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能力不足的分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46851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能力不足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能力不足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能力不足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能力不足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能力不足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能力不足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能力不足的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国以来,我国沿用的是苏联的学科式教学模式,在一段时期,在高等教育方面培养了大批研究型人才。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高等院校的扩招,使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而如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人才需求在类型和数量上都有重大的变化,社会发展需要各种人才支撑。而工程造价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实用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目前这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与经济活动脱节,专业实习力度不大等。专业特点决定了这类专业要专业方向与培养方向十分明确,要求学生既有相当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充足的实践操作技能, 毕业上岗后就会计算工程量、会做概预算。工程造价管理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以

2、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在标准化课程体系学习的基础上,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面的经济开放对一位工程造价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面对国内的挑战还要接受国际竞争的挑战,这更加剧了培养全面应用型人才的迫切要求,而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工程造价在工程中的复杂性间接地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自 1998 年以来,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本科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 学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却令人担忧, 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有所不满, 指

3、出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现阶段教师知识面的断层。长期的计划经济的量与价的结合,并不需要考虑市场价格的变化,固定的计价模式导致了思维的定性,根本不适用于开放的市场经济中的工程造价模式。八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建立了一整套的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设施,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并没有相应的改革甚至落后于市场的需求,这主要是当前教职人员仍然没要摆脱学科式教学模式中培养科研型人才的固有思维,但市场经济又要求他们需要培养出能从全局通盘考虑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导致了教师队伍的这种青黄不接的现象。教师固有思维没有转变的问题。有些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热情或认识不够

4、,沉溺在以前成功的教学之中。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持敌对态度,即使改也是被动的改,没有落到实处。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多数的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是从企业聘请,有企业背景。对从学校刚毕业出来就进入教学岗位的教师大多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没有真正参加过社会实践缺少,必要的技能知识。而一部分资深的教师凭着自己的深厚教学经验,自满的沉浸在自己成功的教学方式中,并建立自己在该领域的权威。久而久之,其所用的教材早已落后于实际,只进一步又导致了下一代陷入其规定的框架思维中,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改革无法进一步进行。同时课堂上,学生不再满足教师说教式的教学,而表现得蠢蠢欲动。有些学生的“学习无用论”影响到教师的教学

5、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教育部的要求和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很多院校已走在课改的前列。工程造价专业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激励机制问题。学校在课程改革中,并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面对课程的改革教师并不能从中获益与获利,结果导致了“改与不改一个样”的局面,收入的无差异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的刺激,一方面,教师没有寻求的利益的落脚点也就不愿意响应改革的号召,甚至会使自己已有的利益丢失,另一方面,对改革表示欢迎的教师,因为自己的超前教学,出现一些脱离学校管理的情况而被学校管理者批评管制,这又放过来削减了愿意改革的教师的热情。甚至成为改革中的保

6、守者。以上种种原因极不利于改革的进行也不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实训配套问题。虽然,国家最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在重点职业院校的实训建设上,但还是杯水车薪,学校对校内实践场所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没有固定的实训场地,也就很难开展实践教学,很难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一方面 ,由于近几年高校的扩招,进一步导致了教学资源的不公与不足,有些学校教学设备严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分配给学生与教师的设备应用时间就更少了,甚至在教学中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学生与教师只能去实验室看看而并不能实际操作。实训设备投入不够,好多专业课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书本上,教师不能通过做实验带动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知

7、识以及实践技能。比如建筑材料课的教学,没有建筑材料试验设备,教师无法带领学生做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等试验,学生就不可能获得材料性能的感性认识,学习兴趣低下,不懂技能,甚至厌学;建筑制图与识图课没有 CAD 软件甚至没有制图板,就谈不上让学生实践,老师当然只能讲一些空头理论了。另一方面,学校为了留住优秀教师,极力限制教师进行科研与教学实验,申请实验要进行层层审批,即使能获得实验批准,之前的实验热情也早已不在,这也导致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教材的问题。目前的技能教学多数还是以教师的讲义为主,没有比较好的专门教材,教材的开发上还不够,纵观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目前开发出来可以使用的项目教材还是不成

8、规模,不成系列。对于长期习惯于“依赖教材”的广大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而言,要让他们去“崇拜”不成规模的教材是很难的。而现在的教材并没有成熟的反馈系统,导致教材与实际的脱节,甚至有一些教材内容与现实根本不符。旧教材没有得到更新,而又没有新的教材替代,教师为了顺应教学的要求只能从不同的资料中寻章摘句,片面地加进教材讲义中以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与实际应用中对这种差异就会无所适从。专业教师工程造价软件信息引入的欠缺。在高职院校中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还欠缺更多的软件教学信息的教授,还存在对软件教学一定的认识不足与欠缺,对待工程造价软件的发展还没有发挥其最大价值,没有针对学生开展“一对一”和针对性较强的工程造价教

9、学模式,对学生应用工程造价软件的要求与技能科学化程度也没有相应的标准与要求,软件信息掌握存在差异性,不能满足国际化标准。专业教师在服务性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工程造价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结合,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教师要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工程造价的专业性知识,还要强调实际操作性,还要强调专业教师对工程造价软件操作能力的适用性的提高,在多元化上转变高职院校教学方式的不足。专业综合运用能力不足。专业课程特点是专业应用性很强,具有多种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彼此交叉性、互相渗透性等特点。我们专业教师在某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往往顾此失彼,不能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自然的联系和补充,使得学生学习没有整体性、连贯性和区别性,专业技能不能有效的提高。现阶段的分模块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也是一段一段的并没有连贯起来,学生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没有能力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又没有教师引导其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其结果是学生在某个点上理论很强,但没有全局统筹的能力。专业综合运用能力的不足从教师到学生,以至学生到具体的岗位实践中都得到从分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