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72404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谢学建 王玉静 李阳 谢晓莉 李文斌 叶季鲜【摘要】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 (ATP )与普罗帕酮 (propafenone )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 年 8 月2011 年 9 月在本院诊断为 PSVT 的 137 例患者,随机分为 ATP 组(n=69)及普罗帕酮组(n=68),比较两者的转律成功率、转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结果 ATP 与普罗帕酮转复时间分别为 (0.85 0.30) min、(30.00 15.00 min) (P0.01) ,转复成功率分别为 97.1 %、9

2、2.6 % (P0.05);ATP 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普罗帕酮组 (分别为 39.1 %、11.8%,P0.01),普罗帕酮组严重不良反应率大于 ATP 组 (分别为 7.4 %、1.4 %,P0.05) 。结论 ATP 及普罗帕酮转律 PSVT 具有较高的成功率。ATP 转律有较多的轻度不良反应 ,但比普罗帕酮安全性高,起效快。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普罗帕酮;药物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nd propafenone to treat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

3、achycardiaXIE Xue-jian,WANG Yu-jing,LI Yang,et al.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323th Hospital of PLA,Xian 710054,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nd propafenone to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MethodsThere are one hundred and thi

4、rty-seven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6 through September 2011.They were randomly separated into group ATP (n=69) and group propafenone (n=68).The achievement ratio,time of conversion,side effects of two drugs were compared.Resul

5、tsThe time of conversion in group ATP and group propafenone was 0.850.30min and 30.0015.00min respectively (P0.01).The 2achievement ratio was 97.1% in group ATP and 92.6% in group propafenone (P0.05) .More mild side effects were recorded in group ATP (39.1% vs 11.8%,P0.01),whereas more severe side e

6、ffects were discovered in group propafenone (7.4% vs 1.4%,P0.05).ConclusionTreat PSVT with ATP or propafenone can get a highly achievement ratio.Although ATP has more mild side effects in cardioversion ,it has more safety and less time than propafenone.Key wordsadenosine triphosphate; propafenone; d

7、rug therapy;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 )是发自心房、房室交界处的快速而规则的异动心律,90%以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率多在 150250 次/min,心律绝对均齐,具有反复发作、突发突止的特点,如不及时纠正,少数病人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晕厥或休克等严重症状,需急诊处理1。其终止 PSVT 方法主要包括:刺激迷走神经、药物复律、食道调搏术、直流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术等。但在临床中遇到 PSVT

8、 正在发作的患者,应紧急处理 。为研究药物快速处理 PSVT 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将 2006 年 8 月 1 日 2011 年 9 月 1 日到本院就诊的 137例 PSVT 患者分为 ATP 组 (n=69) 及普罗帕酮组(n=68) ,研究二者的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 2006 年 8 月 1 日 2011 年 9 月 1 日到本院就诊的 137 例临床诊断为 PSVT 患者随机分为 ATP 组及普罗帕酮组。ATP 组 69 例,女 30 例,男 39 例;年龄 2570 岁,平均 40.2 岁。普罗帕酮组 68 例,男 34 例,女 3

9、4 例;年龄2772 岁,平均 43.1 岁。纳入标准:(1)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检查均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经常规单侧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 动作、诱导恶心等非药物治3疗措施无效。两组患者病情、既往史和伴发病无统计学差异。1.2 给药方法1.2.1 三磷酸腺苷组首先从外周静脉快速注射( 5s) ATP,其后在同处快速注射 10ml 生理盐水。其起始剂量从 10mg 开始,如 PSVT 未终止,5min 后以 10mg量递增,最大剂量为 30mg。1.2.2 普罗帕酮组普罗帕酮 70 mg 用生理盐水 20ml 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 (5min),2030min 如果不能转律 ,

