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胡安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7603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胡安江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胡安江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胡安江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胡安江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胡安江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胡安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胡安江(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胡安江内容提要: 由于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在主体文化规范中屡遭边缘化的寒山诗却因为东道国语言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而获得其持久青睐。寒山诗的各种译本、 注本和评论在日本纷纷问世, 有关寒山的各种神话传说亦被改编成小说,寒山的形象也走入日本画史和神坛。事实上,自北宋传入后,寒山诗就对日本的语言、文学、宗教、艺术甚至精神史研究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寒山诗也因此在其文化语境里获得“经典”与“中心”的文学地位。 这种文学地位的形成除了两国在语言和文化背景上的亲近关系以及东道国积极开放的文化心态之外,便是因为寒山诗自身所表现出的质朴的语言风格、幽玄的禅宗境界、 不入世浊的

2、隐者情怀和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对于日本各界的超凡影响所致。关键词:寒山诗传布接受日本作者简介: 区敛,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诗与诗论研究。胡安江,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四川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与文化研究。尽管寒山诗的三大板块 ( 主流诗、通俗诗和宗教诗 ) 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在丛林疼外拥有大量豹读者,甚至还褥捌历徒一些知名文入的推崇, 但寒虫的迷离身世、 文言与白话之问的雅俗之隔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文学利益,使得寒出诗长期游离于中图文学正典之外。尽管在大清朝寒山诗被幸运地选人代表中国古典诗文正统的全唐诗,寒山在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中还被胡

3、适和郑振铎以诗人的名分“请”进了中国文学史。然而可能是因为文学正统穰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积极人世的思想与寒山诗中屡屡出现酶“消极避世”缀淘产生了某种捺斥力,龙其是警寒国诗箨为冬话文学表理出的搅判精捧被西来鹩马克思主义所宣扬的“革命性”淡忘的时候, 寒山诗再一次成为历史陈迹。正如有论者所说:“但当再行研究、 深入分析和全面把握的时候,人们就看出了它的倾向与当时政治、思想、文化的差距和偏离,因而自然丽然地抛弃了它” ( 王庆云 53) 。由此可以肴出,寒山诗在20世纪上半时的孛国文学史上始终只是一个“陪衬”稷王舆”熬焦色,对予寒由诗鳃研究也仅仅限予“为我所用”的功利主义层面。在中国,真正的寒山诗研究肇

4、贻予1958年著名阚学大师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此书卷二十( 集部一 ) 对寒山予诗集序的证伪以及对于寒山生平的缜密考证让寒山和寒山诲在有了真正的学术研究上的互动,而此时离寒翻诲的闷世已经有一手二百余年了。 提对于这稀寥落熬景象,寒内诗在旅行至一衣带水的系邻日本时,却获得了几乎所有巾属“主流诗人”们也许永远都凭法与之毙肩的巨大成就。寒山诗的各种译本、 注本和评论在日本纷纷问世, 有关寒山的各种神话传说亦被改编成小说,寒山的形象也开始走入日本贼史和神坛。从故国文学中的 “被边缘化”到日本文学中的“被经典化”,寒出诲在翻译文学巾塑造了一个不拇的摊话。一、寒由诗的传入早在两千多年前,中日两国就冲

5、破海洋的阻隔开始了友好往来。后汉书记载了日本在建武中元二年(57年) 和安帝永初元年(107 年) 两次向东汉派遣朝贡使者的情况。实际上,吉代基本属予以汉字鸯孛心觞东耍秘东j 艺鼗文化罄, 在它的不图历史时期,孛匡文献典籍都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日本。值得一提的是,自推古十氟年 (607 年) 起,日本先后 5次派遣“遣隋使”。唐灭隋后,于舒明二年(630年) 始,又先后派遣“遣唐使”,出现了像阿倍仲麻吕 (698_770年) 、吉备真备 (695775年) 、空海(774q35每)、最澄 (767q22年) 等著名的曩本留学生纛学闽僧。攀实上,双方在文化和贸易领域频繁的人员往来掀起了文献

6、典籍交流酶鼎盛髑面。有学者考证:9世纪在日本流传的汉籍,分别为隋代的 501、唐代的 512。即是说,当时中国文献典籍的一半,已经东传日本( 严绍塑 260) 。腐代大诗人自居易(772846年) 的白氏长庆集 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唐商朔霹本留学僧带入墨本后而广为流传的。尽管在宽乎六年(894年)El 本歪式废壹“遣唐使”,企鎏氍弱汉文化对El 本本土文亿翦渗透与影响,磐鼹国民间却一直没有中断过交往。爨本和唐灭后继起的宋代在民间簸易方面仍然交流甚密,但多属于走私贸易。然而,宋日在宗教领域却有多次官方意义的交流。日僧赴宋取经学习禅宗、律宗者不在少数,甚至亦有整寒达数年或卡数年者。据资料显示,鑫宋太宗

