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莹莹人物形象分析(曾嵘)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46006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崔莹莹人物形象分析(曾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崔莹莹人物形象分析(曾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崔莹莹人物形象分析(曾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崔莹莹人物形象分析(曾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崔莹莹人物形象分析(曾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崔莹莹人物形象分析(曾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莹莹人物形象分析(曾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摘 要xAbstractx一、崔莺莺人物形象的概括x二、崔莺莺的人物形象特征x(一) 崔莺莺的三个表像x(二) 崔莺莺对待爱情的表现x三、西厢记对后世的影响x参考文献x结语x致谢x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摘摘 要:要: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讲述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而崔莺莺的人物形象流传至今,人们对于她的人生历程有唏嘘,有欢欣,也有认为莺莺作假矫情的。但是莺莺在人们的心中最多的就是与张生的完美爱情。现如今还有不少青年男女羡慕,渴望得到他们那样的爱情。崔莺莺和张生有时更像是自由婚姻的代言者。剧本中,王实甫将崔莺莺描绘成外貌灵魂尽皆完美的一个女子。 【1】关键词:极

2、美的;礼数;才女Abstract:“The West Chamber“ Full Name “Cui Yingying to be on the West Chamber“, Cui Yingying and Zhang tells the love story. And Cui Yingying characters spread so far, people have sadly her life course, there is joy, but also that Yingying false hypocritical. But Yingying in peoples minds th

3、e most is the perfect love with Zhang. Today there are many young men and women envy, eager to get their kind of love. Cui Yingying and Zhang Sheng sometimes more like a free marriage Spokesman. Script, Cui Yingying Wang Shifu will portray the appearance of a woman with perfect soul foes Key words:

4、Cui Yingyings literary image;love;the West Chamber一、一、崔莺莺人物形象的概括崔莺莺人物形象的概括西厢记作为我国古典戏曲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崔莺莺和张生 的爱情故事。崔莺莺是名门之后、大家闺秀,其父是前朝催相国,夫人郑 氏携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葬,路上因故留滞,暂居普救寺。张生是个 落魄书生,一人进京赶考,途经此地,住在状元店。听说此间有座寺庙便 意欲前往瞻仰。而整部剧作的故事也由此展开。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戏 剧冲突分两方面人物,一方以崔莺莺、张生为主,另一方是崔莺莺的母亲 老夫人。双方的冲突从本质上讲是封建婚姻制度与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 冲

5、突、封建礼教与个性自由的冲突。在冲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者的 创作意图得到了彰显,而各个人物形象也愈见明了,崔莺莺的形象是最令 人难忘的。她是作者倾心塑造的全新的艺术形象,她不仅外貌美,而且心 灵更美。在她身上寄托了王实甫对封建制度的不满,以及对爱情和婚姻的 理想。这一切使得崔莺莺这一人物形象光彩照人,也使得西厢记的影 响绵延千古而不绝。金圣叹曾经这样评价崔莺莺:“无双,天下之至尊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有情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灵慧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矜尚女子也。 ”【2】我认为这句话完美的概括了崔莺莺这个人物的形象。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崔莺莺这样的才女还为爱情而执着着,是无双的。二、二、

6、崔莺莺人物形象的特征崔莺莺人物形象的特征(一)崔莺莺的三个表像首先,崔莺莺外貌极美。作者从各个方面对女主人公进行了细心的描绘,调 动了各种艺术手段来玉成他心目中的理想形象。莺莺出场时是“解舞腰肢娇又软, 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以致 张生感叹道:“你道是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观”。作者很会刻画他 笔下的人物。莺莺第二次与张生相见是在第四回的酬韵中,在月光之下, 莺莺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不同于前次的韵味“看他容分一捻,体露半襟, 香袖以 无言,垂罗裙而不语。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庙朱扉; 如玉殿嫦娥,微现蟾宫素影”这 还是直接的、正面的描写,作者还不

7、尽兴,在闹斋一折中作者采用传统的 艺术手法从侧面衬托莺莺的美丽, “大师年纪老,犹在法座上凝眺,举名的班首 真呆劳,看着法聪的脑袋做金磬敲” 。在诙谐的氛围中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 风流”的效果,以不写之写让读者在无端的遐想之中不禁思考:张生究竟是爱 莺莺其人,还是只爱其貌?笔者认为,在当时受儒家思想严格束缚的社会氛围 中,青年男女普遍接触较少,一次见面受对方外貌吸引便钟情于对方是不少见 的,不过,从后来一系列剧情中我们得知张生爱崔莺莺不仅爱其貌,还爱其人。其次,崔莺莺是深受封建礼教约束的一位女性。崔莺莺这位作者倾心塑造的 新型女性形象,并不像大家渴望的那样自始至终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性,她在

8、开始、在追求的过程中也有反复,也有纠结,甚至有过出尔反尔。不过,笔者 认为这并没有影响这位新女性的风采,反而丰满了这个形象。因为在当时封建 礼教束缚人性的环境下,人的任何一点挣扎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讥嘲和批评。何 况其父官至相国,与封建统治阶级关系密切,其思想当然是最符合正统的,当 然是将封建礼教的教条视为最高行为规范,莺莺所受的教育便是这样。所以, 封建礼教包裹着莺莺。由此看来,莺莺这样一位新典型在以上种种情由下,在 面对与张生的爱情时产生反复和纠结,又都是合理的。另外,笔者以为,作者 写崔莺莺的反复和思想上的纠结,不但不算失败,反算成功。这使我们看到了 一个更丰满,更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年轻女性

