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弘扬主流文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5213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试题弘扬主流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模拟试题弘扬主流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模拟试题弘扬主流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模拟试题弘扬主流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模拟试题弘扬主流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试题弘扬主流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试题弘扬主流文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材料: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应考者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根据要求作答。给定资料: - 1.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我国以前提“三个代表” , “三个至上” ,大 概是“三个”基本上包含了天下。而反三俗的目的是为了“三个至上”和“三个代表” 。但 为什么前两个“三雅”提倡多年,社会还是有那么多“三俗”呢? “三俗”-庸俗、低俗、 媚俗。俗,这个字,按照王力古汉语词典解释:(1)是风俗,所谓移风易俗。(2)世俗,当代 人。反正,庸俗、低俗、媚俗基本上是指

2、风俗拜物,风雅之人不谈钱, 世说新语里,时 人王夷甫因雅癖而从不言“钱” ,其妻故将铜钱堆绕床前,夷甫晨起,呼婢“举却阿堵物” (搬走这个东西)。这风雅,看来如今只有不差钱的本山大叔才能附庸了。如今领导提倡反 三俗,是和社会拜物主义盛行有确切的关系。当然,拜物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不同的,前者 是物质利益至上,后者是物质决定意识。批三俗的人要深刻认识两者区别,以免误伤。社 会拜物意识的根源,按照唯物主义的理论,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现在的经济基础就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GDP 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政府、媒体,社会,不遗余力地建设, 高楼大厦,公路,高铁,老板,增长率,如此种种,要不拜物,也难。理论

3、上,唯心主义 似乎容易拜神,不拜物。不过,如果把经济建设这个东西作为圣旨,实际上,唯物主义就 容易变成唯心主义。看似崇拜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实际上迷信的是 GDP 数字,而不管民 生的艰难。看似经济飞速发展,实质上,两极分化。心外无物,只管维稳,反三俗,要反 这种唯心论。中国有句老话,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三俗的产生根源,和官员以身作 则大有关系。官员按理是全民公仆,不但要重商,也要重农,更要重工人。然而,经济建 设成为唯一,一面倒的 GDP 崇拜,让老板们成了市长们的座上客,而农工要见,只能偶然, 偶然见了总理,晚上还得翻墙,不是上网,而是逃亡。反三俗,要反这种唯上论。 - 2.喜剧在中国

4、越来越火,其中最不可思议的一位当红明星就是“小沈阳” ,一个喜欢反串的 演员。女性化的着装(头上那色彩艳丽的蝴蝶结、女式衬衣、运动胸罩)以及粗鄙的插科打 诨让他出了名。而在春晚舞台上的首次亮相,让他更火了。小沈阳的爆红反映了中国社会 的宽容程度已经发生了转变。低俗笑话以及一些跟性有关的话题中国人称之为“黄色 内容”却正在走向公开化,走向舞台,进入公众谈话领域。不过需要确定的是,并不 是所有的“黄色”内容都会被允许出现在大众面前。今年 2 月,中国有 3000 家网站和 270 家博客由于包含“色情低俗”内容遭到关停。小沈阳现象主要来源于中国的 80 后。不过, 这也算是对不那么保守的年代的一种

5、复古。西方人经常会误以为中国社会的性观念非常保 守。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几个世纪里,反串表演和同性恋文化一直在中国很流行。 小沈阳对中国观念尚未扭转的展现,显得既前卫,又老套。事实上,小沈阳的喜剧形式 所谓的二人转,或“二人戏”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和模式。不同于西方的独角喜剧, “二人戏”一部分是一男一女之间的拌嘴(通常是夫妇),一部分是流行音乐演唱,还有一 部分是服饰穿着低级下流、肢体动作粗俗夸张的杰里刘易斯式喜剧表演。(一种喜闻乐见 的滑稽桥段是这样子的:一个男性小品演员在台上顶着一把椅子,边走边吹着啤酒瓶,声 音喳喳作响。)追溯到至少 300 年前,这种喜剧形式起源于中国东北,那里巡演

6、的粗鄙艺人 会讲一些下流笑话,表演一些歌舞去娱乐寒冬休耕时月的农民。 “我不知道什么被定义为 庸俗,但我知道观众喜欢我的表演, ”小沈阳说。 “二人转用过去有些色情内容,但我的 老师赵本山作了改良。 ”现在是“绿色二人转” ,一个更健康的版本。- 3.一群相声界的表演“艺术家”们,针对郭德纲面向大众面向百姓的相声,提出要抵制相 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矛头直指郭德纲,但后来反被郭德纲信手拿来当了包袱。 随后郭德纲借此创作了相声段子我要反三俗 ,堪称“郭式相声”之中的经典。 毋庸讳 言,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之风确实在某些文化领域大行其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关注。一些影视片,过度追求商业

7、化、娱乐化,强调感官刺激,忽视高尚的审美追求;一些 出版物,忽视正确的导向作用,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传播错误的人 生观、价值观;一些电视媒体,人为制造“热点” 、哗众取宠、格调低下,为追求收视率甚 至不惜挑战观众的道德底线;一些网站,炒作绯闻、披露隐私,靠无聊、低级的“恶搞”甚 至靠渲染色情暴力提高点击率。这类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现象,散播快,流毒广,其 严重危害不容轻视。前不久,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文化领域的“三俗”问 题连发六问,诸如“现在一年创作的小说等文学作品汗牛充栋,但真正为广大读者所一致 公认的力作有多少部” , “全国几百个电视频道,数以千万计的文

