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539970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典诵读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典诵读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典诵读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典诵读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大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知。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难点: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

2、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了解“格物致知“以及题目的含义。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解释“格物致知“意思的句子并阅读理解。 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格)事物(物)获得(致)知识(知)。 出自于“四书“之一的大学。本篇题目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具有从探察物 体而获得知识的精神。题目即本文的中心论点。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 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 段):提出问题。

3、中国学生应该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 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 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 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 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我“举 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 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 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4、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 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 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 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 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

5、好不会做研究。 7.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 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8提问:大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中庸中庸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1、 中庸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 483前 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

6、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2、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

7、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二、中庸之道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三、课内阅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

8、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四、拓展讨论: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

9、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

10、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五、中庸的主要原则(1)慎独自修(

11、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六、知识延伸:中庸名言积累1、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3、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4、 君子和而不流。【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5、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6、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