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954212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65 年美国著名学者查德(L.乙 deh)提出了“模糊集”(fuzzysets)的问题。服胃模糊集,是指 由模糊概念所组成的集合。他指出模糊性应该用称之为模糊集理论的形式化的方法加以处 理。从此,便产生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新学科:模糊逻辑、模糊数学等等。这些新学科的出现,曾 被认为是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查德的“模糊集”理论对语言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 了语言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运用新方法分析各种语言现象,包括对语 言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出现了模糊语言学。 有的学者在模糊这一标题下讨论,范围包括歧义(ambiguity)、多义(polysemy)、概括 (generalit

2、y)、随机(randomness)等语言现象。近年来,人们开始把语用学和模糊语言学结合起 来,对一些模糊语言现象进行语用分析,如广州外语学院的何自然教授(1988)。对语言现象的 语用分析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模糊逻辑,正如 oeoffreyLeeeh 在语用学原则 (PrineiplesofPragmatics,1983)一书中指出:“语用描述只能建立在连续、模糊不定的语言值之 上” 。 模糊限制词语(hedges)最早是由 GeorgeLakoff 提出的。1972 年在纽约举行的一次国际 性词汇学研讨会上,他宣读了题为模糊限制词和语义标准(HedsesandMeaninsciteria)一

3、文,提出了自然语言中的概念模糊问题,并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了模糊限制词。同年,他在题 为 (模糊限制词:语义标准及模糊概念的逻辑(Hedges:astudyinmeaningcriteriaandthe10gicof fuzzyconcepts)一文中,指出模糊限制词就是一些“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 (wordswhose Job 招 tomakethings 加 zzyorlessfuzzy)。为了说明模糊限制词的语义功能,G.Lakoff 运用语义 学研究中常用的层次分析法(hierarchicalanalysis),并且以 E.R.Heider 在一次心理实验中所 用的“鸟”这个概念为

4、例:人们并不是象对待是或非的事情那样去理解鸟这一概念。这表明, 鸟好象也有各种如下所示的等级(graduation)。 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因此,就存在着为某种目的而使语言变得模模糊糊的方法和手段, 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模糊限制词语。中国语言模糊性根源研究述评 虽然石安石(1988)指出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早在 1959 年就在汉语的歧义问题开 篇就提出了要区别“歧义”(ambigu-ity)、 “模糊”(vagueness)和“笼统”(generality),开创了 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先河,但国内真正掀起的模糊语言学热却开始于伍铁平发表在 5 外国 语 61979 年第 4 期的论

5、文模糊语言初探,因此许多学者都认为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诞 生于这篇论文的发表。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自然避免不了回答模糊性的根源问题,虽然从模 糊语言学诞生那一刻起,学者们就开始了对语言模糊性根源的探索,但从伍铁平(1979)指出语 言模糊性是和语言中的通感(synaesthesia)现象以及语言表达的经济性相联系在一起、到当 前一些学者从现象学、认知语言学和符号学等角度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新的阐释,语言学家仍 然没有一个一致答案,相反这引发了更多学者从更广泛的领域对这个问题进行再思考,从而加 深 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科学认识。这正如陈维振(2001)在谈到外语研究创新时说的“对于语言 研 究中同一个研究

6、对象而言,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就会得到不同的发现”, 而语言研究的创新正是这种不同的发现的结果。关于国外在语言模糊性根源研究方面的状 况,伍铁平(1999: 95-132)的“模糊语言学”第四章基本上有了概括性介绍,本文拟对国内这方 面的研究做一个总结,并从系统观点出发对语言模糊性及根源和前人的研究进行反思。 一、我国语言学界对模糊性根源的探索历程1.语言模糊性的界定 在模糊学的大家庭里,模糊语言学、模糊修辞学、模糊数学、模糊系统理论和模糊推理等分 支虽然对模糊性关注的角度不同,但就模糊性本质的认识则大同小异。在国内第一部对模糊 学这个横向学科的各个分支作简单介绍的模糊学引论

7、中,苗东升(1987: 19-25)将模糊性 与近似性、随机性和含混性作了区别,认为模糊性是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是“事物在性态和 类属方面的亦此亦彼性,亦即中介过渡性“。虽然我们在谈论语言模糊性时会从语言的各个 层面进行考虑,如王逢鑫(2001)在其专著英语模糊语法中,就从语音、实词、虚词和语法 四个层面举了丰富的实例对语言英语的模糊性进行了总结;但大部分学者对模糊性的界定都 集中到 了语义模糊性上,尤其是模糊( fuzziness)与含糊(vagueness)、概括(generality)和歧义 (ambiguity)的区别和联系上。这方面的资料很多,读者可以参考石安石(1988),张乔(1

8、998a, b) , 伍铁平(1999:143),刘佐艳(2003)等人的著作。张乔还系统地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对 这四个术语进行了辨别,基本上把这四个术语各自管辖的范围作了一个划定。张乔(1998a: 174-175)认为:模糊词语的模糊性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即使是模糊词语,它的内涵也是明确的,外 延的模糊“也只集中在边缘成分上,中心成分一般都是不模糊的” 。 另外,曹聪孙(1989)和将有经(1991)等学者还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的相区别,提出了模糊 语言和模糊言语这对概念。他们认为模糊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前者指语言的模糊性,后者 指模糊词语和模糊结构这样具有模糊性的语言单位。模

