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选村官的村庄治理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528710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选村官的村庄治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选村官的村庄治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选村官的村庄治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选村官的村庄治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选村官的村庄治理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选村官的村庄治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选村官的村庄治理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选村官的村庄治理研 究摘要:在实施村委会直选后,民选村官的村庄治理问题应该受到关注。文章考察了江西省 T 县的二十个村庄的民选村庄治理情况,发现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还是存在着村庄经济落后、村庄治理方式没有改变、干群关系依旧紧张等现象,通过调查和分析,文章找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村庄原有的经济薄弱、乡村关系不正常、两委关系矛盾激烈、村委会自身的义务偏离及对村委会监督的丧失。文章认为,这种民选村官治理村庄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的局面应当引起重视,因为它会严重地影响到中国乡村民主建设的进程,进而影响到乡村社会的各种建设。关键词:民选村官、村庄治理、村民自治The researc

2、h about village management by democratic selected village officers in undeveloped areaRegard twenty villages in T country of Jiangxi province as the visual angleAbstract:After the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 put into practice, the issue of the village management by democratic selected village officer

3、s should be focus on. This article inspects twenty villages situation related to village management by these selected village officers in T country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it considers these villages in undeveloped area still exist some phenomena, such as backward in economy, village management met

4、hod not changed, tense relation between cadres and masses and so on. Through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the article figured out reasons because of weakness in original economy, abnormality in village relation, intensely confliction between branch committee and village committee, village committee o

5、bligation departure of their own, and forfeiture in supervisory to village committee. This article think it should b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hase that the management of democratic selected village officer havent substantiality change radically, because it will badly influence the process of rural

6、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and then touch other constructions in rural society.2Key words:Democratic selected village officers,Village management,Villagers autonomy 在 1999 年前后,全国各地开展的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都依法推行了“直选”。当时席卷全国的村委会直选活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当时的直选活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也于 1999 年 10 月至 12 月对江西省 T 县 20 个村的村委会直

7、选进行了现场观察,并对这些村庄的选举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比较研究,深入分析了选举过程中的多种力量交互作用,具体探讨了直选背后的制度与社会背景,并对初次直选的后果及村民自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直选促进了公民意识的兴起,对村干部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且选举打破了部分村原有横向权力结构的平衡,有可能降低村干部的权威和村组织的效能。 (肖唐镖等,2001)然而,真正的状况会是怎样呢,直选后的村庄治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民选村官在村庄治理中又会遭遇哪些问题呢?在 2002 年的冬天即第一届民选村官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再次走进这些村庄,对民选村官治理下的村庄进行了考察,并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一、样本村

8、概况及 1999 年的直选情况介绍T 县位于赣中南地区,属于丘陵走向平原的缓冲地带,由于各种原因,该县经济还比较落后,这尤其表现在农村地区。我们选取的样本村来自于该县的五个乡镇的各四个行政村,与当地总体情况相一致的是,这些村的经济也非常落后,集体经济基本是空壳,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农民的各种上缴。因为经济的落后,大量农民选择了外出务工,因此,家庭的收入来源在不少村庄已由过去的农业收入为主转变成农业收入和务工收入并重的局面了。与以往的村委会选举相比,1999 年样本村的村委会选举最大特点就是进行了直选。3由于此次选举是 T 县第一次实行直选,因此县乡两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同时首次遭遇村委会直选的村干部

9、和村民在整个选举过程表现也较为热情,不少村干部为了能够在选举中连任成功,使用了游说、许诺等拉票手段,有的甚至出现了作弊现象,而选民也较为积极地参与了选举,不少选民还自发地参与了选举的监督工作。在整个选举过程中,虽然不少村的选举或轻或重地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少数村甚至存在非法操纵的情况,但如果我们看到,这毕竟是第一次直选,在基层政府与干部、普通选民都存在经验不足等客观前提下,多数村的选举基本上是依据全省统一规定的步骤和程序来操作的,如实行海选提名,实行差额选举,公开唱票、计票、监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等等,那么,我们就应当承认,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起步和跨越。在 20 个样本村中,1999 年的选举质

10、量还是比较高的,其中可以定性为合法选举的村有 8 个,占 47.4%,定性为与合法选举有差距的村有 8 个,占 47.4%,被定性的违法选举的村有 3 个,占 5.3%,这个选举质量要比我们同时进行研究的 C 县高。(肖唐镖等,2001)在当时 20 个村的选举过程中,有 16 个村一次性完成了选举,有 4 个进行了第二次正式选举,其中原班村干部完全保留的有 4 个村,有 9 个村村主任留任而委员发生了更替,有 7 个村的村主任和村委员都发生了更替。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当时的选举的整体质量也是不错的。 二、民选村官治理下的村庄状况在当时选举结束后,不少选民表示选举有可能会对村庄治理带来变化,民

