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狄仁杰公正护法 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9910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狄仁杰公正护法 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狄仁杰公正护法 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狄仁杰公正护法 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狄仁杰公正护法 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狄仁杰公正护法 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狄仁杰公正护法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狄仁杰公正护法 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人间天平人间天平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四篇课文中商鞅南门立木 出色的老师是精读课文, 狄仁杰公正护法 美丽的规则是略读课文。本单元围绕“人间天平”这个主题进行组元。 商鞅南门立木课文写了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意志和决心。 狄仁杰公正护法讲了唐代名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崇高精神。 出色的老师讲述了“我”在美国南加州法律大学读书时,一只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故事,赞颂了那位黑人同学模范地坚持公共道德和遵

2、守规则的优秀品德。 美丽的规则记叙了“我们”乘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菲律普岛看企鹅归巢的路上看到的场景,赞颂了人们自觉遵守行车规则的美德。本单元所编选的四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个公正执法、严守规则的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公平正义的人物形象。诠释了遵循规则、遵守法律的重要。课文中编排了 5 幅插图,生动的反映课文的重点部分的内容,有利于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语文百花园二”安排了“温故知新” “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 “温故知新”编排了四项内容,一是成语的运用,二是拓展与交流,三是阅读平台,四是积少成多。 “口语交际”活动,安排的是以“维权守法小卫士”为主题,开一次交

3、流会。要求学生选择一两件自己见过或经历过的与维权守法相关的事情,交流当时的情况和感受。 “习作”要求写一件有关规则的事。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学习本单元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心体会人物的情感与认识,从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教学本单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心体会人物的情感与认识,从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2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事例进行剖析,提高思想认识水平。3要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搜集有关信息资料,观看影视资料,编演课本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

4、读质量。4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积累,体会一些词语和句子在描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上的作用,丰富自己的积累,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7*7*狄仁杰公正护法狄仁杰公正护法教材简析: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唐代名相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从高精神。全文共 6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概括介绍一代名相狄仁杰。第二部分(第 2-5 自然段)写狄仁杰公正护法。第三部分(第 6 自然段)写狄仁杰位居宰相后,使国家安定巩固,深为武则天倚靠和器重。编选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同时,用心体会人物的情感与认识,领悟作者所要表达

5、的思想及表达方法。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后面的提示要求,自主阅读,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或问题,展开对话交流,教师适当的点拨。注意引导学生用过去掌握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本课。注意语言的积累和朗读的训练。在读中悟语,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受到感染与熏陶。根据课文的特点,可采取演一演的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狄仁杰怎样公正护法的,感悟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编写小剧本,再演一演。3帮助学生认识“庇、屠、辜、悯、悼”5 个生字,读读记记“包庇、屠杀、无辜、怜悯、哀悼”及“明察善断、

6、声名鹊起、推崇备至、犯颜直谏、手足无措、引以为戒、哀鸿遍野”等词语。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让学生查阅狄仁杰的资料。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了解多少我国历史上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人物?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3学生介绍狄仁杰的有关资料。狄仁杰,生于隋大业三年,即 607 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 630 年) ,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 年) ,唐代并州太原(

7、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 ,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2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课件演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认读词语“包庇、屠杀、无辜、怜悯、哀悼、刚正廉明、明察善断、声名鹊起、推

8、崇备至、犯颜直谏、手足无措、引以为戒、哀鸿遍野”重点理解“刚正廉明、明察善断、犯颜直谏、哀鸿遍野” ,让学生用“刚正廉明、明察善断”说话。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课文讲了唐代名相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从高精神。 )5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写的是什么?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概括介绍一代名相狄仁杰。第二部分(第 2-5 自然段)写狄仁杰公正护法。第三部分(第 6 自然段)写狄仁杰位居宰相后,使国家安定巩固,深为武则天倚靠和器重。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

9、了深刻地印象?有哪些不懂的问题?1交流印象。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汇报:一是狄仁杰明察善断,循律准确,断案如神。如,“处理了大量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无论被判处有罪还是无罪,没有一个当事人不服的” 。二是狄仁杰为了维护法律敢于犯言直谏。可以从三个事例中体会任务单情感与认识。注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注意引导学生读相关的语句。2交流问题。【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把握有价值的问题,切莫脱离文本,去解决无关紧要的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能解决的要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留下来,待下节课解决。 】四、置留问题,练习拓展四、置留问题,练习拓展1课文究竟是怎么写出狄仁杰是公正护法的?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10、。2出示作业和课外阅读。(1)书写课后的生字,抄写课文中四字成语词语。(2)选读不肯拿立场做交易的人 王安石惩罚皇亲(一) 王安石惩罚皇亲(二)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狄仁杰公正护法这篇课文,板书课题。2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3狄仁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自读感悟二、自读感悟1自学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读后进行交流。2学生自学。3交流体会。交流一:断案如神【在狄仁杰担任大理寺负责人的第一年中, “处理了大量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无论被判处有罪还是无罪,没有一个当事人不服的”体会狄仁杰明察善断,公正有效地维护了法

11、律的尊严。 】交流二:犯言直谏【让学生抓住是那个三个具体事例:一是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吴砍了昭陵的柏树。二是有个叫王立本的大臣,滥用职权。三是将宰相张光辅部下制造的冤狱中的受害者改死刑为流放。从三个具体的事例中让学生体会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注意引导在学生读中感悟。 】4齐读第 6 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当狄仁杰病故后,武则天十分悲哀,并宣废朝三日?【体会因为狄仁杰公正护法、辅国安绑,所以深为武则天器重和依靠。 】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内容,编演课本剧。在小组中排一排,演一演。【教师参与小组排练,从语言、动作、神态方面指导,表现人物的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

12、不阿的精神。 】2推举优秀的在全班表演。【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展开情节和表现人物的性格,因而本节课采用编演课本剧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完成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人物分析有一个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为学生深刻理解文意提供平台。 】四、拓展升华四、拓展升华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为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所感动。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课后以我们需要狄仁杰为题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7狄仁杰公正执法明察善断 一万七千多 无论没有公正护法 权善才获免 刚正廉明犯言直谏 王立本被判刑武则天下诏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恢复成语本来面目。刚正( ) 执法( )

13、声名( )( )备至 犯( )直( ) 哀( )遍( )2你来说,我来对。刚强而正直,廉洁而清明。( )极其推重。 ( )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 )心里十分气愤却不敢说出来。( )3以我们需要狄仁杰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补充建议补充建议1课文讲的是我国唐代大臣狄仁杰的故事,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课前可要求学生到学校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或观看有关狄仁杰的影视资料,以便对狄仁杰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初步的了解。2本科识字任务不重,可引导学生独立识字,教师要注意设计有层次的检查巩固。3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后面的提示要求,自主阅读,抓住课文的第二部分,了解狄仁杰公正护法的典型事例,改编成人物的直白或对话,感悟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教师应加以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