9、糊言语是语言应用中人们可以觉察 到的各种没有具体含义而不影响成功交际的话语,是个人在交际中的产物。陈志安、文旭 (1996)将两者的关系总结为:“模糊语言是产生模糊言语的基础,但模糊言语却不一定都要表 现为模糊语言,非模糊语言也能构成模糊言语。 ” 2.学者们关于语言模糊性根源的不同回答关于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国内学者曾经就此展 开过热烈的讨论。这场辩论开始于石安石(1988)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的发表;随后,符达 维(1990)用模糊语义辨析对其进行了点评。石安石(1991)用模糊语义再议答符达 维同志进行了答复。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客体的模糊是否是造成了语义的模糊的原因。符 达维区分了客体模糊

10、、主体模糊和语义模糊;而石安石(1994: 94-96)认为“在笼统或概括的 条件下,对模糊语义的形成,具有决定的因素”有两个,即“语言符号的有限性和离散性与许 多事物的连续性的矛盾”以及“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需要” 。对“客体的模糊造成了语义的模 糊”的观点,石安石持否定态度。其他一些学者也参加了这场辩论,除了陈维振(2000)在总结 时提到的外,近年来吴振国(2001)、赵德远(2001)、唐锋卢(2003)和张华茹(2004)等也对前辈 学者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陈维振(2001)从现象学的角度反思范畴和语义模糊性 研究,陈维振、吴世雄(2003)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张良林

11、(2004)语 言模糊性的符号学解释和赵亮(2004)从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来看模糊语言还从新的角 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释。 吴世雄、陈维振的总结比较有概括性,他俩将国内外的观点概括为三类: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 符号的模糊性来源于事物的模糊性;第二种观点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源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第三种观点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符号本身的基本属性。伍铁平和张乔二位在语言模糊性根源 方面的探索。伍铁平(1989)在再论语言模糊性首次较系统地提出相关思想,这篇文章后 来被收到其专著模糊语言学里面作为第五章。他谈到“在讨论模糊性时,必须区别本 体的模糊性(ontological fuzziness)和认识上的模

12、糊性(epistemological fuzziness,或者叫观念上 的模糊性”这样两种不同的现象。(1999: 141)“前者即是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如颜色词反映 了客观世界中颜色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泾渭分明的连续统;后者指的是像亲属称谓这种属于 “认识上或者观念中的模糊性在语言中的反映”的模糊性。 张乔(1998b: 95-96)在有关词义模糊性的研究中阐明了她在模糊性根源方面的意见。她认为词义模糊性产生的基础是人类思维的模糊性,对于客观事物本身模糊的说法,她是不赞成的。 她认为模糊性主要与主观性有关,这里的主观性是指“人们对同一词义的适用极限在主观理 解上的差异” 。这是因为从词义的约定俗成

13、性出发,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直观地感觉和运用 语言的。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主观判断。比如说对于同一盘菜,有 人认为是“淡”的,也有人认为过“咸”了,正是这种众口难调的不同主观判断,使得“淡” 和“咸”之间根本就没有确定的界限,其词义也就模糊了。她还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 深化造成的对象复杂化作为模糊性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模糊科学的发展是当代科学精确化发 展的必然结果。 二、对语言模糊性根源在哲学上的把握 在语言学界对语言模糊性关注的同时,李晓明(1986)、苗东升(1987)及钱冠连(2002)等还从哲 学研究的高度对模糊性的本质和来源进行了反思。1.李晓明从哲学认识论出发

14、对模糊性根 源的认识李晓明依据人类思维发生、发展史实,引进了模糊学、现代思维科学、信息论、控 制论和系统论等领域的现代研究成果,以思维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对立统一关系为主线,阐述了 模糊思维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基本作用。关于模糊性的根源,李晓明(1986: 12-13)谈 到,在国外人们普遍认为“模糊性关系到主体对对象类属边界、性态的把握,其测度与主体密 切相关,因而是主观的不确定性”,查德本人就持此种看法;而国内流行的观点认为,“模糊性 首先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内在属性,主体的模糊认识不过是对模糊事物的反映,并在这个 意义上把模糊性理解为客观的”;而他自己的观点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精确

15、性和模糊性是 在人类认识活动的客观过程中产生的。它们表征的不是客体固有的内在属性,而是主客体在 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关系和客观特性,是反映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的重要范畴。 作为-网上的纽结.,它们表征着人类认识辩证发展的客观进程。我们知道,人关于确定与不确 定、精确和模糊概念的使用,总是直接或间接的相对于某个参照系而言的。这个参照系就是 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状态。 2.苗东升在模糊学框架下对模糊性的辩证认识 从哲学的高度把事物的模糊性概括为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和事物性态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不 同于近似性、随机性和含混性,它和清晰性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模糊的。从我们的日常经验 里我们知

16、道,对事物作分析研究时容易见到清晰性,对事物作综合研究时容易见到模糊性。也 就是说模糊性是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中观察时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关于事物整体 性的特性,是反映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综合性特性。苗东升(1987: 26-31)认为模糊性就来源 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性,但他同时又认为模糊性在本质上是客观的,但又包含一定的 主观成分。在质量互变定律中,对于模糊事物,我们无法用确定的度来表现一定的质,其量的 变化过程中两个在质上有区别的事物或阶段之间都有一个各依具体情况而大小不等的模糊 带。在这个模糊带中,既不能说这个事物完全具有某种性质,也不能说它完全不具有那种质, 而应考察其具有那种质的程度如何。 3.钱冠连用宇宙全息论对语言模糊性的阐述 钱冠连(2002: 172-176)用宇宙全息论来解释语言的模糊性,他认为语言模糊性是指“通过一 系 列不同程度的言词来描述对象的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 ” “从宇宙全息论的角度来看,宇宙间不存在任何独立的、固定的实体,一切系统都没有绝对的 界限,因为实体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