8、化节目,真正的有丰富文 化内涵、高尚文化品位和品格的节目又占多大比例” , “每年生产四百多部影片,上万集电 视剧,其中能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并驾齐驱的传世力作占多大比例” ,等等,这些质 问确实值得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警醒和反思。当今世界消费主义之风盛行,波及 文化领域,产生了文化消费主义,使文化生产的商业利益追求压倒甚至取代了艺术和精神 的追求,文化沦落为纯粹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伴随着流水线式的生产与复制,拒绝深刻、 追求感官满足,以消遣性、娱乐性为追求的文化成为消费时尚,文化泡沫、文化垃圾以及 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产品由此大量产生。比如,近年来大行于电视的各类选秀节目, 不同

9、程度地存在以刻意逢迎观众获得收视率的现象;一些选手、评委把选秀节目当做追逐名 利、自我炒作的平台;一些媒体凭借其手中的话语权,百般维护,推波助澜;一些电视明星、 媒体红人所代表和渲染的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也甚嚣尘上。这类节目在带来很 高人气的同时,也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反感。而一段时期以来, “三俗”之风在一些电视“相 亲”节目中可以说达到了某种极致。在“消费至上” 、 “娱乐至死”理念的驱使下,这些节 目把少数年轻人拜金、自私、享乐的爱情观、价值观一次次加以放大,在以低俗的方式赢 得所谓“高收视率”的背后,却是电视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沦丧、价值观的迷失、导向的严 重偏离。文化消费主义的侵蚀,

10、是“三俗”之风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但更为重要 的是, “三俗”之风侵蚀文化领域,暴露了我们的主流文化不够突出,没有发挥应有的影响 力和引导力的问题。在坚决抵制“三俗”之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弘扬主流 文化。 - 4.在任何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化都是多元并存的,呈现出丰富、复杂、动态的状态。 但其中总有一种文化获得广泛的接受和认同,这就是主流文化。它是指在社会中占主导地 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它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国家意志的表达。当代中国的主流 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社会观念和社会思潮的 文化。这种文化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中国

11、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那些历经 几千年,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和智慧光芒的东西;二是 1921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进程中作出的伟大创新,包括体现时代精神的当代文化;三是世界其他国 家的优秀文化元素。在整合上述三种文化渊源之上形成的中国当代主流文化,以积极、健 康、向上的主旋律,激励、鼓舞着亿万人民。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通过大众传媒传播 本国主流文化。美国作为世界流行文化制造、输出大国,其好莱坞大片在传播核心价值观 方面并不含糊。无论是战争大片、科幻巨制还是浪漫爱情故事,大都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意 识、爱国主义和美国式的伦理爱情观念。好莱坞电影体现的核心价值,成为维护、宣传美国

12、主流文化的重要媒介。这些影片在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其导向性同样十分鲜明。 应该看到,作为应该在社会进程中起重要引导作用的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不够突出,不 够“主流” ,未能充分发挥“主流”的引导和影响作用,甚至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变幻、交织、 杂响中,声音不够响亮,缺乏应有的感召力,无法充分发挥文化化人的作用,这无疑需要 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当前,各种文化在这个时代交响:“精神快餐” 、 “草根文化”盛行, 蓝领文化与白领文化、小资文化与打工文化并存, “少儿不宜”的成人文化对传统道德带来 挑战,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文化冲突引人注目。而主流文化却呈现出一定的非 “主流”状态:第一,主导

13、意识形态不够突出,内涵不够稳定,在当代社会往往显得声音 较弱,其社会影响与其在当代文化中应有的地位不相称。第二,受到来自大众文化的挑战, 其社会影响力受到削弱。由于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往往相对保守,面对大众文化显得单调、 拘谨,庄重有余,活泼不足,未能做到寓教于乐。又由于受到政府主导的文化体制的保护, 其面对市场的竞争力先天较弱,在大众文化的市场化运作面前疲于应付。第三,受到新媒 体的冲击,在其所依凭的主流媒体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挑战时,主流文化的传播也受到 影响。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在新媒体的挑战面前显得更为活跃和主动,与主流 文化的守势形成鲜明的对照。文化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仅需要“

14、破” ,更需要“立” 。当 前从上到下的反“三俗”浪潮虽能对“三俗”之风造成重大冲击,但如果没有优秀的主流 文化“立”起来,那么“三俗”之风很可能卷土重来。 - 5.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范玉刚:低俗文化的流行,折射出主流文化缺失明确的价值诉 求和清晰的价值观。对大众来说,被时潮所裹挟、盲从低俗也许是不经意的,甚至无可厚 非,问题是主流文化如何对盲从低俗作出有效的引导?主流文化明晰的价值观应成为社会的 一个尺度,然而,当下的某些主流文化(包括主流媒体)被时潮裹挟着炒作热点,致使某些 界域内的大众文化一时间成了主流文化的榜样。多元文化思潮激荡中,主流价值诉求的模 糊和大众媒体的扰乱视听,使主流文

15、化中的价值引导力不强、声音弱小,诱使大众认同时 潮的影响。 -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低俗现象首先是文化发展滞后造成的。当 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支出增加,文化消费需求强烈,而文化产品和服 务却不能充分满足供给的时候,就会出现饥不择食现象。其次是文化发展的调节机制混乱 造成的。文化生产历来就有两种资源配置机制,一种是计划,一种是市场。历史地看,市 场经济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将财政供养作 为国家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的手段的体制机制,高雅和通俗于是各归其位,和谐发展。而 我国体制内文化事业单位长期实行双轨制,全面改制刚刚展开,行为方式显得特别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