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营养测评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2151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营养测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营养测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营养测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营养测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营养测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营养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营养测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营养测评中医营养测评一、气血辩证 气血辨证,就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有关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的病变,分析其所反映的不同证侯。 (一)气病辩证 气病临床常见的证候,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 1、气虚证 气虚是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所致。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身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2、气陷证 气陷证是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的证侯。多见于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或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器而致。 【临床表现】头晕目花,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脱岗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 3、气滞证 气

2、滞证是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侯。凡是病邪内阻,七情郁结,以及阳气虚弱,温运无力等,均能导致气机郁滞。 【临床表现】胀闷,疼痛 4、气逆证 气逆证是指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的证侯。临床以肺胃之气上逆和肝气升发太过的病变为多见。 【临床表现】肺气上逆,则见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则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上逆,则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等。 (二)血病辩证 血行脉中,内流脏腑,外至肌肤,无处不到。若外邪干扰,脏腑失调,是血的生理功能失常,即可出现寒热虚实的病候。血病常见证候,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 1、血虚证 血虚证是指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

3、组织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血虚证的形成,有禀赋不足;或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各种急慢性出血;或久病不愈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或肠寄生虫等。 【临床表现】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血瘀证 凡离开经脉的血液,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而停留于某一处;或血液运行受阻,壅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失却生理功能者,均属瘀血。由瘀血内阻而产生的证候,是为血瘀证。引起血瘀的常见因素,有寒凝、气滞、气虚、外伤等。 【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肿块、出血、色脉改变等表现。其疼痛状如针刺刀割,痛处不移而固

4、定,常在夜间加重。肿块在体表者,常呈青紫色包块;在腹内者,可触及较坚硬而推之不移的肿块(称为症积)。出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状。可见面色黧黑,或唇甲青紫,或皮下紫斑,或肌肤甲错,或腹部青筋显露,或皮肤出现丝状红缕(皮肤显露红色脉络)。妇女可见经闭,或为血崩、漏下。舌质紫暗或见紫斑、紫点,或舌下脉络曲张,或舌边有青紫色条状线。脉多细涩,或结、代,或无脉。 3、血热证 血热证,是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所表现的证候。多因烦劳,嗜酒,恼怒伤肝,房事过度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咳血,吐血,尿血,舌红绛,脉弦数。 4、血寒证 血寒证,指局部脉络寒凝气滞,血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常由感受寒邪引

5、起。 【临床表现】疼痛多见于手足,肤色紫暗发凉,喜暖恶寒,得温痛减,或少腹疼痛,形寒肢冷,月经衍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淡暗苔白,脉沉迟涩。 (三)津液辨证 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有滋养脏腑,滑润关节,濡养肌肤等作用。津液病变,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亏虚证,水停证,痰饮。 1、津液亏虚证 津液亏虚证,是指体内津液不足,脏腑组织官窍失却津液的滋润濡养和充盈所表现的证候。津液亏损程度较轻,主要是水分的丢失者,一般称为伤津、津亏;津液亏损程度较重,不仅水分丢失,且机体的某些精微营养物质亦受损者,一般称为液耗、液脱,但临床多通称而不严格区分。津液不足,脏腑组织失却滋润,则必从燥化,故津液亏虚可属燥(内

6、燥)的范畴。津液是整个体内阴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津液不足可演变成阴虚,故又可将其归属于阴虚之内。总之,燥(外燥)证、津液亏虚证、阴虚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临床表现】口燥咽干,唇焦或裂,眼球深陷,皮肤干燥甚或枯瘪,渴欲饮水,小便短少而黄,大便干结难解,舌红少津,脉细而数等。 2、水停证 病理性的“水” ,或称“水气” ,是因肺、脾、肾等脏腑输布水液功能的失常,以致水液停聚而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其质地较饮为清稀,较痰更为清稀,水的流动性大,可泛溢于肌肤,并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动。 【临床表现】水肿,或见于下肢,或见于面睑,甚或全身皆肿,按之凹陷而不易起,水亦可停于腹腔而见腹满如鼓,叩之声浊。水液停聚

7、,多随体位改变而流动,并往往见有小便短少、不利之症,舌苔润滑,脉象多为濡缓。 根据形成水停的机理、脏器的不同,临床上常见的水停证有风水相博(风袭水停)证、脾虚水泛证、肾虚水泛证、水气凌心证等。临床虽有阳水、阴水之分,但主要是根据病之新久、邪正虚实所作的阴阳归类,而病理性的水是属于阴性致病物质。 3、痰饮 痰饮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 (1)痰证 痰证是指水液凝结,质地稠厚,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引起的病证。 【临床表现】咳嗽咯痰,痰质粘稠,胸脘痞闷,恶心纳呆,呕吐痰涎,头晕目眩、形体多肥胖,或神昏而喉中痰鸣,或神志错乱而为癫、狂、痴、痫,或某些部位出现圆滑柔韧的瘰疬

8、、瘿瘤、乳癖、核块等症状体征,舌苔腻,脉滑。 (2)饮证 饮证是指水饮质地清稀,停滞于胃肠、心肺、胸胁等处所致的证候,即为饮证。 【临床表现】饮停部位的不同,可见不同的症状。或为脘腹痞胀,水声漉漉,泛吐稀涎或清水;或见咳嗽气喘,吐痰多而质稀色白,胸闷心悸,甚或喉中哮鸣有声;或胸胁饱满,支撑胀痛,随呼吸、咳嗽、转侧而痛增。并可见眩晕、舌淡嫩、苔白滑、脉弦等症。 二、脏腑辩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的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小肠的功能是受盛化物,秘别清浊。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的病变多表现在血液运行障碍和神志异常等方面。临床以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