11、选村官也坦言有了较大的压力,强调以后在治理村庄时要为民作主,更好地带领群众致富,而一些乡干部则感到了忧虑,担心选举以后乡村两级干部在工作配合上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在征收农业税等工作时村里干部放不开手脚。那么,在直选后各个村庄的治理情况又是怎样呢?我们的跟踪考察却发现了一个4令人失望的事实:这些村庄在这三年根本就没有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发生较大变化,通过直选上来的村委会也没有带给村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大部分还是和以往的村委会干部一样在村务上碌碌无为。其主要表现为:1、村庄经济状况没有进步在对这些村进行回访时,我们发现,这些村庄的经济状况根本就没有进步,有的甚至出现了倒退,也就是说,那些通过直选

12、上来的村委会并没有如他们许诺的那样带领大家致富,也没有为群众的致富创造什么条件。对于这一说法,村民、民选村官自身都表示了认同。村庄经济状况没有进步的首要表现就是村民的家庭经济没有改善,村民生活总体上说还比较贫困,离小康标准也有较大差距。我们调查发现当地的农民生活条件还是比较差,收入来源也非常狭窄,主要的只有农业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且务工收入在不少村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第一来源,以致有村民开玩笑说自己村庄的第一产业是“打工产业”。如建丰村,这个村的家庭经济状况比起三年前还更加困难了;游村也是如此,随着税费的逐年增多,农业自身收入的下降,使得村民的家庭经济也变的更为艰难;而像小水村这样的家庭经济

13、有所变化的村庄,村民的收入来源却主要来自于是村民自发外出打工的收益,村委会上报的 2001 年村人均纯收入是 1218 元,然而现实中村民的人均收入还达不到这个数字。就村级集体经济来说,由于所有样本村都没有村办企业,因此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其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村民上缴的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由于村民家庭经济水平低导致欠税严重,因此村集体自然也就大面积负债了。在这些样本村中,集体经济的变化状况是原来有债务的村只是增加了负债,而在 1999 年没有负债的村庄现在也走上了负债的境地。如建丰村,2002 年该村集体收入共 3.2 万5元,其主要构成为村民的上缴款 2.7 万元,宅基地审批费 30

14、00 元,而该村全年支出却要 45600 元,加上村集体每年还要借钱垫付农民拖欠的农业税,这样就使得该村每年都要增加几万元的负债;又如雁门村,在以前,其集体经济尚可,在 1999年该村根本就没有负债,但到了 2001 年,镇政府下达给该村的乡统筹任务 33116元,村提留任务 31000 元,但当年根本就无法完成这些任务,于是 6 位村干部和 1位乡驻村干部每人从自己家拿出 3 千元凑齐上交,同时,村里为弥补村财政缺口,解决村干部工资和村里的正常开销,又向群众贷款 2.9 万,因此,在那年,雁门村也走上了负债的境地,到了 2002 年税费改革后,属于村集体的收入只有 1.8 万,比 2001

15、年净减少 1.3 万,村集体财务更加困难,缺口越发难以弥补,只有通过举债予以解决,于是到 2002 年底,雁门村在两年时间里就由一个不负债村发展到了一个负债 6.9 万元的村庄。2、村庄治理方式依旧在直选后,村庄的治理方式上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村干部表现出的还是象原来任命的村干部那样对政务非常热衷,对村务则相对要冷漠的多。通过调查发现,民选村官在进行村庄治理的工作重点还是催缴农业税和计划生育这些政务,而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村庄交通等村务活动,村干部们仍然表现出了一定的冷漠。对此,村民怨言较多,认为连大家选出来的干部都这个样子那还有什么可指望的。我们考察发现,在过去三年中,民选村委会真正为老百

16、姓做了事情的还真不多,较好的还数小水村,该村在第四届村委会任职期间为群众办了两件看得见的实事:一是投资 2 万元改建了 4 间村小学教室,二是由村民代劳,村委会给村小组水泥的方式修建了部分宽约 50 公分、厚约 5 公分的水泥路面,这虽然离村委会主任严 CY 在竞选演说中承诺的内容还相距较远,但毕竟做了事情,况且该村主任对工作还比较上心,如在建村小学时,他还能够经常到工地上去监工。而6其他一些样本村的村干部就对村务没有这么热心了,如在雁门村,该村一座石桥在 2002 年上半年发大水时被冲坏,村民一直希望村干部能及时组织将桥修好,但村里的干部就是不作为,同时该村村民强烈呼吁村干部用好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为本村谋利益,但他们也无动于衷,因此该村村民对村干部十分失望,也颇有看法。同样,在中村,该村村主任肖 KX 在上任时曾表示“要招商,要修路,要带领大家致富”,但三年下来,除了催交农业税和计划生育外就没有做过其他事,最后面对村民质疑只能以一句“没钱怎能办事”应付过去,但村民对他的解释并不满意,村民们认为,纵然村里没有钱不能够去招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