9、的形象。崔莺莺看到了爱情的春 天,但一言一行都束手束脚、不得其意,这类封建贵族女子想要得到真正的爱 情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深闺后院中,封建礼教的种种都压抑着莺莺。 ”【3】再次,王实甫将崔莺莺塑造成一位具有完整情感需求的人。在作者笔下, 女主人公崔莺莺虽然受到封建礼教的严格束缚,但她并不完全是一个循规蹈矩 的人。当她意识到人间尚有真情存在的时候,她也是敢于追求和反叛的。就像 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游赏花园时,第一次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妖娆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 家院!”她这是在赞叹春天、赞叹大自然,而同时又是在为之伤感,但也正是 在她体会到这种

10、美的同时她意识到自己的青春也同春花一样虽灿烂,但终归寂 寞凋零。这是她生命意识的涌动,是她意识到人间美好质素的可贵。 西厢记里崔莺莺也是如此“人值残春蒲俊东,门掩重关萧瑟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无语怨东风”,这其实是在写莺莺感受到了自己就和那花一样,由此她渴求真挚 的爱情、渴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而这也正是她从心理上接受张生的前提。两人 由相遇到相知,莺莺对爱情的渴望在增加,反抗的意识也在慢慢的表现出来。 在封建礼教和老夫人的压迫下,她仍然选择和张生的爱情。 【4】一直到张生在 普救寺解了孙飞虎之围,两人的爱情趋于完美。可以说这时如果两人结合是皆 大欢喜的结局,但催母此时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以

11、家长的身份横加阻挠。笔 者认为,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新就新在她敢于自作主张,不顾家长阻挠与心上 人幽会,甚至与对方私定终身。这在封建社会是了不起的举动。在这一点上, 既表明了作者的爱情和婚姻理想,又塑造出了崔莺莺这么一位拥有完整的丰富的感情需求的新型女性。 (二) 崔莺莺对待爱情的表现首先,王实甫写催张两人的爱情不是在建空中楼阁,有其爱情的前提。比 如崔莺莺,因为她是相国之女,衣食住行、起居所需都不用亲自操劳,不必为 了生计而忙碌;作为大家闺秀既然不必为物质所累,自然会关注精神需求,所 以张催二人的爱情不是悬空的,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如果像伤逝中子君 和涓生那样,没有经济保障,二人的爱情再伟大也

12、终难为继。以上这些原因使 莺莺在对待爱情的表现方面有了很大的合理性。 其次,莺莺对张生的爱是纯洁的、简单的、不参杂任何功利目的的。在这方 面莺莺的表现比张生更为出色也更为热烈。第一,我们要考虑到莺莺的处境。 她是大家闺秀,家风严谨,这本身就给她带来极大不便,如果不是一心爱着张 生,她怎会如此做。第二,在长亭送别时,催母一再嘱咐张生要金榜题名,在 她眼中婚姻是以名利作为交换的。但在崔莺莺心中却完全不是这样 “但得一个 并头莲 ,煞强如状元及第”她不关心张生是否金榜提名,她只愿心上人“此一行 得官不得官 ,疾便回来”她只提醒张生“若见了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在 莺莺心中,情是在第一位置的,其

13、余是可以忽略的。因为在她心里情感才是最 重要的。 【5】这就是一个痴心女子对一位男子简单、纯洁、深切的爱。这在崔 莺莺对爱情的表现上至关重要。三、西厢记对后世的影响三、西厢记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从分析现实社会的角度看,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绝大多数时 间是作为官方的正统意识形态而存在的,统治阶级的目的是利用儒家思想来控制人们的思 想,以巩固其统治,礼教制度便是一个重要工具。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古代婚姻也渗透了阶级意识,青年男女的婚姻不由自己做主,要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悲 剧上演了几千年,而西厢记的出现则反叛了这一规则。在剧中王实甫对自 由自主的爱情的礼赞坚决而热烈,这不就

14、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否定吗?西厢记问世之时,封建礼教在中国几千年的吃人事实是没有改变,但西厢记这类作品的出现不正是人性的一次奔突和张扬吗?仅凭一部文学作 品便推翻封建制度是不现实的,但西厢记对后世的人们起到了相当大的影 响,尤其对于青年男女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其次,从文艺创作的角度看, 西厢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在思想上, 西厢记所表现的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理想,启发了后世文学家的创作。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 明显受到了其影响。杜丽娘游园并意识到生命的美好与被毁灭的悲剧,正是西厢记思想的传承。到了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 中更有独到的表现。贾宝玉对着杏树感叹生命之短暂,韶华之易逝,表现出深 沉的宇宙观、

15、生命观;而黛玉也正是在读了西厢记之后,听到戏文才会对 自身之处境深有感触。最后,崔莺莺这样一位敢爱敢恨,敢于和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女性,是之前中 国文学作品中从所未见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在中国文学女性形象的画廊中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全新的。她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尊敬的可爱 女子。 【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专著文献: 1 王实甫,西厢记, 【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 金圣叹,金圣叹评点西厢记 , 【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89期刊文章: 3 蔡雪岚, 西厢记莺莺形象分析,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 6 郑笑兵,南朝乐府民歌女性意识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007,4 5 王福元,理想中的现实与现实中的理想论西厢记前四本与第五本的关系;【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 2012,12电子文献: 4 ,崔莺莺性格分析, 【E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