7、期怒, 基本名攒来华的先后有 影周 然( 太寒时期 ) 、寂昭( 真宗时期 )、庆盛 ( 仁宗时期 ) 、成寻 (神宗时期 ) 、仲回 ( 神宗时期) 等。据五山诗僧传资料,日本人宋求法的僧侣有37人,而由宋元赴网的禅僧亦有21人(转引自绪方惟精 133134)。 赴宋日僧除了将唐宋时期中国佛经翻译的大量成果带回窭本外,中国儒学经典穗各类诗文集等也经巍他们漉入嚣本。这一时期中溺文亿传入基本,全得力于这些释僧。寒山诗集就是由北宋神宗熙宁五年 (1072 年) 五月来中国天台山巡礼参拜的日僧成寻(1011 1081年) 从国清寺僧禹琏处得到寒山子诗一帖后于照年命其弟子赖缘等五人带圆霹本流传开来的。

8、成寻本人的 参天台五台山记( 卷一) 也记载了这段轶誊。值得一提的是,12整纪的瓣本藏书家通宪入道 (1l 沩一 1159年) 的藏书爨录中就有 寒由予诗一睡。事实上,禹硅所赠成寻的寒山予诗一帖要较宋释志南刊刻的 1189年“国清寺本”早一百余年。有学者考证认为这一版本可能是“目前海内外所存寒山诗集之最早的宋刻版本”,即所谓的“天禄宋本”。不过台湾学者叶珠红在寒山资料考辨中则明确指出: “有次序有条瑾的 天禄 宋本,要毙寒函、 拾褥、丰予之诗均来缨分, 盈全无藤丘伪序 、 拳予祥舞录 、拾褥录的永乐大典本寒山诗集,还要来得晚出 ?天椽宋本所谓的别本,大有可能是永乐大媳本所根据的山中旧本一 (1

9、72) 。姑且不论成寻弟子带回掰本的寒山诗版本是不是“天椽宋本”,也不论它与“山中旧本”有无实际的联系,这个北宋刊本无疑是最犁漉播于墨本的寒出诗舨本。它的传入从此揭开了基本寒由学研究的大幕。二、寒山诗在日本的流布与接受据资料显示,日本宋以后的寒山诗藏书除了“成寻本”外,还包括元贞丙申 (1296 年) 杭州钱塘门里东桥南大街郭宅纸铸印行的朝鲜版寒山诗一卷、 正中二年 (1325年) 寒泽禅尼刊嚣出版寒毒集一卷 (藏于太谷大学圈书馆) 圆、雍薤十一年 (1733年) 餐选妙觉善度帮圣寒由大士诗一卷、民圜五年 (1916 年) 张钧衡辑 择是居丛书初集之寒山诗集一卷( 附丰干拾得诗 ) 、昭和三年

10、 (1928年)审美书院复印的宋版寒山诗集一卷以及1929年商务印书馆 四部从刊集部 ( 景建德周氏藏景宋刊本) 寒山诗一卷 ( 附拾得诗一卷) 等版本。,值褥一提熬是,寒出诗的注释本在孛国国内翠无存本,但在霜本,近百年来却有多魏注释本流传。日本攀者太墨悌藏在寒出诗解说中介绍道:“掰本之注释本, 计有宽文年间 (1661 1672) 之首书寒山诗 三港,元禄年间 (16881703)交易和尚寒山诗管解六卷,延享年间(17441747)白隐和尚寒山诗阐提记闻 三卷,文化年间 (18041817) 大鼎老人寒山诗索颐三卷。阐提记阉说禅特详,酋书篱易, 索颗详密。自隐之注哥麓系根据管解者。睽渗 (1

11、8681911)阪爱痊有著于勰释或讲话,其中释清潭氏之薪释颇具参考价值”( 大田悌藏 126)。此外,明治期间还有和田健次编著之寒山诗讲话。20世纪以来,寒山诗继续在Et本延传。明治三十八年 (1905 年) 翻印了日本皇宫书陵部的南宋珍藏本,并由著名汉学家岛田翰作序。该刊本载有寒山诗304首,丰千诗 2首,拾徭诗 48首,较“天椽宋本”少10余苔,两豆苓分五七言。首旬为“重岩我b器”,异于“天禄宋本”的“凡读我诗者”。这个刊本的第一页还印有“是书所印行不过五百部,此即其第 000本也”字样。据考定该版本是“豳清寺本”的三剡,源于 1229年的“东皋寺本” 和1255年的“定祷本” 之间刊刻的

