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9097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实 效性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这种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尽量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课堂中首先是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开始的,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参与的动机和自主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显然,教师要创设

2、好问题情境,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三、合作交流,完善认知。 2在教学

3、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索、交流、对话,以获得成效。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能够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自我反思,深化认知。 在教师组织下,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重新整理总结,达到认识的深化与认知结构的完善;要实施激励评价,让学生反思探索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要勉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克服困难,主动发展,并不断提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促进理解,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 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或质疑问难,或自我展现,或答疑解难,使他们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以及批评性的再思考,从而获得了新的、深入的认识,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体验得到了丰富,认识也得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