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的标准和评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906183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的标准和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的标准和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的标准和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的标准和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的标准和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的标准和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的标准和评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的标准和评价 科学处理教学内容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实效性和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特别是在我校提出打造“五生”课堂的背景下,对我们历史学科的教学来讲,要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生动课堂” 、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命课堂” 、顺应认知规律的“生本课堂” 、充满和谐互动的“生态课堂”和理解生命热爱生命的“生命课堂” ,对现有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进行科学处理,就成为关键之中的关键。历史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否科学,是可以通过相应的标准和一定评价方法和系统来体现。下面就从怎样界定历史教学内容是否科学的和评价两个方面来阐述。一、历史教学内容

2、科学处理建构的标准1、是否有利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建构的根本的出发点。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历史教育的重心和核心应是以塑造学生人格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和人文素质为目的的。教者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建构,使学生对感受体会历史现象中的种种宏阔与平凡,残酷与美好,体悟为人做事,存身立世的基本道理,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理解生命热爱生命,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唯有成功培养、提高学生个体的人文素质,方能使之具备对国家的使命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切实体现理解生命热爱生命的“生命课堂”的理念。2、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

3、学史兴趣,是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建构契入点。高中历史知识,统摄古今,含赅中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战争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历史课应该说学生相对比较喜欢上的,但现实中却是学生普遍对历史课缺乏兴趣,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但不能说明他们对历史不感兴趣。学生之所以对课不感兴趣,是因为对知识的枯燥记忆,对相关知识结论的呆板严肃的厌倦。教者可以充分运用教本以外众多课程资源,如文字资料、影视资料、文物遗迹等等,尽量使历史教学内容的处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再加之教者的或雅或俗、幽默生动的语言,从多方位对学生进行丰富的信息刺激,使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更加丰富,这样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状

4、态下、高雅的氛围中,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兴趣的成功激发,也有利学生对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知识体系的整合建构。使激发学生兴趣的“生动课堂” 、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命课堂”的理念落到实处。3、是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是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建构支撑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比较偏重“注入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能完全顺应学生个体的认知规律,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足,师生互动形式单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非常有限,难以体现顺应认知规律的“生本课堂” 、充满和谐互动的“生态课堂”的理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经验或

5、体验的过程。要让学生获得经验或体验,就必需尊重提升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需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享受充分张扬,就必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教者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处理,以便于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者进来,让学生逐步学会主动地、创造性的利用一切教学内容、课程资源,为自身的历史学习和探索服务,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同时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一定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这是新课程观倡导的理念,也是“生本课堂”和“生态课堂”理念和要求,虽然学生因其学养和认知能力有限,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上与真正的史学研究有相当距离,但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由

6、被动式到主动式探究式的转变。学生在主动的和创造性的利用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的同时还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如何获得、筛选信息,如何从相关信息中归纳出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东西等等。这也有助于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走向主动的探索。这样的习惯养成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往往是以教者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处理为前提的。4、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及相关考试要求,是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建构的基本的参照点。在现有的体制下,通过各种基础性和选拔性的测试,对学生和老师来讲,是一个不得不面对面的问题。在表面上好象与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互为矛盾,是对立的,但在对立的同时也是统一的。历史学科的课标及相关考试要求,主是要涉及到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应该

7、掌握的基础性的经典知识,及要形成具备相关能力和素质。既涉及到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的基础性的经典知识和能力要求,以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了不同的基础。教者要学会要针尖上跳舞,尽量把对立的矛盾转化统一。把经典性的基础知识,通过相应的科学处理建构整合,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完善学生的人文素质。真正达成“五生”课堂的目标和要求。二、历史教学内容的建构是否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历史教学内容的建构是否科学,落脚点是以上述几点为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所采用各种方法一定要能够真实全面反映了上述几点标准的是否达成,所采用的各种方法一定要能够真实全面的

8、体现学生知识与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生成的结果,也要反映其生成的过程。具体的评价方法,根据一定考察内容和对象,采用相应的有效可行方法。1、对知识和能力的考察,可以通过传统的测验考试法,也可以通过活动法,如辩论、作业、演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诸多方面,这既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可以反映历史教学内容的是否科学有效。2、对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及人文素质的评价,很难用测试考试反映出来,很难用一定的量的标准测量出来,这方面的评价主要可以通过家庭、教师的观察,对学生学习生活过程的观察,并对此形成一定的结论,这也是一种评价的方法。例如一次有关历史问题的辩论赛,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掌握和

9、理解程度、历史思维水平可以从中体现出来,可以体现学生知识能力方面形成效果何,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学生一定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如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3、对学生历史学习过程评价方法,上面讲的观察法仍然是一个重要方法,家庭、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历史学习过程的行为、态度、合作意识中的表现加以记录,形成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其他的还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方法。具体的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结果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教师对历史教学内容和处理重构是否科学。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建构,是真正落实五生课堂,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需要我们教师要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和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