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跳水7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243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跳水7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跳水7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跳水7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跳水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跳水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跳水跳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积累好词好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事件发展变化过程;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明白 遇事应先考虑后果,不要一时冲动,渗透生命保护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事情是如何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最后得 救的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幻灯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跳水吗?那可是一种惊险、刺

2、激的体育比赛项目啊!不过,今天我们要 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会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2.板题,齐读课题。3.质疑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跳水?为什么会跳水?得救没有?为什么以“跳 水”为题?)二、初步感知。二、初步感知。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初读情况。(1)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写字指导:“模、唬、瞄”均属左合右分型,书写时右部要上下靠紧,对正,并与左旁靠拢。 “撕” ,左中右结构,不可写得太宽,中间的“其”适当缩窄,两边向中间靠紧,同时各部分的笔 画注意互相穿插避让。 “帆、摔、即”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摔”右边比较复杂,注意不要多

3、笔少画。(2)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3.交流初读收获。三、抓联系,整体感知。三、抓联系,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几个角色?角色和角色间发生了什么关系?.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应板书。.学生根据板书,概括故事梗概。.疏通文理:联系课文,结合板书,说说这个故事分几个阶段进行?(据此给课文分段)第一阶段:水手拿猴子取乐。 (第 1 自然段)第二阶段:猴子戏弄孩子,拿起帽子。 (第 2、3 自然段)第三阶段:孩子追猴子,追到了桅杆顶端。 (第 4 自然段)第四阶段: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 (第 5、6 自然段)四、作业。四、作业。1.熟读课文。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

4、抓住联系,理清脉络。一、抓住联系,理清脉络。(一)学习第(一)学习第 1 1 自然段:自然段:1.请学生读“水手逗猴子”这部分,其他同学圈画与后面将要发生的故事有联系的句子。2.交流点拨。(1)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 (因为船正返航,水手们才会如此悠闲自在地拿猴子取 乐寻开心。 )(2)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正因为“风平浪静”天气好,水手才有闲心逗猴 子,船长才敢叫孩子往海里跳。 )(3)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因为猴子的“放肆”才导致后面事情的 发生。 )相机理解“显然”并练习造句。用“显然”造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设计接句小游戏:由教师说前半句

5、,学生接后半句,也 可用学生说,教师接,必须用“显然”这个词,看谁接得好。例:小明拿着试卷,垂头丧气地走进了家门,显然( ) 。我们学校的红领巾艺术团为外宾演出,坐在前排的一位大胡子叔叔两眼瞪得圆圆的,嘴张得 大大的,手里的苹果都忘了吃,显然() 。3.小结:正是这种环境、条件才引发了后面一系列事情,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二)学习(二)学习 2 24 4 自然段:自然段:1.默读 24 自然段,想想孩子的情绪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变化的,圈画相关词句。2.交流汇报。孩子情绪变化的几个阶段:(1)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 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

6、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用牙齿咬, 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从“哭笑不得” “眼巴巴”体会到由于猴子的戏弄和水手在一旁 “大笑” ,使孩子感到十分尴尬。 )(2)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水手们的哄笑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很生气,一心想制服猴子。 )引导想象:此时,气极了的孩子心里想的可能是什么?(我一定要追上猴子,夺回帽子,再狠狠地教训猴子一顿)(我一定要挽回面子,不能便宜了这只可恶的猴子,不能让水手们在一旁看我的笑话。 )(3)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此时孩子已气愤到极点,完全失去了理智

7、,根本没有考虑后果有多严重。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句话,读出孩子心情的变化。3.体会处境的危险。(1)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相机出示课文插图灯 片,引导学生体会情况的危急。 )(2)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3)你还知道哪些形容处境危险或情况紧急的词语?(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火 烧眉毛、十万火急、生死攸关)4.议一议:对孩子的这种冒险行为能谈谈你的看法吗?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怎样做?(三)学习第(三)学习第 5 5、6 6 节:节:1.有感情地读第 5 节。 (指导读出船长坚定、沉着的语气。 )2.在危急关头,船长是如何做的?联系他的做法,想想

8、在当时的情形下,船长是怎样想的?3.讨论: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还可用什么办法救孩子?其他办法可能有:(1)让水手们手挽手,站在甲板上接着;(2)甲板上铺上厚厚的棉被,让 孩子跳;(3)架设云梯救小孩分析各种办法的可行性,让学生明白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其他方法既费时又不一定安全。船 长借助枪的威慑力逼迫孩子跳水,最安全有效。4.出示填空练习:这是一位()的船长。二、拓展延伸,总结全文。二、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2.你有什么话想对水手或小孩说吗?小结:这则惊心动魄的故事在赞美沉着、果断、机智的船长之余,也带给了我们许多思考和启 迪。最后,老师有三句话想送给同学们:做人要宽容,遇事要冷静,方法要稳妥。三三作业。作业。1.积累好词佳句。2.收集列夫托尔斯泰的有关作品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