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8549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摘 要:“网络环境下开展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旨在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与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意识及创新意识。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网络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的条件、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具体的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其中“具体的实施策略”是本文着力阐述的部分。综合性学习相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较大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综合性学习其优势更为明显。 关键词:网络环境 语文 研究性学习 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

2、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系统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 ”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试图利用网络这种工具,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把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我们要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一般不

3、能在一节课中完成,而是要根据主题的难易程度确定所需要的时间。总的来说,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创设情境,确定主题”“建立合理的研究小组”“自主探究,查找信息”“交流合作,解难释疑”“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2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要通过网络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来呈现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题的确定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我们在选择主题时,必须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才能使学生对主题的研究始终保持巨

4、大的内在动力,并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鉴于此,大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确定主题: 第一,单元主题研究。 中学语文教材中,各单元的课文之间是互相关联的,往往都有一个训练的重点组织起来,因此,可以考虑把整个单元的课文联结在一起进行研究,以达到单元的训练目标。 以人教版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课文安排了邓稼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等课文,这些课文着重赞美了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因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重点设计一些主题,如“探寻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 “弘扬杰出人物的精神”、 “杰出人物在我心中”大主题下还可以分出很多小课题来,让学生

5、以课文的学习为生长点,上网查找资料,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更远、更广阔的地方。 第二,单项主题研究。 课文中有很多令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较难解决的疑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故事背景、故事中的人和事、阅读方法、写作特色等方面去选题,还可以用兴趣点或疑3问进行选题。 如在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时,学生对闻一多的为人和生平事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引导他们以“追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为题,到网上去查阅有关闻一多先生的感人故事、图片、文字资料、相关歌曲和影片、纪录片等,不仅深化了学生对闻一多人格魅力的认识,还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阅读量,拓宽了视野。 第三,系列主题研究。 如作文系列、阅读系列等。作文系列

6、里又可分为写人系列、写事系列、写景系列、写活动系列系列主题的研究可以更系统地认识、掌握知识和规律,形成阅读、写作的技能。 如中考复习时,为了让学生写好一篇更好的记叙文,可以让学生到网络上下载大量的记叙文来阅读,然后与同学、老师讨论这些优秀作品的选材、结构、立意等,再把自己的习作上传到网络上去让大家评论,得到更多的同学和老师的帮助。 第四,其他主题研究。 研究性学习如果刻板地与每单元、每一课的阅读、作文教学联系,未免使这充满智慧的学习方式缺乏灵性。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平时他们谈论最多、争议最大、与自身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话题作为研究主题。 二、建立合理的研究小组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对学生的

7、自主学习意识、自控能力和硬件设备、学生操作电脑的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综合各方面的问题来考虑,建立合理的研究小组,既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也是为了有益于主题研究的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更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为了顾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的优劣互补,保证每个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更充分的发4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性来分成研究小组,即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每一层次的学生按比例分到各小组中,再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探索能力、语言表达、计算机素质等因素进行组和组之间的调整,保持组与组之间情况的相对平衡,保证同组组员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为了保证小组成员

8、之间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定期更换组员。 一般来说,研究小组由 5 至 6 人组成。我们在小组内设有小组长、记录员、监督员、发言人。小组长选择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成员有秩序地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等;记录员的职责是将讨论交流过程中成员的意见和决议等重要内容记录下来;监督员的职责是记下每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发言人的职责是将本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和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其中,小组长、记录员、监督员各一名,而发言人则可以由一名或多名组员担任。 这样,研究小组的每次活动都会有记录,便于教师在每个阶段定期抽查学生的活动记录,

9、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掌握学生的活动动态,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 三、自主探究,查找信息 确定了主题并分好小组后,每个小组长要分配好各个组员的任务,即安排好每个组员负责查找哪方面的资料,然后各个组员就根据自己承担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究,查找信息。 为什么要先进行自主探究呢?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这个阶段分为三个步骤: (1)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关的资源、网址或搜索引擎,让学生可以搜集与解决问题相5关的信息。 (2)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并做好比较详细的研究日记,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3)学生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

10、整理信息并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判断所查信息的有效性,指导他们整理资料,并注意上网收看孩子的电子邮件,及时回复。这样,学生就会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慢慢地形成自主思维的能力与习惯。 四、交流合作,解难释疑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所以,研究性学习把学会合作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及时地和本组同学、指导教师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因此,交流合作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

11、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各个组员回到他们的研究小组,交流他们所查到的信息以及选择这些信息的理由,交流他们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讨论他们是否获得了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讨论其中分歧的意见以达成共识,最后合作完成“主题研究成果报告”。而教师在这一阶段需要做的是对各个小组可能存在的内部矛盾进行协调,并指导学生发现他们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及时补充。 五、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每个学生、每个小组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更多的同学和老师的认同,因此,我们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汇报成果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发挥6自己的特长,并在同学和老师的赞赏中获得成就感。在这个阶段,各个小组要向全班

12、同学汇报成果,并通过网络把他们搜集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资料和他们自己撰写的“主题研究成果报告”提交服务器教师机上。教师组织论坛,引导学生观摩、评析、总结、反思,并对他们的研究进行评价。 第一,成果汇报。 成果的汇报方式可以多样化,除了口头汇报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出墙报、制作手抄小报、制作课件等方式。学习成果可以是一篇“主题研究成果报告”、一件模型、一份 powerpoint、一份手抄小报、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等等。 第二,讨论评价,获得成就感。 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我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13、“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也引导学生在讨论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进步与不足。这样,学生们学会了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敢于和善于申辩。同时,学生也在他人的赞赏和认同中获得了成长的快乐,获得了成就感。 总而言之,我们进行“网络环境下开展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目的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使他们形成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掌握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 月第 2 次印刷。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8 月第一版。 73、黄永刚浅论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http:/ 年 5 月 21日。 4、沈丽霞研究性学习:走出一片新天地,http:/ 年 12 月 11 日。 5、苏清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http:/edu.ganyu.org/eduresearch/szarticle/2004-4-9-2/addition.doc,2004 年 4 月 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