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文化强省规划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4312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十三五文化强省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山西省十三五文化强省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山西省十三五文化强省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山西省十三五文化强省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山西省十三五文化强省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十三五文化强省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十三五文化强省规划(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山西省山西省“十三五十三五”文化强省规划文化强省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为进一步推动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根据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1、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实力不断壮大,文艺精品持续涌现,文化市场更加繁荣,人民群众文化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三晋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1.全社会文明素全社会文明素质质普遍提升。普遍提升。“十二五”期间,我省大力

2、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省委中心组“六学六用”经验在全国推广。哲学社会科学日益繁荣,实施了社科研究“百部(篇)工程”,组织“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研究课题”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推出山西经济社会蓝皮书等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成果。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出台山西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提炼并大力弘扬“信义、坚韧、创新、图强”- 2 -的“山西精神”。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德孝文化广泛弘扬,道德模范、感动山西人物、山西好人等道德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进,诚信建设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成效显著,长治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公共文化服公共文化服务务体系基本建立。体系基本建立。山西大剧院、省图书馆新馆、山西体育中心、山西科技馆、太原美术馆等文化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市级“五馆一院”(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群众艺术馆、科技馆、体育馆、剧院场),县级“三馆一院”(文化博馆、体育馆场、图书馆和多厅影院)建设稳步推进,在县有文化(图书)馆和乡有文化站的基础上,普遍实现了村有文化室的目标。截至 2015 年底,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 125 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1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96 个、农家书屋 28000 余家,

4、全省注册登记各级各类博物馆 124 座、城市数字影院 96 家、银幕 448 块、村级文化活动场所 28200 个。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省、市、县三级公益文化设施建设达标率达到80.06%,比“十一五”末提高 28 个百分点。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全面推行,出台了山西省省级购买公共演出服务实施方案山西省省级购买公共演出服务实施细则(试行),2015 年全省各级政府购买惠民演出- 3 -达到 9974 场,观众超过 800 万人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长治市、朔州市荣获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称号。3.文化文化产业产业整体整体实实力快速

5、提升。力快速提升。“十二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法人单位逐年增多,2015 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 268.65 亿元,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量达到 16000 个。文化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区域特色正在形成。重点骨干文化企业带动效应明显,省级出版传媒、广电网络、演艺、日报传媒、广电传媒、影视等六大骨干文化企业集团营业收入突破 120 亿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文博、工美、旅游三大集团启动运营,各类中小文化企业竞相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扎实推进,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9 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41 家。太原高新区被认

6、定为我省首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功举办两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别位居中国最具特色十大文博会第八位和第四位,“文化三晋、美丽山西”品牌影响深入人心。省政府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和旅游文化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省市县三级联动、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4.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显显著成效。著成效。文化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省级新闻出版和广电合并成立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4 -市县两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省市县三级广电“局台分开”,电台、电视台合并,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省级部门依法减少和规范文化行政审批事项 82 项。出台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

7、案等 10 多个政策性文件,为文化改革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完成,出版、发行、影视、演艺、新闻网站、非时政类报刊等领域578 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核销事业编制 15100 个。改制文化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顺利完成。省图书馆和山西博物院相继组建理事会,出台理事会章程,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迈出坚实步伐。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加强,舆论引导能力有效提升。山西文化体制改革“四轮驱动”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5.优优秀文化得到大力秀文化

8、得到大力传传承承发发展。展。说唱剧解放、舞剧粉墨春秋等剧目先后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全省获此殊荣的作品达到 8 部,名列全国前茅。先后有 5 人次获得全国戏剧“梅花奖”,全省“梅花奖”获得者共达到了 49 人次,其中 4 人获“二度梅”,在全国居于首位。380 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说唱剧解放、舞剧粉墨春秋,电视剧幸福生活万年长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电影终极大冒险,图书少年的荣耀乍放的玫瑰,广播剧种树人,歌曲阳光- 5 -路上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金鸡奖、华表奖和飞天奖等。山西文化资源地图物联网等17 种出版物分别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奖项

9、。山西文华大型丛书编纂工程启动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全省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116 项、保护单位 168 个,居全国第三。首批 112个乡镇开展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试点。启动了云冈石窟、五台山、应县木塔等的保护工作。出台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出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形成了梯次结构合理的非遗名录体系。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深入推进。三晋文化“走出去”成效显著。以影视、动漫、书报刊、演艺、工艺美术品为主要内容的山西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体系初步形成。中国黄河电视台节目覆盖美洲、澳洲和东南亚。鼓乐、歌舞和戏剧等 90 多个团组先后出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对外交流 1

10、04 批次,产生了较大影响。(二)面临的形势和机遇。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对文化建文化建设设提出了新目提出了新目标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重要支撑,必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更好地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6 -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的重要作用。2.我省我省经济经济社会社会发发展展对对文化建文化建设设提出了新要求。提出了新要求。省

11、委、省政府确定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我省加快发展明确了思路、方向和路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综改试验区建设等战略要求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等任务要求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成长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金融、科技、互联网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势在必行。3.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为为文化建文化建设设注入了新注入了新动动力。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必须着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供

12、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市场主体,推动文化消费,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文化建设投入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还不尽合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区域、城乡文化发展还不平衡,服务质量和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尚不到位,市场主体发育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 7 -不强,文化消费动力不足,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融合不够,文化产业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文化产品原创能力不足,版权保护意识薄弱;利用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加强文化传播力不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制约文化

13、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全面实现“文化小康”依然任重道远。综合判断,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利条件很多,面对的难题和挑战也很多,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快文化改革创新,建设文化强省。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4、,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认真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挖掘我省深厚的文化底蕴,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提升三晋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塑造美- 8 -好形象、逐步实现振兴崛起,努力建设文化强省。(二)基本原则。坚坚持社会主持社会主义义先先进进文化前文化前进进方向。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根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坚坚持以人民持以人民为为中心的工作中心的工作

15、导导向。向。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效果由人民评判、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经济效益相效益相统统一。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充分体现文化例外要求,正确把握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强化政策引导,注重道德调节,坚守社会责任,推动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坚持改革持改革创创新。新。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16、三)主要目标。到 2020 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山西广泛普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 9 -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更加活跃繁荣,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事业全面繁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努力实现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骨干文化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现代传播体系逐步建立,文化带动力、影响力、传播力大幅提升;三晋文化“走出去”成效更加显著;建成具有较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