9、乱、脉结代或促等为心病的常见症。此外,某些舌体病变,如舌痛、舌疮等症,亦常归属于心。心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为血虚、阴虚、气虚、阳虚、心阳暴脱;实证多由火、热、痰、瘀等邪气的侵犯。小肠病变会使大小便失常。 1、心血虚证(以心悸、失眠及血虚证为主要辨证依据) 心血虚证是指由于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头晕,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弱。 2、心阴虚证(以悸烦不宁,失眠多梦及虚热证为辨证要点) 心阴虚证是指由于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或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3、心气

10、虚证(以心悸及气虚证为审证要点) 心气虚证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表现心悸为主症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气短,精神疲惫,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或自汗,舌质淡,脉虚。 4、心阳虚证(以心悸怔伸,胸闷或痛及阳虚证为审证要点) 心阳虚证是指由于心阳虚衰,鼓动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气短,自汗,形寒畏冷,面色白光 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代。 5、心阳虚脱证(以心阳虚和亡阳的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 心阳虚脱证是指心阳衰极,阳气暴脱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更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

11、苍白,或心痛剧烈,口唇青紫,脉微欲绝,甚或神志模糊,昏迷不醒。 6、心火亢盛证(以神志症状及舌、脉出现火热炽盛之象为审证要点) 心火亢盛证是指由于心火内炽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面赤口渴,身热,便秘溲黄,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或见口舌赤烂疼痛,或兼见小便赤、涩、灼、痛,或见吐血、衄血,甚或狂躁谵语,神识不清等。 7、心脉痹阻证(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为审证依据,并分辨疼痛特点及兼症) 心脉痹阻证是指由于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而出现以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主症的一类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或见痛如针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

12、,脉细涩或结代; 或为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或遇寒痛剧,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8、痰蒙心神证(以神志异常和痰浊内盛见症为审证要点) 痰蒙心神证是指由于痰浊蒙蔽心神,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症的证候。又称痰迷心窍证、痰迷心包证。 【临床表现】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或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喃喃独语,举止失常。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并见面色晦滞,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 9、痰火扰神证(以神志异常和痰火内盛的见症为审证要点) 痰火扰神证是指由于火热痰浊侵扰心神,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烦躁,面赤口渴,

13、气粗,便秘尿黄,吐痰色黄,或喉间痰鸣,胸闷,心烦不寐,甚则狂越妄动,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笑无常,或见神昏谵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0、小肠实热证(以口舌生疮,小便短赤为审证要点) 小肠实热证是指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热,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二)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将,通调水道。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大肠的功能是排泄糟粕。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病变以咳嗽,喘促,咯痰,胸痛,喉痛及声音变异,鼻塞流涕,或水肿等为常见。证候有虚、实两类。虚证多见气虚合阴虚。实证多由风、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肺所

14、致。大肠病变常见排便的异常。 1、肺气虚证(以咳喘无力,吐痰清稀及气虚见症为审证要点) 肺气虚证是指由于肺机能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动则益甚,咳痰清稀,语声低怯,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2、肺阴虚证(以干咳或痰少而粘和阴虚内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肺阴虚证是指由于肺阴不足,失于清肃,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若虚热内扰之症不明显,称为津伤肺燥证。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3、风寒犯肺证(以咳嗽,

15、痰液清稀和风寒表证并见为审证要点) 风寒犯肺证是指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肺表,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清稀,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喉痒,或见身痛无汗, 舌苔薄白,脉浮紧。 4、风热犯肺证(以咳嗽和风热表证并见为辨证要点) 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邪气侵袭肺系,肺卫受病所表现的证候。本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上焦病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则属卫分证。 【临床表现】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浊涕,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或咽喉疼痛,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5、燥邪犯肺证(以肺系症状及干燥少津为审证要点) 燥邪犯肺证是指外界燥邪侵犯肺卫,肺系津液耗伤所表现的证候。又称燥气伤肺证,亦称肺燥(外燥)

16、证。据其偏寒、偏热之不同,又有温燥、凉燥之分。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甚则胸痛,痰中带血,口唇鼻咽干燥,或见鼻衄,咯血,便干溲少,苔薄而干燥少津,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脉浮数或浮紧。 6、痰热壅肺证(以咳喘、痰黄稠及里实热证并见为审证要点) 痰热壅肺证是指痰热互结,壅闭于肺,致使肺失宣降而表现的肺经实热证候。又称痰热阻肺证。【临床表现】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或喉中痰鸣,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7、痰湿阻肺证(以咳喘并见痰湿内盛的表现为审证要点) 痰湿阻肺证是指由痰湿阻滞于肺而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痰质粘稠,或清稀色白,量多,易咯,胸闷,或见喘哮痰鸣, 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或滑。 8、大肠湿热证 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于大肠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腹痛泻泄秽浊,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9、大肠津亏 大肠津亏是指由于阴液亏虚,不能濡润大肠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大便秘结干燥,难于排出,常数日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