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探讨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38815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探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目 录录摘要摘要31 1 绪论绪论442企业无创新之痛企业无创新之痛53 3创新中政府的作为创新中政府的作为7 74 4 产权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案例分析产权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案例分析884.1 企业的产权特征84.2 案例分析95 5 大力加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路大力加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路11115.1 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因素115.2 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126 6 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14146.1 抓住时机,大胆举措146.2 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技术战略147 7 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注意的问题企业技术创

2、新的需要注意的问题147.1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157.2 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168 总结总结1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8致谢致谢19192摘摘 要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实行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必须而且应该在世界范围内与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必须根据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结合自身内部资源条件,正确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本文从政府的作为、产权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技术

3、创新的思路、技术创新需要注意的地方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31 1 绪论绪论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加快,能源损耗也越来越快。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江浙和广东部分地区,已经出现能源紧张,工厂开始缺水、缺电。能效的问题,即: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已经开始摆在我们的面前。根据统计,中国的投入和产出的能效指数只有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在中国,拉动经济发展的因数 70%是靠资本投入,技术投入不到 10%,而在发达国家正好相反,拉动经济发展的因数 70%主要是靠技术,而不是靠资本投入。如果让这种情况再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将会在 15 年内面临着能源很快就会耗尽的问

4、题。初步估计,按照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速度,中国的能源大部分在 15 年左右就会耗光,最后连老百姓喝水都将成为问题,因此,低能效的高速经济增长,对中国越来越没有意义。现在国家能够解决这个能耗与发展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靠技术创新,提高能效指数。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持续时间长,在当今的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企业可获得的技术空前增大,传播速度和更替周期空前加快,技术创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通过对技术的整理和分类,通过数字化和知识化将大量无序信息有序化,使技术创新的过程流畅,各个阶段紧密有序,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改善服

5、务质量。市场竞争实质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的因素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当数量且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队伍。而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不仅有获取知识的渴望,而且有希望创新成果和知识得到尊重的要求。因此,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建立起获取、创造、积累、保护、探索知识的机制,对创新人员的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估,对知识人才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这是企业的最重要的创新环境,表明企业对技术创新贡献的认同,有利于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42 企业无创新之痛企业无创新之痛2005 年 10 月, “自主创新”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被明确写入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公报中。国家科技部部长徐

6、冠华在之后接受央视采访被问及“自主创新”的主体时,回答说:“我一生都在做科研,如果你在 10 年前问我这个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科研机构是主体。但是,经过这 10 多年不断地升华认识,特别是接触到中国技术创新的实际之后,我现在会坚定地回答是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是坚定不移的。 ” 建国 50 多年来,中国的科技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的科技研究部门以及大专院校,每年国家把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科研经费投放到这些科研部门,专门去研究那些所谓的尖端科学(其实很多都是重复别人的劳动)和科学论文发表数量上,而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却无人过问,政府对企业只是看作一个简单的赚钱机器要求它永远不停地

7、运转。这样的机器哪怕它起初技术多么先进,技术性能怎么的好,机器运转几年之后也会因磨损过度,以及部分元件没有及时更新和维护,很快就会咽气。 当年的 742 厂(后来改名华晶)就是一个例子,1979 年 742 厂与南韩三星同时引进东芝公司的 IC 生产线,后来三星却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之一,而中国一个具有世界最大半导体市场的国家,他的 IC 工厂却会在引进刚好十周年时就倒闭。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缺乏技术创新的结果,越是技术先进的企业,更加要求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企业光靠吃老本,最后一定会要倒闭,中国在集成电路技术引进方面花钱并不少,继 742 厂引进 IC 生产技术之后,还有多企业也

