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0102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9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 2016 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专题 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本资料收集整理了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丰台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通州区及部分重点学校 2015 年 10 月份以来期中、期末、综合素质检测、模拟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专题分类汇编而成。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2016精华学校 3 月联考14)钱穆国史大纲写道:北宋初年,宋太祖“命诸州县各选所部 兵士,才力武艺殊绝者送都下,补禁军之阙(缺),其老弱者始留州。”这一措施在当时应该被称为( ) A强干弱枝 B分散兵权 C以文制武 D重文轻武 2(2016通州摸底7)

2、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曾发生过宦官弄权的祸害,但论其程度的深重,要 以明代为最甚。其主要原因在于明朝( ) A人主昏庸,广置后宫 B依靠宦官与外戚斗争 C皇权加强,废置宰相 D儒生见识鄙陋,奴颜婢膝 3(2016通州摸底5)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 ) 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 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 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书院教育发达 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 A B C D 4(2016怀柔零模14)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在定都并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B五代时期某些政权曾在处建立

3、都城 C明朝在处定都并设置内阁 D处是隋唐大运河的最南点,同时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 口 5(2016怀柔零模13)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 的部分应该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 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6(2016海淀零模13)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闻朝政。 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这说明汉武帝时( ) A内侍干政,威胁皇权 B崇尚黄老,清静无为 C倚重近臣,削弱相权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7(2016丰台期末2)下列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4、历程,其主题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中央官制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完善 D中枢机构的演变 8(2016丰台期末1)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 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 立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井田制 9(2016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5)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下列 各项为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设置节度使 C增设三司使 D实行行省制 10(2016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4)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 信

5、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1(2016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3)秦朝中央官制中,“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治粟内史 12(2016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1)下图是 1974 年在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堇鼎, 其铭文大意为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A禅让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3(2016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37)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明代内阁出现 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A B C D 14

6、(2016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31)根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记载,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 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 ) A君权至上产生的问题 B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 C君主权力受到了制约 D内阁的权力至高无上 15(2016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4)根据所学知识,图 2 所对应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16(2016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3)唐朝的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中书省草诏 B门下省执行 C尚书省审议 D枢密院军事 17(2016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2)图 1 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采

7、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分封制度 C增加财政收入 D增强封国势力 18(2016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1)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稣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 一段铭文记载道:“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 )A朝觐述职 B镇守疆土 C出征作战 D缴纳贡赋 19(2016昌平期末6)中国古代某位皇帝下诏书说:“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 政司、大理寺等署,分理天下庶务,大权一归朝廷,立法至为详善。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请者, 置之重典(重刑)”与材料相符的史实是( ) A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B宋太祖设参知政事,罢黜

8、宰相 C明太祖废除丞相,加强皇权 D清雍正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 20(2016昌平期末5)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 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 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 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 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扩大元朝的统治疆域 21(2016昌平期末4)有学者认为:宋朝实行自由、开放的政策,大大激发了中国的创造精神和 进取精神,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创造

9、出了许多新东西,使中国文明出现了飞跃性的进 步。能够说明以上结论的是( ) 重建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儒学走向思辨化,进入新阶段 士大夫文人画的成就最为突出 A B C D 22(2016东城期末5)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A汉朝、清朝 B唐朝、元朝 C唐朝、清朝 D宋朝、元朝 23(2016东城期末3)柏杨先生用以下图示说明唐宋两代的社会结构。导致统治集团发生如下变 化的原因是( )A三长制建立 B均田制完善 C科举制发展 D王安石变法 24(2016东城期末2)战国时期已开始形成职业官僚制度,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大人世及(袭)以为

10、礼,城郭沟地以为固,礼仪以为纪。”(周礼) B“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孟子万章) C“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荀子王霸) D“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 25(2016西城期末9)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 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 B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C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 D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 26(2016西城期末8)“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

11、府里的权任却很高。因为一切奏章, 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手。”文中“他”的身份可能是( ) A秦朝御史大夫 B唐朝尚书令 C元朝中书令 D明朝内阁大学士 27(2016西城期末6)右侧信息概述了某朝代政治上的部分特征。这应该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28(2016西城期末5)“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 策全通为甲第”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导致读书人不关注社会实际 C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D成为读书人做官的唯一途径 29(2016西城期末3)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 皇帝垂

12、询,参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 ) A解决了王国问题 B削弱了丞相权力 C确立了察举制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0(2016西城期末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 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 该制度应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1(2016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12)明初,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到永乐时期,阁臣之预机 务自此始,嘉靖时,阁臣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万历初年,张居正任首辅,威柄之操,几于震住。 这一发展过程说明( ) A内阁始终不掌实权 B内阁权力逐渐

13、坐实 C皇帝专制得到抑制 D六部之权尽归内阁 32(2016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8)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 )A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 B江西受隋末战乱影响最大 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南方 D福建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33(2016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7)中国古代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政治核心区,依据所学判 断,下图所示的核心区应属于(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34(2016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6)下图是采桑坞壁图,作于十六国时期,发现于甘肃酒泉。 四面有高墙,前后有门,门上有楼,以便眺望。坞壁外养鸡植桑。当时北方一度坞壁林立。出现这现 象的直接原因是( )A西晋亡

14、后长期战乱的影响 B察举制导致世家大族形成 C农耕经济传播到河西走廊 D匈奴人大量南迁从事农耕 35(2016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5)从夏、商、周到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古典时期,这一时期 中华文明出现了几大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政治上由分散走向统一 经济上由领主制转向地主制 政治中心逐渐东移南迁 A B C D36(2016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4)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 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由此可见,“推恩令”有 效地解决了封国问题的原因是( ) A王国从此受汉郡管辖 B西汉从此不再有王国 C列侯数多则王国力弱 D王国嫡长子没有领地 37(2016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3)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建立于公元前 221 年,亡于公元前 206 年。其统治期间属于( ) A公元前 2 世纪早期 B公元前 2 世纪晚期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