12、 “无我慧身本”。序中岛田翰首先分析了寒山诗版本之不传的原因,他将其精咎为“刊刻不力”和“后入不好”嚣个方藤的因素。两对寒逝诗,岛圈翰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寒出诗机趣横溢,韵度是高,在皎然上道显下,是木铎者所潜心,其失传为尤可叹”隧纛以来,嚣本学术赛鹩寒国诗研究成果( 注释本积论文 ) 在张曼涛的 “基本学者对寒山诗的评价与解释”一文中曾有这样的介绍:(J) 寒山诗 ( 岩波文库 )( 大田悌藏译注,曜和九年(1934年) ,岩波书店 ) ;(2) 寒山诗 ( 原田宪雄译注,方向出版社);(3)平译寒山诗 ( 延原大川,明德出版社) ;(4) 寒山诗一卷附解说 ( 朝比奈宗原 ) ;(5) 寒

13、山 ( 人矢义高, 1958年,岩波书店) ;(6) 寒出诗与寒如拾得之说话( 津田左右吉氏全集第十丸卷支那佛教之研究收录) ;(7) 寒内诗管窥 (入矢义高,京都大学东方学报第二十八册) ;(8) 寒山诗 ( 木村英一,中国学会报第十三集);(9) 寒山诗私解 ( 福岛俊翁,禅文化;同时载福岛俊翁著作集第五卷 ) ;(10) 寒山诗杂感 ( 中川口孝,集刊东洋学) 。张曼涛认为这是自昭和以来,一代丑本学术赛和宗教界对寒山诗的评价与解释的丰硕成果(97 98) 。但事实上, 寒山诗的研究成果远不止于此。日本学者久须本文雄在寒山拾得(上) 书中的解题中还提到明治以降的其它注释本和论文。如若生国荣

14、的寒山诗讲义、释清潭的寒山诗新释、渡边海旭的寒山诗讲话、竹田益川的寒山诗(载讲座禅第六卷,筑摩书房出叛 ) 、废豳秀刚的“正孛版寒出诗集”( 载大谷学报四一卷二号 ) 及松愿泰道的“青春漂泊寒山诗之馓界”等( 久须本文雄 26)。 在众多译注本审又要数1958年岩波书店出版的由日本著名汉学家人矢义高译注的“寒山诗” 在汉学界影响力最大。该译注本选诗 120余首,1984年收入中国诗人选集( 第一集第五卷 ) 中。由于它卓越的学术价值,西方寒啦诗的诸多语秭的舨本均奉之为圭臬。此外, 1970年东京筑摩书房出版的入谷伯介、松村辩的寒虫诗( 该书系禅之语录系列丛书之13卷) 也具有极大豹影响力,该寒

15、山诗还是目前最完整的寒山诗的日本语注释本,共收寒山诗306首,丰干诗 2首,拾得诗 55首。另据谭汝谦主编的日本译中国书综合目录介绍,70年代寒山诗的日本语译本还有1977年代田文慧的寒出诗程袈( 谭汝谦 297)。8G年代,鑫本的寒盘谶译注本则有繇秘六十年(1985簪) 一胃二十美鏊东京探式会社讲谈社出版的久须本文雄的寒山拾得上下两册。该书在译注时参照了作者老师、随本知名学者福岛俊翁的寒山诗私解和入谷仙介、松村昂二氏所译的寒山诗。此外,昭和六十一年 (1986年)三月:十日,筑摩书房出版了日本京都学派著名禅学家西谷启治的寒由诗译本,该书志容曾被收入昭黧四十九年(1974 年) 二冀筑摩书房熬

16、界吉典文学全集第36卷B、豳西谷启治和柳雕圣山二入所编的禅家语录。在众多笺注和论文中, 日本学者普遍认为寒山不过是宗教神话传说中子虚乌有的假想伪托之人,因而对是否有寒山其人一直持干不疑立场。如入矢义高认为:“寒山诗的原型究竟是什么样子?寒出这个人究竟能不能成立?实际上还是令很大的阂题”(234) 。疆本史学家津田左右吉在1944年发表的“寒山诗与寒由抬 荨之说话”一文孛也认为寒出是否真期传说的有其人,是一疑问。他指出寒山诗与传奇化的人物寒山可以看作两碍事。他甚至认为丰干、拾得亦非真实的存在( 转引自张曼涛 100,108)。日本宗教学者大阴悌藏的 “寒山诗解说” 也认为“有禅僧道翘者, 假名寒山、拾得,赋诗述怀,使辩俗视彼等为狂士丽已”(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