8、引进过 IC 生产技术,但几乎没有一个能成功,这个原因可能到今天人们才会慢慢地开始明白。中国政府对企业和企业家过度的管理,以及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都是阻碍“自主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因。一个国营企业的老板如果一年任期不出成绩,或二年任期内完不成国家任务,这个老板必然要下课,而一项新的技术发明,申请专利审查需要三年,实施和转化成商品平均时间需要 711 年,并且能把新5技术转化成商品的成功率最高才有 15%,可想而知,当今有哪个国营厂的老板愿意冒风险去搞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之初,在被称作“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出现了数万家科技企业,但个个都长不大,也活不长,大多数企业平均寿命不到五年。

9、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企业在诞生之初由于选择技术产品对路,使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迅速发展起来,但当产品生命周期一过,紧接着企业就陷入倒闭的泥潭。其中:北京四通、杭州 UT 斯达康、广州南方高科等企业都是很好的例子。企业光靠一个产品或一代产品,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这种企业一般都是活命不长的。63 3 创新中政府的作为创新中政府的作为目前,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从当年的国营企业脱胎而来,通过股票上市,给政府减轻了包袱,但企业的包袱并没有减轻,而是更多地转移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名义上企业的性质已经转变了,但实际上企业的性质根本就没有改变,政府不但对那些亏损的企业或潜在亏损的企业完全抛掉

10、了包袱,而且通过税收还在大把、大把地从这些企业中抽钱。 以康佳公司为例,康佳公司最好的年头曾经向国家上缴利税 12 个亿,而自己最好的年头税后利润还不到 3 个亿。哪怕是企业亏损政府对亏损企业的税收几乎也没有减少过,这就说明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国家永远都是要拿大头,企业永远还都是国家的。而对于康佳的所有股民,公司上市十几年几乎没分到一分钱,政府这种对企业涸泽而渔的做法让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困难。企业的管理者首先是考虑股民资本的安全,在这种包袱的束缚之下,怎么有人愿意冒风险去搞技术创新。 政府在一些高风险技术领域虽然也出台过一些优惠或扶植政策,但起到的作用并不很大。例如政府支持的 IC 技术开

11、发,以及 AVD、EVD 技术开发,还有HDTV 技术开发等项目,都没有使这些项目或参与这些项目的企业得到健康发展,政府的支持反而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使人们的思想更加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更加急激升华,年初招标,年底就可以出产品,谁的台词说得漂亮,谁就胜出擂台,因此弄虚作假的行为到处横流。 没有市场竞争,经济就不可能搞活,但市场竞争并不是让企业变成动物家园,弱肉强食。政府作为企业的守护者和支持者,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参与竞争企业更有序,认真执行专利法是避免企业过分竞争的有效方法,也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好方法。政府对企业的扶植和支持应该更有普遍性,让企业提出自己熟识的项目,然后政府提供部分项目发

12、展资金进行扶植和支持,同时企业也要拿出一部分自己的资金,并由企业来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这样的合作项目才有可能获得成功。74 4 产权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案例分析产权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案例分析产权激励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激励制度之一,而要实现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则需要对影响技术创新的产权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4.14.1 企业的产权特征企业的产权特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一种企业行为,企业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企业的产权特征必然会对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的不同创新能力证明了这一点。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剩余所有权与最终控制权应该统一。在国

13、企的多极代理关系中,由于所有者虚位,企业的产权性质不清晰。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支持,决定了国企缺乏持续创新的产权基础,而且由于国家的约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无疑是清晰的,实现了剩余索取权和最终控制权的统一,让真正承担风险的所有者成为企业家。而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不容低估,企业家不仅承担着发现潜在利润作出技术创新决策的责任,而且还能有效组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正因为民营企业造就了真正的企业家,所以从长远来说,民营企业最具备技术创新能力。随着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将最终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中心。 合资企业由不同的利益主体构建而成,因此合资企业的产权特征比较复杂。追求合资各方的利益是合资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而合资企业目标的实现是合资各方差异目标妥协的结果。由于合资企业中各个机构只有通过妥协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合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只能通过这种复杂的妥协得以实现,因此,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合资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特征,也决定了其技术创新能力是很薄弱的。 以上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对比分析。私营企业由于其产权性质的明晰性,技术创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