逻辑性、灵活性、创造性、深刻性、完整性、主动性和广阔性等。培养中遵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几种能力的培养既有倾向性又综合训练。2、好差搭配,组成小组,互助互补讨论问题时,可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好差搭配,互助互补的方式,小组之间又形成竞争。既注重个体发展,更注重共同提高。回答问题时,可8 让差生回答,中生纠正或补充;中生分析,优生深化;优生分析归纳,大家共同获知。同时,还有必要组成优生小组,组织活动,定期进行,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对社会、生活提出独道见解。这样,有助于差生转化、中生优化、优生竞争发展。要研究初中生的分层次教学及教育,对刚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县学校以及各位初中教师来说,还是一个亟待研究探讨的课题。虽然过去讲过, 但我认为尚未做到深刻、 系统的研究。我也只能提点肤浅的看法,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应从各方面首先了解人。 ”要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还需同仁们在实践中共同努力,笔者期盼研讨出系统而又深透的教育教学理论。(该文于 2001年 3月被通海县教研室评为一等奖)二 000 年十一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