10、则以相同剂量方式给药,总量不超过210mg。1.3 观察项目成功率、转律时间、轻度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1.4 不良反应 轻度不良反应:胸闷、颜面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咳嗽、胸痛等;严重不良反应:转律过程中及转律后出现持续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颤、低血压、休克等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心脏电学治疗。1.5 复律后观察转律后继续予以心电监护 1h ,如果患者未再发生 PSVT,生命体征平稳 ,则可以离院。如患者近期症状频繁发作 ,建议择期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1.6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5.0 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数据以 xs 表示 ,两组转律时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

11、率表示采用 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果4ATP 转律时间明显较普罗帕酮短,ATP 组及普罗帕酮组转律时间分别为(0.850.30)min、(30.0015.00)min( P0.01) 。两组转复心律的成功率均比较高,两者之间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在不良反应上 ATP 组轻度不良反应高于普罗帕酮组,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严重不良反应,普罗帕酮组高于 ATP 组,两组有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两组转律成功率、转律时间及不良反应具体见表 1。表 1两组成功率、转律时间、不良反应比较注:与普罗帕酮组比较,*P0.01,#P0.053 讨论心脏电生理研究表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2、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 ),90%以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持续有赖于折返环路各部分组织传导时间的总和长于各组组织的有效不应期,当任何一部分组织传导时间的总和或某部分组织发生阻滞,均可终止折返发作。ATP 进入体内迅速酶解为腺苷,其半衰期平均为 6s3,作用产生于其通过血液循环的当时,进入组织后可迅速降解,2min 后作用完全消失。腺苷进入血液后特异性地与腺苷 A1 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钾离子外流,抑制慢反应纤维的钙离子内流,进而阻滞或延缓房室结折返途径中的前向传导,从而终止房室结参与的折

13、返型室上速,并有很强的拟迷走作用。由于 ATP 作用时间短 ,可以反复用药及更换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等优点。普罗帕酮为 Ic 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直接阻断钠通道,延长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同时具有轻度受体阻滞及钙通道阻滞作用,同时抑制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心室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并抑制房室旁道。 普罗帕酮对病态心肌有较强的影响室内传导及负性肌力作用4 。本研究表明 ATP 组成功率高于普罗帕酮组,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在转律时间上,5ATP 组明显优于普罗帕酮组,二者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轻度不良反应 ATP组明显多于普罗帕酮组,但均为一过性,持续时间短。严重不良反应上普罗帕酮组多于 ATP

14、 组,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ATP 组有 1 例出现心脏停搏长于 6s,患者自觉胸部有压迫感,给予紧急胸外按压,患者出现自主心律。因 ATP 半衰期短,作用时间短,即使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在心脏按压的辅助下均能很快消失。但对于有病窦综合征者、支气管哮喘者禁用,年龄70 岁以上老人慎用。对于孕妇ATP 较普罗帕酮安全,且复律时间快。有 1 例孕妇,给予静推 10mg ATP 后,20s转复,患者有轻度的胸部憋闷。普罗帕酮组严重不良反应者有 5 例,其中 3 例为老年人,静推普罗帕酮 35mg 后出现心悸、大汗、胸部憋闷、视物模糊,有 1 例经给予胸外按压后缓解,有 2 例经给予多巴胺静滴、阿托品静

15、滴后症状渐缓解。有 2 例出现胸部持续性憋闷,伴有头昏、头晕,心电图示,持续性交界性逸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经给予阿托品静推、持续静滴异丙肾上腺素,患者上述症状渐缓解,心律恢复正常。后经彩超提示 2 例心脏均增大。一般认为,对心功能不全或心脏明显扩大者,不宜选用普罗帕酮。综上所述,ATP 在转复成功率与普罗帕酮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但其转复的时间较普罗帕酮短,安全性好,严重副反应少等特点,适于作为临床中止 PSVT 的一线药物。【参考文献】1 王吉耀,瘳二元,胡品津,等.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1-222.2 何金龙,陈蒙华.三磷酸腺苷应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临床荟萃,2007 ,22(9):681-683.3 黄瑞健,李萌,孙培吾.生长激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与6能量代谢的影响.中国医药,2008,3 (8) :449-451.4 蒋文平.关于心律失常治疗的几个问题.中华心血管杂志,2006,34 (1):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